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盗火者
来源:文艺报 | 齐 然  2025年08月25日08:18

从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到刘慈欣的《朝闻道》,科幻小说对“追求绝对真理”的探讨早已屡见不鲜。这篇小说将这种追求置于一个更冷峻、更具反思性的科学伦理框架中进行审视。小说以外星人为叙事视角,这种疏离感凸显了人类科学家近乎崇高的信念。小说清晰地勾勒出一个核心主题:追求知识是人类的本能,但其过程可能走向疯狂,进而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而结尾的反转,可能在读者心中激起悠长的回响。

——三 丰

青年科幻作者,小说散见于《科幻世界》《文学港》《科幻立方》等

0

调查员是管理员的第十三万个分身。

1

从外表看,调查员是一位身高一米六几,其貌不显的小个子。当你只见他一次,压根记不住这张脸。他故意如此,以便躲在如潮如烟的人流中,不惹任何人注意。

他风尘仆仆,一路颠簸,浑身萦绕着历经霜敲雨打的疲惫劲。他来这里,是为了调查30年前普罗米修斯事件的真相。

调查员来到位于火星的一所庭院门口。叮咚叮咚敲门,好一会儿,女仆开门,引着调查员顺游廊一路到冈部敦子的卧室。老人已卧床不起三周了。三周前,她第二次摔倒在浴缸里。几乎不能说话,只有眼皮微微眨着。

看到调查员的那一刻,她还是吃了一惊。“你……是来……毁灭我们的吗?”

“并不是。”调查员说。

“那你是来惩罚我们当年的所作所为吗?”

“不。我能理解智慧生物想求得真理的心情。”他摇头,对垂死的女人发出叹息声。

他竟不是来追究的,敦子想。“你一点都没变。”

“你也知道,都是拟态而已。我只想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调查员单刀直入。

轮到敦子摇头了,“不,这秘密我永远不会告诉你”。她从睡衣袖子里抽出干枯细瘦的手臂,撑着大力气,摸索到床头的烟盒,颤抖着点燃一根烟,塞进嘴里。“当年,我并没有得到真理。”敦子说。

房间角落堆满肮脏的烟头。一端摆着一块写着字的白板:“E=mc2”,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然后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敦子在公式下面留下一句话:

“可我们一无所知。”

“你们是怎么偷到普罗米修斯的知识的。我们从不允许这些知识被带出来。当一个稚嫩的文明掌握超凡的知识,太过危险。但我要承认你们赢了。木已成舟,我不会毁灭一个正走出摇篮的文明。”

“我扫描了你们,扫描你们的飞船,明明应该一比特信息都没有泄露……你们到底用什么方法窃走了我的知识?”

调查员越说越愤怒,质问敦子。

“我不会说的。”敦子说,“你也有侵入思维的手段不是吗?”

“我不屑于使用。”

“那太可惜了。普罗米修斯号。罪恶的13个人。罪恶的飞船。”她掀开被子,下身缠绕的绷带脱落,污秽而恶臭。她的大腿根覆盖着地图一样的疤纹,这是来自有机试剂的毒性残留痕迹。这些永远不能愈合的疮皮,时时刻刻给她带来剧痛。

普罗米修斯上的三年,在所有人身上都留下了永久的印迹……敦子吐出烟圈,下巴刚想扬起,突然泄气地软下去。

“你还有什么愿望?”

“我想我的女儿……再见见她。”

调查员摇摇头,太晚了。一阵心力衰竭,这位科学家就这样坐着死去了。

“这个骄傲可悲的女人。”调查员离开敦子家。下一站,他要前往地球。

地球与火星之间,航线运营着体积巨大的零点能动力飞船,仿佛一个移动的小型国度,甚至拥有街道和各种附属建筑。他的舱室在586层楼。舷窗外是地火间繁荣的星图,几百枚小行星组成星链缀连在航线的一端,宛如珠链,发出耀眼白光。

2

经元素分析显示,这颗星球的地表是一片光滑均匀平铺的纯铁。夜空的那片蟹爪状星云在光滑的镜铁上闪烁。

“这是一颗非自然形成的星球。”迫降出舱那一刻,吴青就下了断言。

这是一支由人类精英组成的13人小队。敦子和生物学家李小萍走在最后,身强力壮的密码学家林德洛夫和逻辑专家理查在前开路,他们的宇航服电源可支撑三个小时的探索。剩下人留在飞船里想办法维修重启主机。还好,生命维持系统尚且正常运转。

