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四届凤凰文学奖揭晓
来源:“文艺报1949” |   2025年09月25日09:37

9月22日,第四届凤凰文学奖终评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吕晓宇《应许的战争》、小昌《河边的海》、肖睿《致沙漠中的雪》三部作品斩获“评委会奖”。本届文学奖首次增设的“年度青年作家奖”由杜峤、栗鹿摘得,“首奖”空缺。

中国作协副主席、凤凰文学奖终评委会主席李敬泽谈到:“本届青年作家的获奖作品,既体现了时代精神与书写方向,也展现了其自身的才华与光芒,评审结果彰显了我们对文学创作的新期待与热情。”

第四届凤凰文学奖参评作品征集工作于2025年3月正式启动,共收到提名作品139部。由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及文学刊物主编组成的初评委员会,于6月28日推选出12部作品进入终评。7月中旬,终评工作拉开帷幕,由李敬泽、吴义勤、梁鸿鹰、丁帆、池莉、苏童、贾梦玮、谢有顺、徐则臣、杨庆祥、张莉等11位著名作家、学者组成的终评委员会,对12部作品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细致审读。

本次获评“评委会奖”的三部作品中,《应许的战争》为长篇非虚构,《河边的海》与《致沙漠中的雪》为长篇小说。终评委员会经过严格评议,认为这些作品不仅具备扎实的文学品质,在叙事手法、题材选择上亦展现出成熟的艺术表达与可贵的创新性,同时具有清晰的出版价值与市场潜力。“作品奖”与“青年作家奖”并行设置,成为本届凤凰文学奖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这一模式打破了单一评价维度的局限:作品奖聚焦“当下成果”,以专业标准筛选出具备出版与传播价值的优秀文本,践行“促成好作品”的使命;作家奖着眼“未来潜力”,以发展眼光发掘有潜力成为文学中坚的青年人才,落实“发现好作者”的目标。二者互为补充,进一步拓宽了评奖视野。从获奖作家的年龄构成来看,本次获奖者涵盖“80后”“90后”与“00后”,这一结果充分彰显了凤凰文学奖向青年作家敞开怀抱的热忱姿态。从获奖作品的题材选择来看,或直击战争硝烟中的人性光辉,或书写城乡嬗变与时代脉动,或捕捉生态保护语境下的生命尊严,均回应了大众对文学扎根现实、观照现实的迫切期待,使文学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实现价值落地。

终评会由凤凰文学奖组委会副主任、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主持,组委会委员、凤凰传媒副总经理袁楠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分别介绍了终评评选规则和文学奖的组织工作。凤凰文学奖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于2021年创设,是国内首个聚焦未出版作品的文学奖项,以“促成好作品、发现好作者、树立好品牌”为核心宗旨,每年定期举办,旨在激励汉语原创优秀长篇作品创作,助力中国当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不同于多数文学奖项聚焦已出版作品的评选逻辑,该奖项明确参评作品为长篇小说、长篇散文、长篇非虚构(含传记)等未出版长篇作品。要求评委不仅评判作品的文学品质,更需对其出版后的行业反响、市场潜力与读者接受度作出专业预判。在后续环节,出版社还会整合评论家、专业读者及文学编辑的多元意见反馈给作家,助力作品打磨完善。历经三届积累,凤凰文学奖成果显著。前三届评选出的19部获奖作品中,已出版15部,其中《龙凤歌》《人间红楼》《金色河流》《不老》《谎言之子》等作品市场表现亮眼,入选了茅盾文学奖前十作品、年度中国好书等诸多重要奖项与图书榜单。

第四届凤凰文学奖

终评结果

(以得票多少为序)

首奖

空缺

评委会奖

吕晓宇《应许的战争》

小昌《河边的海》

肖睿《致沙漠中的雪》

年度青年作家奖

杜峤

栗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