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25年河北青年作家改稿活动举办
来源:河北作协(微信公众号) |   2025年09月15日16:48

9月13日,2025年河北青年作家改稿活动在石家庄举办。河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振儒出席活动并致辞,河北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宝书主持活动。来自全国著名文学期刊的13位主编、副主编出席活动。河北文学院第十七届签约作家及河北省作协文学宣教中心的青年编辑参加活动。

王振儒在致辞中对出席本次改稿活动的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举办青年作家改稿活动,是河北省作协培养青年作家的重要举措之一,目的是搭建一个集学习、交流、提升于一体的成长平台,拓宽作家发表渠道,提升作家创作水平,推动河北文学人才队伍建设。希望签约作家珍惜机会,虚心求教,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反观自身创作,在交流中实现创作新突破,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中国作家》副主编俞胜、《当代》主编徐晨亮、《青年文学》主编张菁、《散文》执行主编张森、《儿童文学》副主编范艳妮、《小说月报》原创版主编韩新枝、《十月少年文学》副主编冷林蔚、《青年作家》副主编卢一萍、《扬子江诗刊》编辑部主任白小云、《长城》主编李秀龙、《诗选刊》主编桫椤、《散文百家》主编高玉昆,对河北文学院第十七届签约作家提交的小说、散文、诗歌、儿童文学等作品,从主题、题目、题材、语言、情节、视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点评,指出了每个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明确具体的修改意见。

陈涛指出,创作者要跳出自我,要注意共情,与现实生活和读者建立坚定密切的联系,避免文学力量和文学穿透力的丧失。俞胜认为,小说的对话在具有生活气息的同时,要提炼出能够凸显人物性格的特色表达,让读者能够通过对话快速感知角色个性。徐晨亮提出,创作的过程不仅是表达,更是自我的有效的建设和积累,青年作家要在创作中积累艺术的能量和感受力,从而激发新的灵感,实现持续的写作。张菁认为,小说创作要避免无效书写,不要出现评述性语词,让读者自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而非灌输,要注意文学质感,提供表述的陌生化和新鲜感。张森强调,要注意散文作品的篇幅和节奏,在内容取舍和转引表述上更加追求文学叙述的紧凑和密度。范艳妮指出,当下儿童文学要关注文学性和可读性的结合,注重孩子们的阅读体验,在创作时要真正从他们的生活现实和精神现实出发,关注情节的合理性和细节的把握。韩新枝认为,文学作品是有影响力和导向性的,小说家“心里要有一双儿童的眼睛”,在创作时心怀敬畏,把握好尺度,给读者正向的、温暖的引导。冷林蔚强调,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要有源自于生活经验的充沛细节来支撑故事情节,否则难以真正打动读者。卢一萍认为,写作是为了表达,可以尽情书写后再“去枝去叶”,细节是小说的重要部分,不能让读者凭空猜测,也不能写得太过直白,要让读者从文字当中体会意蕴。白小云指出,诗歌语言要凝练、简洁,尽量避免使用俗语和过于宏大的词语,诗人要控制好自己的表达,在创作中增加时代性、成长性的思考,丰富诗歌内涵。李秀龙认为,小说内涵如若不足,语言、技巧再华丽也难以弥补,作家应到生活中去发现、去捕捉,去审视时代、人生的厚重意味,并在作品中深入细致地将其表现出来。桫椤指出,诗歌创作要有充沛的情感表达,将情感渗透于细节之中,使诗歌富有张力。高玉昆认为,诗性的语言和扎实的细节,能够使散文更加生动、细腻。

此次改稿活动受到河北青年作家的欢迎和好评。青年作家们表示,专家们的点评专业精准,具体实用,提出的修改意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受益匪浅,接下来将按照专家指出的修改方向,进一步打磨作品,创作出更多既具时代温度又有人文深度的优秀作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文学力量。

河北文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