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山西文学》2025年第10期卷首语及目录
来源:《山西文学》 |   2025年10月10日16:31

卷 首 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那些不风流也不起眼的凡夫俗子们,尚未掀起过一朵微细的浪花,就被裹挟到泥沙俱下的岁月深处,自此喑哑无声。中篇小说《亲娘舅》,正是作家东黎侧身于寻常世人的焦点之外,瞩目于“邦国舅舅”这个平凡生命,以儿童视角开启了细致寻找与耐心打捞,让这篇小说处处充盈着浓烈的人文关怀以及得体的普世情感。“以独具一格的现实主义书写方式,映照出生活的复杂纹理与幽微曲折的底层命运”,“以邦国舅舅这一人物形象为缩影,揭示出现实社会中无数小人物的命运轨迹”,两篇评论中,“命运”之言,既为方家断语,更道出文学的本义。

短篇小说《青李子》中,两个异常的母亲形象叫人唏嘘。青年作者柴米“通过一种慢的叙述,呈现出静态故事中蕴蓄的爱的潜流,让小说显得丰盈而真挚”(董晓可语)。《老帽英雄》涓涓滴滴,“通过袁平安的视角,将愧疚、追忆与救赎的情感层层递进,最终在守护儿子‘秘密天地’的行动中完成自我和解”(顾拜妮语),将一个原本的悲剧,状写出让人潸然的脉脉温情。一如作者自述,“即便遗忘注定发生,在某处也一定留下了证明过那些被遗忘的人和事存在过的痕迹”。爱情,究竟是唯心还是唯物?李心丽的《去向不明》与翔虹的《婚事》,两段关乎青年与老年的爱情故事,截然不同,却共同呈现出城市男女越来越复杂的婚恋观,探究着当代人的精神谜题与抉择困境。《江南是一棵树》中,一个人的起落风云,如镜像闪烁,让我们一睹财富得失的凛冽双刃。短篇《看山》不粘不滞,见微知著,鲜活书写了那个渐行渐远的农耕时代的一截隐秘旧事,折射出旧日乡村百姓生息的不易与维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我们生逢盛世,当心存感激。

殷殷追忆,跛子叔、林林、兔儿、笑笑、高兴……这一串陌生的名字,在散文《别来无恙》至情至性的倾诉中,幻化成你我最为亲近的乡亲、邻舍、玩伴。《父亲和我聊过去的事》,父与子你来我往,在且记且忆的漫溯中,一个老人并不跌宕却也摇曳多姿的人生履历,跃然纸上,历历在目。一条去往外婆家的路,将阿芙“困在那片循环往复的暑夏里”,《无尽之夏》以一连串耐人咀嚼的细节,刻画出小女孩从出发到抵达,独自在路上的种种情态,让人疼惜。

本期汉诗,四组诗各具风貌。梁积林写作多年,始终起笔风萍,落意苍茫,难能可贵。山西诗人申有科,人到中年,诗歌却越来越柔软细腻,有慈有悲。安子,一位五台县的人民教师,这一组诗歌却呈现出身处一隅,思接万物的自在。刘枝卿,是00后,在校大学生,《梦里不纪年》这组诗可谓雏凤清声,值得勉励。

四篇小小说仿若四粒晶莹的露珠,于方寸间闪转,却映照出整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鬼》的讽喻,《老尹》的谐趣,《红嫁衣》的悲情,《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则状写出了沉郁人情……没错,小小说很短,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足够悠长。本期“援疆记”专题,作家柴然在《完美使命》里,以歌为引,且歌且行,将钢铁意志般的援疆大事,化为一段段萦绕在字行间的时代弦歌。

唯其信仰如炬,才能于暗夜中挺身,一个个、一列列、一代代,前有井冈山的壮赴,后有长征的勇继……非虚构《本色英雄》,以纤毫入微的笔墨,描摹了一位革命时代忠诚无畏,和平年代隐姓埋名的英雄——张福!这位老英雄,曾经是作家乔忠延身边的踏实老者,也必然是我们所有读者心中的巍峨山岳。值此国庆之际,再次向所有浴血过的老英雄们,鞠躬,献礼!

(张二棍)

目录

中篇小说

亲娘舅 / 东黎

小人物的边缘化与逆成长(评论)/ 廖高会

底层命运的悲悯书写(评论)/ 杜娟

新青年

青李子 / 柴米

我们都在酸涩里长大(创作谈)/ 柴米

时光碎片中爱的记忆(评论)/ 董晓可

步履

老帽英雄 / 林永康

假如遗忘注定发生(创作谈)/ 林永康

短篇小说

去向不明 / 李心丽

婚事 / 翔虹

江南是一棵树 / 吴言

看山 / 李涌泓

散文

别来无恙 / 陈宝全

父亲和我聊过去的事 / 高海平

无尽之夏 / 九月芙

汉诗

白雪覆盖的村庄(组诗)/ 梁积林

写给割麦的儿子(组诗)/ 申有科

秋日即将过去(组诗)/ 安子

梦里不纪年(组诗)/ 刘枝卿

小小说

鬼 / 李云峰

老尹 / 乌人

红嫁衣 / 刘焦莉

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 赵育瑶

援疆记

完美使命 / 柴然

非虚构

本色英雄 / 乔忠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