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数字文明语境中考察仙侠叙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高莹  2025年09月28日09:19

9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网络文学与大众传媒”新兴和交叉学科、网络文学研究室在京举办“数字时代仙侠叙事的文化想象与追求”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与高校的专家学者及业界相关代表参加会议。

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重岗表示,仙侠文化是中国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短视频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仙侠文化再度迎来创作与接受的高峰。一大批仙侠文学作品在继承传统世界观与美学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价值观、叙事手法与技术媒介的特征,构建出既承接古典意蕴、又充满当代精神诉求的仙侠世界。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立足跨学科视野,对仙侠文化进行系统性审视。此次研讨会将致力于推动当前新大众文艺中仙侠文化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将仙侠文化置于数字文明语境中重新考察,希望能够梳理仙侠文化当代转型的典型案例与理论范式,探讨其在文化传承、价值传递和产业创新中所承担的功能,为仙侠文化与当代文艺深度交融、实现建构性大众文化发展路径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与实践参考。

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以《西游记》为例,剖析了传统仙侠题材文艺作品的意识形态结构。他认为,道释二家的世界观提供了基本叙事空间,儒家的价值观或伦理学规定了价值选择的次序。现代仙侠文艺作品的现代性首先表现于对这种次序的超越,其他表现还包括弘扬主体性,追求以自由、平等、正义为代表的现代价值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现代价值可以通过对道释哲学精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开显。数字时代的仙侠文艺作品,应更积极地投身“双创”实践,更多地注入现代价值,更好地发挥“载道”功能。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与会学者从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学、美学、传播学等学科角度,对当代仙侠网络文学进行了多维度探索与研讨。学者认为,仙侠叙事作为极具中华特色与传统底蕴的类型,贯穿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也成为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文化纽带。从《山海经》到《搜神记》,从《庄子》的逍遥游到唐宋传奇,再到今日的网络仙侠小说和影视改编,仙侠题材贯穿古今,融汇着中华民族对生命境界、伦理秩序与宇宙图景的深刻表达。它不仅是中国文学传统的重要内容,更持续渗透于影视、动漫、游戏和当代艺术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极强的文化适应性与创造性转化能力;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语境下的鲜活呈现,更是年轻一代对生命、权力、伦理、宇宙的重新想象,是“仙”“侠”的精神在虚拟世界中的延续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