原来,三角测量算错航道,原定40年的星空勘测4年就走到了尽头。在仿佛火焰般的C17蟹爪星云的边缘,普罗米修斯号刮到了一团拥有巨大引力井的致密物质,如亚光速状态下撞到一块石头,2号、3号核动力发动机完全损坏,只能就近迫降一颗看来气候稳定的类地行星。“管它是什么,飞船迫降在这里未必是坏事。”

“起码我们还活着。”吴青说。

尽头的平原是大片发光的铁,间歇性的羽流从一个大洞里冲上天际。大家围住巨大的孔洞,发现它悬崖一样看不见底,直径大概50米,正圆形,喷发的刺激液体在空中渐次跌落,不同色泽和层次,闪闪发光。

他们就是在这里遇到了调查员。那时它还是管理员。一个怪东西,仿佛某种未知动物的白色石灰质头骨,十分巨大,半飘浮在天上。

这颗结构奇特的多孔头骨正吸食羽流溅落的液体残渣,它负责看守这里。它在铁镜上空蠕动,小分队听到它的广播:“碳基生物,欢迎来到图书馆。访客需要遵守规定。”这就是真理图书馆。

吴青的质谱仪很快解析了液体成分——一种复杂液态有机汞化合物,对人类而言是剧毒。这些有机汞类似人类的硅晶,和飞船内存硅片化合后能被读取。这就是图书馆的信息存储方式。

“居然是硅。”管理员有些惊讶,“你们还使用这么低效的信息记录方式。”

人类哑然。莫非有机汞是更好的载体材料?

这颗星球是中空的,像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他们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为称呼它,他们把这颗星球也命名为“普罗米修斯”——与他们的飞船同样的名字。

管理员拥有相当神奇的技术,它从头骨状拟态成人的样子,拥有可以对话的喉舌。小队沿着不再喷发的孔洞垂降,一条长长的看不见尽头的斜坡,仿佛进入巨大的钟乳石洞。

吴青听到了萧萧风声。原来底下是有空气的。两侧的铁基洞壁随之下降,呈现出一个个彼此交叠的大台阶,每个平台对照头顶一个高度不一的孔洞;平台最上面是一个个圆水池,贮满闪烁银光的液体。

“这就是‘藏书’。是我们收藏的知识。”管理员说。

“显然是某种超级文明的遗存。”理查和敦子说。“或是幻觉”,身为生物学家的李小萍在大气找到了HCE致幻剂的成分。

“也许,没准我们早就死了。”吴青说。

他艰难地爬上几级台阶,去看那些水池。这样规则的圆他第一次见,喷发后水面相当平静,池子的凹底光滑极了。他沿着水池转了一圈,手中的机器测出一个标准误差为0、几乎完美的圆周率。“真奇了。”他叫道。

现在,他们在图书球中央搭建了营地。13个人都来了。“这里只有知识,别的一无所有,”管理员说,“在逗留期间,你们可以任意学习,只要你们能理解……可一滴都不能带走。当然,凭你们的飞船结构也无法安全带走这些羰基G化汞。”管理员说。

“我们只能用脑子尽量学,不能把书带走,您是这个意思?”吴青说。

管理员点点头。“这期间,我负责修理你们的飞船。”

他们决定要在普罗米修斯停留一段时间。

管理员教会人类如何在池中读取信息,不再需要和硅基内存的化合反应,人类手指脚趾末端的神经末梢含有大量可供使用的流动的钠钾离子,形成凝固又解体的自由离子键,每个人体都是天然的生物计算机,他们有着被管理员拉长的如鞭条的一根根神经末梢,在池底感受着那些信息洪流的震颤。

第一个图书球内容是宇宙生物学,李小萍留了下来;第二个图书球是某个超级文明的历史,大家一致同意略过;第三个球是物理学,敦子当仁不让地开始学习……就这样,他们度过了充实的三个月。每个人的脸上都非常满足,一个个仿佛参禅入定的佛陀。

吴青已经几个月没和别人说话了,他毛发疯长,像个野人。在自己的图书球里,他发现了宇宙大爆炸的翔实数据和推导过程,以及裸奇点第一秒链式反应的公式。李小萍了解到18种不同宇宙生物的生命历程:包括一种电波文明如何靠不同的天然结构固定波长、靠随处可见的岩石硅化物自我扩散的方法。而这就是管理员的来历。

