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钱塘江畔寻诗歌入海口,陈先发新诗集《碧水深涡》分享会举行
来源:潮新闻 | 方涛  2025年09月24日08:14

秋水长天共此时,碧波深处见诗心。9月21日,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安徽省文联主席陈先发新诗集《碧水深涡》分享会在杭州市钱塘区金沙湖畔举行。在诗人卢山的主持下,陈先发与沈苇、赵思运、泉子、飞廉、萧楚天等诗人深度对谈,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诗与思的盛宴。

《碧水深涡》是陈先发潜心创作四十年的诗歌结晶,收录了百余首精选作品。以水为脉,以漩涡为眼,选取其写作年表中的代表之作,从早期作品《与清风书》《拉魂腔》,到2010年的《写碑之心》,再到近年的《了乎焉》等等,均呈现出出类拔萃的思想性。

活动现场

碧水寻幽,探寻诗心之源

活动在古琴演奏家朱振东的弹奏中拉开序幕。琴声淙淙,为现场营造幽远的诗意氛围。杭州钱塘区作家协会主席沈小玲对陈先发继去年8月受聘“钱塘诗教”公益导师之后再次来到钱塘表达了欢迎和感谢,并预祝大家在碧水深涡中深深陶醉。

陈先发在分享创作心得时,提到诗歌创作的两个源头:对个人内心永不懈怠的探索热情、对他人命运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回顾诗歌创作道路,他说,诗是语言的入海口,写下的第一首诗《与清风书》时创造了“儒侠并举”一词,诗歌需要肩负起更新汉语的使命。

随后进行的两场深度对话将活动推向高潮。首场对话中,诗人沈苇、赵思运、泉子与陈先发围绕新诗集的创作展开探讨。沈苇分享道:“陈先发的诗歌是历史意识、现实生活和个人经验的结合,拥有齐物论、整体论意义上的‘一’。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个人代表作,还在海量当代诗歌中成为了可辨认的稀有之物,形成一种当代精神现象。”

在赵思运看来,陈先发是一位早早拥有代表作的高辨识度的诗人。其诗歌的驳杂性、尖锐性、与现实的交互性构成了诗歌文本的迷人之处。“陈先发新诗集中早年作品《来世》《丹青见》已经为年轻人所熟知,读之炫目的感受让人想到晃动的光,但他的成熟之作更显高度。”泉子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深涡叠涌,共话语言剑锋

第二场对话由飞廉、阿剑、萧楚天三位诗人与陈先发进行深入交流。飞廉讲述了对陈先发诗歌的印象——拥有“世说新语叠加禅宗”式的独特气质。如果用武功高手类比,陈先发是一位“用剑”的侠士,在语言表达上气运充沛、节奏鲜明。

阿剑以“不知静水花先发”为主题讲述“陈诗”由语感入门、因语境而动、达语言之道的三重境界,并引用其“诗是对超我的饥渴”这一诗歌观点。

萧楚天聚焦于陈先发的《枯》组诗,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以小区生活作为切入点,用元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文本细读。

活动最后,陈先发对本次分享会进行了总结升华,并对现场青年诗人做出勉励:诗人内在的生命激情不会被外部环境所篡改,强大的精神力量会造就诗歌与超越诗歌的成果。

本次分享会由杭州市作家协会、杭州市钱塘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悉心指导,浙江文学馆、钱塘区作家协会与钱塘图书馆联合主办。参与者们仿佛跟随诗句潜入碧水深处,探寻文字的神秘涡流,让诗歌静水流深的脉动持续滋养心灵。

(图片由钱塘区作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