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重返阿勒泰
来源:人民日报 | 滕丛丛  2025年10月02日09:31

我第一次去阿勒泰是2020年,为迷你剧《我的阿勒泰》采风。怎样描述那种震撼?是生长于祖国东部城市的我从未见过的山川地貌。车辆行驶在辽阔青翠的牧场、巍峨的山川和无边的沙漠中时,对自然的敬畏,对多元文化的惊奇,让我深感自己所知之有限,自我之渺小。驰骋在水草丰沛的阿勒泰,途经的牧羊人大声用简单的普通话跟我们打招呼,问我们要不要去做客。

北疆很大,我们常常要停下来问路。在富蕴县,我们遇到一个上初中的哈萨克族男孩,他平时在县城上学,周末回家帮忙放牛,会说很好的普通话。他在电商平台上花1元钱买了个卫星导航,比我们的导航精准得多。听闻我们找不到路,他的妈妈交代他不要放牛了,赶紧为我们带路,生怕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有任何失望和不开心。

男孩让我们叫他“老叶”,向我们介绍这里最美的地方——“彩虹布拉克”。在“老叶”的指引下,车子载着我们驶入深山,没有路了,大家就下车步行。沿途都是松林,道路上出现一颗颗深红色的石头,那是满地的石榴石,有着漂亮的钻石般的切面,还有更多嵌在山体的页岩里,我们发出惊叹。走过铺满石榴石的路,翻过松林垭口,天色渐黑,“老叶”指着下面一大片无际的树林说,再走一会儿就是“彩虹布拉克”了。一路采风的经验让我们对西北的时间概念心存敬畏,于是我小心地问他,“一会儿”是多久。他说,“骑摩托车的话,四五个小时吧。”

实际上,直到离开阿勒泰,我们也没有找到“彩虹布拉克”。我和编剧买了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哈萨克族文化研究的书籍,又专门去咨询民族学专家,才知道并没有这个地方。“彩虹布拉克”或许是少数民族语言在转换成普通话过程中的一个美丽误会。但是大量的资料翻阅工作并没有白做,我被“在哈萨克语中‘我喜欢你’是‘我清楚地看见你’的意思”这个信息吸引,被哈萨克族文化对情感的理解打动,也把这个信息用到了剧本中,成为后来剧集的“金句”之一。

2022年,我们又进行了一次采风,交到更多的哈萨克族朋友。我们在大萨孜夏牧场遇到一个开小卖部的女孩,她给我们展示了松胶;在哈巴河遇到一个叫马军的干部,他告诉我们“羊粪蛋蛋治冻伤”的笑话。我们还拜访了男主角巴太的原型人物之一——恰拉哈尔。第一次见他时是秋天,他在特克斯县城工作,这次是春天,他已经回到伊犁的牧场,他热情邀请我们去参观牧场、跳黑走马,跟我们讲述了他的兽医生涯、他对马儿的感情。

后来我们去往巴音布鲁克草原,参加哈萨克族朋友的婚礼。繁星满天,我和编剧彭奕宁躺在草地上,第一次感受什么叫“星垂平野阔”,分享着各自的感悟。我说我开始思考拍摄这样一部剧集的真正意义:在一个与自己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见识更大的世界,激发自身对生活的乐趣与热情。

剧集播出后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带动了新疆的旅游。我也很多次重返阿勒泰,每当听到赞美,都会感到恐慌。这部剧受到那么多观众的喜爱是意料之外,我们不过是把握着时代的脉搏,与当下观众共情。整个剧集建立在作家李娟的原著对世界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感知力之上,建立在哈萨克族朋友们向我们热情分享的人生故事之上。

真诚、善良是我们幸福的来源。纵然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那都是我们生命体验的重要组成、获得智慧的必经之路。亲爱的观众,“再颠簸的生活,我们也要闪亮地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