终于,飞船被管理员修好了。它帮了人类很多,作为回报,它提出想研究人类。

管理员说,这是碳基生物的第一次来访,它想把相关信息加入图书球。这座真理图书馆有自己的局限:只根植在这座星球上,记载早已离去的超级文明留下的知识。但真理毕竟是片无边的大海。

投桃报李,他们告诉了管理员DNA是什么,于是它第一次收录人体相关信息。真奇妙,它感叹。简单的核糖核酸让人体千变万化,但又这样脆弱低级,容易突变,离开人体就无法存在,还会因辐射等诱变而受损。

管理员无法理解,这样低效的生命形式,又能承载什么呢?反观自己的繁衍,依靠永恒而坚固的石头。与此同时,吴青也庆幸,自己身处一个尊重生命的超级文明之中。通过解析,他们第一次发现了几十种人类癌症的发病机制和解法……

三年过去了,该返回地球了。吴青说,“我已经标记了普罗米修斯的坐标。等准备充分,我们还可以再回到这里学习”。

相比图书馆,普罗米修斯更像一所宇宙大学。即使不让借出,但人类可以源源不断来到这里学习。吴青打定这个主意,大家也一致同意。

管理员就在这时来了,他看到人类已开始拆除位于17号球穴的营地了。他问,“要走了吗?”

“是的。多有叨扰。”吴青仿佛在和一位老友说话。

“那我需要删除你们的记忆了。”

“什么?”吴青不理解。

“人类可以学习,但一滴都不能带走。我们当初商量好的。”此时,13人才知道当初管理员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3

这就是故事的前因。

来到地球后,调查员先找到了理查。

理查,原密码学家,现在是畸人,独自住在一个阴暗的房间里。当初他和林德洛夫负责偷走知识的密码转译,正是他们设计的某种数据伪装骗过了调查员。

林德洛夫是三年前死在这家医院的,和敦子一样,他们为了想办法偷走知识,付出惨痛的代价。

理查的手脚变得很长,像个虚弱的影子。他树根一样地坐在床上。他大概有六米高,长期泡在羰基G化汞里让身体发生了异变。当年,他们从一个球穴到另一个球穴看下去,为了充分汲取知识,理查几乎把自己泡在有机汞的池水里不出来。他的大脑因此受损,手脚却异常生长起来。

他获得了知识,但牺牲了所能牺牲的一切。

“多亏了吴青,我一生非常满足,”看到调查员随护士进来,怪物咧开长长的嘴巴说。

他也快死了,调查员心想。他那如同死去的毛毛虫一样软趴趴的胳膊,触到了调查员冰冷的脸。

理查死时躺在一张小床上,被拉长的皮肤渗出血,皮上有被毁掉的刻字痕迹。当年情急之下,理查想把费尔马大定理刻在这里。可怎么写的下?

敦子死了,理查死了。关于他们如何走私知识,调查员还是没有得到真相。他模糊猜到一点,可他想人类亲自认罪,证实这残酷的一切。

普罗米修斯星球一直严格保存所有的知识,以防其他星球的种族,获得超凡的知识胡乱做实验,导致真空衰变、裸奇点二次爆发、负星云、光速降级这些不可逆转的物理学天灾再次发生。

智慧生物的求知欲毕竟无穷,图书球的一切早有穷尽一天。那时,他们又要追求来源更危险的新知识了……也许宜疏不宜堵的方法是错的,调查员忍不住想,当初如果彻底关闭图书馆的话,会如何?

李小萍在土卫六自杀了,这是来自三年前的讯息。还有谁?调查员看着手上那份所剩无几的名单,心想。

吴青和敦子分居在火星和地球。当年返回地球后,他和敦子的女儿一年内出生了。这对情人经过普罗米修斯的三年,曾坚定彼此走下去的信念,似乎曾拥有一段幸福的生活……

乳白色、造型优美的住宅,让人想起敦子的火星庭院。推开木栅栏门,揿响门铃,同样叮咚叮。过半晌,轮椅在木地板滚动的吱呀声传来。一位瘦小的女孩开门,穿着一件半旧的格子蓝衬衫。半盲的女孩看不清来客,眯缝眼躲开太阳。

这是吴青和敦子在地球生下的那个女儿。她的裤腿空荡荡的,心脏也有问题,一个肾先天发育不良,智力受损也不小。

是来普罗米修斯的生活让敦子的卵子严重变异了吗?调查员心想,也许吴青的女儿才是所有人里受伤最重的。敦子当初不该冒险生下这个孩子。

但也能理解,当初,他们相当于小学生阅读高等数学,知识海洋里的算式符号好像天书。每个人都学得很吃力,没空思考别的,包括爱情、婚姻,包括自己或别人的人生,他们只有必须把知识带走的信念。

