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民族文化摇篮曲,共探童谣研究新维度 学术论著《童谣:民族的摇篮曲》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
近日,由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浙江)、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与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学术论著《童谣:民族的摇篮曲》研讨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举行。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浙江)主任方卫平,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侃,出版人、编审邹亮,宁波工程学院教授陈恩黎,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赵霞,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段建军、总编辑孙卓然及本书作者之一、温州大学教授吴其南等与会研讨。会议由方卫平主持。
吴其南、黄夏青的《童谣:民族的摇篮曲》将传统童谣放在现代文学理论视野中予以观照,对童谣的特点及发展变化做了开拓性研究,让古老童谣在新时代语境中焕发新生。作者从多学科视角深入研究童谣,展现其文化内涵与历史演变,揭示童谣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通过生动实例阐释其如何承载代代相传的历史文化记忆。
与会专家认为,《童谣:民族的摇篮曲》作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文库”的重要成果,不仅是对传统童谣的学术深耕,更以创新性的理论框架为新时代儿歌创作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彰显了作者守护文化根脉的学术担当。作者以“童谣的声音”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传统文化与民族性、地方性、世界性之间的复杂关联,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界对传统童谣价值的理解,更为未来的童谣创作如何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吴其南回顾了该书的创作初衷。他希望未来的研究者可以深入探索童谣的声音特性、方言运用以及时间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