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重点推进作品《我心中的太阳》改稿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唐山山  2025年09月28日16:54

9月27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重点推进作品《我心中的太阳》改稿会在京举行。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作为改稿专家出席会议。本书作者孙鹏,责任编辑刘潇潇、单文怡,会议由作家出版社副总编徐峙主持。

《我心中的太阳》全书二十余万字,以三位藏族少年的友谊为主线,聚焦他们从初中到大学毕业、步入社会的成长历程,展现其在城乡流动中的选择与坚持。小说通过人物在成长困惑中依然葆有的奋斗精神,勾勒出西藏地区青少年的精神面貌与成长路径,反映了新时代西藏的社会发展与个体命运。

大家一致认为,《我心中的太阳》在题材开拓和叙事探索上具有积极意义,立意深远,情感真挚,具有浓郁的西藏地域文化特色和鲜明的时代气息,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饱满有力的价值取向。

贺绍俊充分肯定作品素材鲜活、意象巧妙,以“尼玛”(藏语“太阳”)为核心意象联结乡土与理想。他也提出,小说目前定位稍显模糊,建议明确定位,强化主角友谊主线;情节设计方面,可以超越“低头的现实主义”,构建“仰望星空的理想主义”,通过人物弧光实现理想与家乡的精神合一。

张陵谈到,期待作品在对人物的深度刻画上进一步深挖。他建议,核心人物应承载“山乡巨变”主题的典型性;可以强化对于主要人物性格的设计,以“饱满有力的华彩段落”突出人物语言个性,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使三人形成互补性成长图谱,让文本更加丰富充实。

丛治辰从作品内在统一性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他首先肯定了小说中扎实的藏地生活描写,同时指出,在某些章节里情节发展与人物行为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为此,他建议将“少年成长小说”作为明确的创作定位,并以此统筹全文。具体而言:在语言表达上,可以去除网络流行语和身体描写,保持文本的纯粹性;强化书籍、藏族文化等核心元素对人物成长的滋养作用,确保人物行为的前后一致;增强小说人物关系的内在逻辑,进一步理清感情线脉络,丰富女性角色的塑造,使情节与细节更加合乎情理。

专家一致建议,作品可以进一步凸显“山乡巨变”的时代内涵。比如,在教育描写上展现公平教育与乡土认同的融合;深化主人公建设家乡的职业路径刻画,体现西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内生动力;呈现教育对人格成长的塑造,让主人公们的理想落脚于“造福家乡的文化自觉”。

交流环节中,孙鹏分享了自身作为援藏干部在西藏尼玛县的工作经历,在与当地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他得以深入了解西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以及成长轨迹,“他们从偏远高海拔的牧区走向西藏或全国的院校,经历了诸多思想冲击。这些故事深深触动了我,也逐渐在我心中酝酿成形。”他表示,此次改稿会让他更清晰地认识到作品在结构与逻辑方面存在问题,后续将依据专家意见逐条修改,进一步明确小说定位、完善情节细节、深化人物塑造,尤其在人物成长脉络、地域文化呈现与时代精神融合等方面深入打磨。

作家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孙吉民,营销宣传部主任刘强,总编室编辑原文竹等参加会议。

改稿会现场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