“到头来,都是徒劳,知识如露水一样容易挥发。”调查员说。

“爸爸不在家?”调查员问女孩。

“爸爸。去工作。”调查员对人类美丑没太多概念,可他清楚地知道,眼前的女孩本应是美丽的。是父母的外星历险毁了她,这也是敦子和吴青走向陌路的原因。女孩双眼蒙着灰翳,像即将腐烂的葡萄。

女孩推着轮椅进屋。调查员跟着她,观察着,室内陈设简朴,可整洁无比。虽然质弱,这个女孩像位小管家,始终在尽职尽责替忙碌的父亲打扫这里。

“爸爸。很远的地方。”女孩突然说。调查员吃惊了,“你见到他了是吗?”

“不要。紧。我瘸子,可我厉害工具。”等把她搬上飞行器,才发现女孩轻飘飘像片叶子,扭曲枯萎。这是他拟态以来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

“叔叔。爸爸做错事了吗?”女孩问。

“我也不知道。”调查员说。身为文明的头骨,飘浮在铁原的千万年里,在担任管理员期间,调查员还没遇到过这样的种族,这样的人。

4

冰原上一间小木屋是老人的临时居所。吴青身为工程监理,在悬崖上正襟危坐。悬崖下是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工人们用强力引擎拖拽爪形机在冰原挖出一个个规则的洞,然后灌注金属液体,形成均匀的、不随地质变化改变的薄壳空洞。

调查员的飞机缓缓降落在木屋后面。

最后的重头戏即将开始,雪原停泊着大概几百辆相当巨大的纯然黑色的油罐车。罐子里是有机汞,人类在按照普罗米修斯的配方制造的新型信息存储器。届时,人类会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识在这里妥善保存,防止磨灭。

“你也在建造真理图书馆?”调查员来到他身后,小心把女孩放回轮椅。

吴青轻叹一口气,对他和女儿的到来毫不惊讶。

“敦子去世了。”调查员说。

“是吗?我们分开了那么久,她还是把难题留给我。到最后,她也没有原谅我。”吴青不再观看崖下风景,站起来,转过身来,抱住残缺的女儿。

“我的一生无比美好。但我的一生都被毁了……现在就让我告诉你,我如何做到这一切,我都付出了什么代价。”吴青说。

关于人类到底把浩如烟海的信息藏在哪儿,如何不用烦琐的跨空间或者高维度传输设备,瞒过管理员带回地球,其实很简单。人类拥有最大的优势,就是碳基生物的可繁殖性。

这是管理员没见过的。它并不懂人类的有性生殖——这是硅基图书馆里没有的。毕竟它通过硅重构扩增个体,物理和数学在宇宙中通用,但生物学和社会学不是。管理员也猜到这一点,可它无法相信,宇宙里有种族如此不择手段……

最重要的,它并不知道,敦子在离开时怀孕了。

当初,小分队为此展开了争论。“你知道吗?由上帝精密设计的人体存在大量的垃圾,即所谓的非编码基因:既不编码蛋白质,也没特定的功能的基因。这似乎是生命系统的冗余。”李小萍对小分队的人说,“看似垃圾,这其实是我们独有的优势”。

这方法只需一个怀孕的母亲,加上一定的生物编辑技术就好了。李小萍成功说服敦子打消了顾虑。成年人基因没法做手脚,但如果一个人全部的非编码区基因都可以被重编,这信息会近乎永远保存下来。

一枚未分化的受精卵呢?

宇宙里,信息=物质,逻辑专家理查告诉大家。人类本身就是个相当庞大的信息库,而且非编码基因占据了绝大部分:46条染色体,60亿个碱基,功能基因只占2%。98%的DNA似乎都是缓冲区的垃圾……

理查和林德洛夫制定了密码规则——人体存在天然密码:把海量知识用DNA四个密码子(CGTA)转译……也就是说,13位科学家在进行一个前所未有的试验:

