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山西文学》2025年第9期卷首语及目录
来源:《山西文学》 |   2025年08月28日14:14

  卷 首 语

每一位写作者,都在竭力透过自身有限的时与空,向着无垠处一次次凝望和沉思,然后将自己的望与思,深情讲述给周遭的所有生灵。原谅我提到了“生灵”,这个包含了人类却不局限于人类的词。李燕蓉的中篇小说《琴声悠扬》,恰恰就让我想到众生,想到生灵。小说中的“面哥”,为了生活与生存,又何尝不是亿万生灵中的这一个或那一个。看看我们的周遭,爬山虎也在开疆拓土,蝼蚁也在舍生忘死,一个个贵为万物之灵的人,与它们何异?而《琴声悠扬》,正是写出了这样的嗟乎哀哉,且把情景建立在一个貌似更文明的场域中,可谓是对物欲主义的一次棒喝。两篇评论,分别提到本我与异己、凡俗与普遍,可谓透彻!

觥筹交错的《现场》中,一群纷乱的成功人士,几个看上去不羁的角色,各有难诉之情、难言之隐,却积聚成一个巨大的泡沫,在读者面前飘摇着。《塬上记》,作者以扶贫队员的视角,状写了陷入生命困顿的某一类人,并义无反顾地去同理他们的境遇,以此来警醒和诘问越来越麻木的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哪怕荒诞、谬误的人生,也必然避不开老去时的悲怆与哀伤。《最后的钗头凤》正是以一个非典型生命的翛然落幕,书写出了深切悲悯与普世情怀。一路读来,本期几个短篇的青年作者们,无不驻守于炽热的生活现场,由此塑造出一个个多姿而真切的文学形象,供我们去感受、体察、思索。

这片土地的先人,不只是儒教的,还是戏教的。多少人的一生起落在咿咿呀呀的唱腔里。张红兵的《入戏》漫溯童年,文采烂漫,思绪摇曳。从文学到典籍,古今中外,《读书感悟》徐徐展开了一个潜心者的阅读史,我们随他快意,伴他自足。无疑,《痴念四章》如一套活泼通透的形意拳,一招一式舒展而精炼,读罢提神!散文《走笔山西》没有拘囿于一时一地,作者穿梭于不同自然和文化空间中,建构起个人史上的山西符号,名为“走笔”,真有龙蛇之势。

论说,家庭关系中的母亲与子女,从来不像婆媳、夫妻等那般繁复难缠。本期步履,短篇小说《炎》偏偏在母子间落笔,冷战、争吵等折磨着他们……但终究是至亲,终究“她背身立在斜阳中,像一尊雕像。即使阻拦与争吵弥漫在周遭,但我当时立刻信心倍增”。对话和读书会,顾拜妮访谈余静如,你来我往,率性坦荡。张磊剖析李晋瑞的《贝金斯的特殊使命》,有辩有证,细致入微。艺术评论《面对当代艺术史及其他》严谨而翔实,有前瞻且不忘顾后之效,作者的人文素养一览无遗。诗歌之美,在于三言两语,就能让读者抵达宏阔或深邃的化境。本期汉诗,郭建强的《万物生香》,山川风物是为壁上观,人文历史皆成绕指柔。一组《巢父诘》让我惊讶,吴海斌在方寸间回瞰悠远的上古,并将之熔铸成史诗般荡气回肠的太行新声。款款抒情与娓娓叙事,在毕福堂的诗中并行,而青年王锟的诗,则呈现出一派敬畏自然、正视小我的心境。

《奇台“超人”》,援疆者的形象再次让我们泪目。也许,作家指尖面对最真实的人与事时,下笔才如此性情。非虚构《机船浮沉晋陕峡谷》,记录了一方水土间的一段陈年往事,而老一代人渴望远方与幸福的生命本能,也在文中淋漓尽致。

每个月的《山西文学》,为读者而生。它是递给您的邀约,带着所有作者的愉悦、希望、温暖,如期而至。

(张二棍)

目录

中篇小说

琴声悠扬 / 李燕蓉

她说,起风了(创作谈)/ 李燕蓉

本我的幻听与异己的回响(评论)/ 张艳梅

凡俗的人生    普遍的悲剧(评论)/ 马文美

短篇小说

现场 / 王瑢 

塬上记 / 李莉 

最后的钗头凤 / 坎离

散文

只要我还一直读书(外一则)/ 钱红莉

入戏 / 张红兵 

读书感悟 / 赵亚隽 

痴念四章 / 王龙

走笔山西 / 孙晶岩

步履

炎 / 岳谬

人生吉凶皆自速(创作谈)/ 岳谬

希望回归快乐自由的写作状态 / 余静如   顾拜妮

读书会

在荒诞之中探寻真实 / 张磊

面对当代艺术史及其他 / 林泽娴

举重若轻的学术小说 / 张弛

汉诗

万物生香(组诗)/ 郭建强

巢父诘(组诗)/ 吴海斌

我的小名叫故乡(组诗)/ 毕福堂

宁静(组诗)/ 王锟

援疆记

奇台“超人” / 指尖

非虚构

机船浮沉晋陕峡谷 / 高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