把火种藏进一个人的身体里——用普罗米修斯的知识替换掉一个人所有非编码DNA。

但当时,管理员以为他们只是通过机器定期治疗辐射病而已。

一天,敦子和吴青得到一个崭新的受精卵,这就是他们的女儿。

他们将她的非编码基因组重写,像重写一本书,尽可能把普罗米修斯星球上的知识传输到婴儿的基因组里。小萍反复保证,不会损害孩子的健康。

计划看起来百利无一害,婴儿储存着人类的梦想,一起返回地球后几乎不用很费力就能破译。更何况,只要在人体内,DNA并不是低效脆弱的。DNA也能一代代近乎永久地存在,在这个孩子的后代之间,知识在代际之间传递……

无需再考虑变异,孕5周桑椹胚阶段一过,大量分化的婴儿细胞会永远以时空同一性保存信息。而且,小萍没说,就算这婴儿死了,她的尸体仍能提取DNA。

这也是一记绝杀,就算管理员猜到走私办法,可它也不会为此加害一个准备诞生的活人。

疯狂的计划,将被挑选的人的一部分基因,替换成另一种和生命运行本身毫无关系的信息……至此真理唾手可得,人类即将飞升。大家对这个计划信心满满,觉得可行。一切等到重返地球,等密码解码。

“可最后小萍错了。”吴青说。“她说这对我们的女儿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了这些知识,我牺牲了我的孩子,牺牲了身为科学家的伦理尊严和我的亲情。”

吴青说,凶手是自己,受害者是本不该出生的女儿。他之所以在这里等待病弱的女儿,是因为,她那全染色体非编码区的基因密码,就是被窃走的、等待传递的珍宝。

“我们测出她的表型组和正常人偏差达到15%,比人和老鼠差异还要大……虽然我们只改写了她的一部分非编码区。过去我们认为这些不制造蛋白的内含子是垃圾基因,其实这些基因一样对人类生理过程产生调控。比如让功能基因开始转录的启动子,就是一组非编码片段。我的女儿并没有这部分片段……”吴青把瘦小的女儿抱得更紧了。这就是她为什么体弱多病,下肢瘫痪,活不过30岁的原因。

他把真相郑重地告知自己的孩子:“我用你,我的女儿,传递了横跨500光年的情报。如果有一个文明法庭,我是那个应该被处以极刑的人。”

人类自食其果,这就是当年事情的真相。管理员再度感叹,原来,人类这样脆弱的生命究竟都在承载些什么呀。

调查已得出初步结论,普罗米修斯上的本体了解一切,会补上管理的漏洞。同时持续监视着这个可悲的碳基文明,防止他们做下愚蠢的引发物理天灾的高能实验。

事情看似了结。“吴青是个值得夸奖的对手。”调查员在笔记上总结道。

然而,吴青回身,把调查员领进身后那间小木屋。这里没铺地板,是一片黑暗的雪地。“靠图书球的知识,我一直在做实验。”推开门,大片尘埃落定,调查员听到那里传来奇怪声音,像人语,可语调高昂。

原来,面前有一个黑乎乎的洞口,一丈宽,雪里半蹲着一个相当高挑的东西。那是谁?修长的身影诡异探出来,红彤彤的,让调查员想起死去的理查。

灯光亮起。那是一个红线缠绕的血红色的“人”。吴青说,“她是我的另一个女儿”。

原来,为了验证非编码DNA的真正功能,吴青提取了女儿的基因组,反过来去掉所有功能DNA,只留下理查重新设计的那套非编码DNA!

复制,成卵,克隆,他又造了一个完全由“被偷走的密码”组成的生物,作为女儿的对照。这是理查设计的普罗米修斯密码的具现。

真是一个奇妙的对应:人类从普罗米修斯偷走的知识——如果以物质形式复现,就是如此一个“人”。它的基因里只有非编码DNA,细胞内甚至不存在一点蛋白质。它只是普罗米修斯火种的具象,某种理念。一本活过来的4进制密码簿。

没想到,他居然成功了。

吴青的女儿,不存在非编码区,她懵懂无知而残缺,不理解知识。但没这一半,就没有人的肉体感知,没有人性,亦没有文明。

眼前的红色怪物不存在蛋白质结构身体,没有激素在体内流动。它是“知识”,是理念客观的凝聚,绝非人类自身,只是一团凝固的火光。但没这一半,人类就没有通行宇宙的知识与智慧。

随机器轰鸣,从普罗米修斯上带回的一半“女儿”,半液态的皮肤上,外露的红线是虬曲如树干的血管……这一幕深深震撼了调查员。

他突然明白了,地球上的碳基人类,不过是作为生物体的“人”与“知识”漫长进化中偶然走到一起的结合体。

也许,这才是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