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胶东文学》2025年第6期|郑春霞:思想豆
来源:《胶东文学》2025年第6期 | 郑春霞  2025年08月25日08:39

1

“啪啪啪”,你没听错,是笔盖裂掉的声音。每次写作文,都能把水笔的笔盖咬裂掉的,不是别人,正是张小北。曾经,张小北的每一支铅笔都深深地打上了张小北的烙印。这个烙印就是张小北的牙齿印。成千上万个牙齿印印在了树林般的铅笔上。

当然这都是写作文给闹的。现在不用铅笔,用水笔了,张小北还是戒不掉这个坏习惯,写不出来就咬笔杆,越急就咬得越重。这下子,噼里啪啦的,满耳朵都能听到水笔盖被他咬碎的声音。

“真是作孽啊!”奶奶都听不下去了。

“写不出就别写了,把人憋坏掉可咋办?哎!”奶奶念叨着,高举着右手打开橱柜拿豆子。都说五豆粥好,给大孙子熬起来补补,读书费神哪!红豆、绿豆、黄豆、黑豆、白扁豆,从每个罐子里都抓了一小把。抓到白扁豆的时候,“唰唰唰”,一整罐黑豆掉了下来。

“奶奶,没事吧?”听到厨房里有响动,张小北马上跑了过来。

“没事,没事,你只管继续写。”

张小北弯下腰,把黑豆一把一把抓回罐子里,就回来写作文了。写了没几个字,又开始咬笔杆了。

“今天的作文,该怎么写呢?”

“这个很简单呀。”

“哪儿简单呀,你说得倒轻巧。你来写写看。”

“好呀,我写给你看。”

天,是谁跟自己对话?他说“该怎么写”是在自言自语呀,但刚刚分明有人在回答他的话了。

小书房里除了自己,并没有别人呀。 张小北看看天花板,又看看地板。看看墙壁,看看书桌。声音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呢?

“我在这儿呢!”这声音太清晰了,简直不敢听下去。

“我在地板上呀!”又是这脆脆的亮亮的声音。

张小北再次往地板上瞧,果然有一颗黑黑的东西,一个小黑点儿。

“你是谁?”

“我是黑豆呀。你刚才把它们都抓回去了,还剩下一颗呢,那就是我呀。”

“你为什么会说话?为什么会在黑豆堆里呢?”

“嘿嘿,黑豆当然在黑豆堆里呀。当然了,我可是一颗不一样的黑豆。告诉你,我是钻到黑豆堆里去体验生活的。可把我给闷坏了,差点儿喘不过气来,幸好你奶奶不小心把我倒了出来。”

“你偷偷跟着我进了我的小书房?”

“对呀。哦,不是偷偷地,是大模大样地。咯咯咯。”

“大模大样?你个小不点儿,能有多大呀?”

话音未落,只听“啪嗒”一声,这颗小黑豆已经裂开了个大口子。一枚墨绿色的小芽儿在顷刻之间钻了出来。

张小北张大了嘴巴,却忘了大喊大叫。

那小芽儿越长越长,长出了像爬山虎一样的藤。那藤又分出了无数枝枝蔓蔓,像无数个小箭头,往东爬,往西爬,往南爬,往北爬。那些小箭头很快占领了地板、书架、书桌、天花板……

“天哪,原来你是这样的黑豆。这些都是你的藤蔓,你的身体,你的手,你的脚?”

“没错,同时也是我的思想。”黑豆一边说着,一边还在展开着,延伸着。继而一缕淡淡的清香洋溢在书房里,真让人心旷神怡。

“哇,你还能开花?”张小北贪婪地呼吸着。那些藤蔓上开出了星星点点的小白花。那一缕缕香,就是小白花发出来的,淡淡的,柔柔的,是一种无声的迷醉和力量。

“这些也是我的思想。”黑豆微微笑着。它在笑的时候,每一朵小花都如微风拂过,微颤着,摇摆着。

“那你能长到书房外边去吗?我指的是长满整个小区,整个大街,整个地球。还能长到天上去、星空里去吗?”

“当然可以。每个人的思想都是无边无际的。”

“原来思想是黑色的,它的花又是白色的。”张小北兴奋得喃喃自语。

“你这句话就很有思想哦!”

“那我就叫你思想豆吧!”

“哈哈,我本来就叫这个名字呀。”刚说完,思想豆已经收回满身的小花和藤蔓,与平常的一颗黑豆别无二致了。

“为什么你那么小又那么大?为什么一颗小小的黑豆藏着大大的思想?为什么你这么毫不起眼的身躯里却藏着那么香飘四溢的思想呢?”张小北有一连串的好奇。

“我看呀,你知道怎么写了吧。”思想豆在地板上开心地滚着。

眼前发生的事情还不够写的吗?真是太有意思了!张小北“唰唰唰”地写了下去:

我看见思想了。思想是黑色的,它有无数的枝枝蔓蔓,就像爬山虎一样。它能爬满整整一面墙,爬满每一条小路,爬满整个夜晚的星空。它还能开出白色的花朵,那些花朵发出了淡淡的、柔柔的香气,把我们都包围了。每个人的思想都是无边无际的,思想是有颜色、有香味儿的。我喜欢思想。我希望我的思想也能蔓延,能开花……

2

“小梨,小梨,你为什么叫小梨?”

“因为妈妈在梨花盛开的时候生下了我。”

“嗯,你的名字真有意思。”

“那么你呢?你为什么叫小北?”

“爸爸妈妈希望我像天上的北斗星那样亮。”

“嗯,你的名字也不错哇。”

刚回奶奶家,张小北就结识了一位新的小伙伴——唐小梨。小梨一头利落的短发,齐刘海儿下一张娃娃脸,一双乌黑、灵动的眼睛。他们俩同龄同年级,一个从城里跟着奶奶回老家,一个老家就在这个村庄上。

晚霞映照着整个小村庄,白白的大鹅优哉游哉地走过,“嘎嘎嘎”地伸长了脖子。那红红的蹼,红红的嘴,显得它们脚下的草地更青了,身上的羽毛更白了。

溪水“哗啦啦”从汀步间流过,流出无数条欢快的小瀑布。汀步也叫步石,设置在水上。在浅水中按一定间距布设块石,微露水面,使人可以跨步而过。张小北最喜欢走老家的汀步了。汀步是断断续续的桥,一个不留神会落到水里去,但是艺高胆大的人却能跳着过去。

回头一看,唐小梨并没有走汀步,而是静静地坐在溪边。这会儿,鸟儿归巢,炊烟四起,孩子们都回家了。小梨并不急着回去,她从包里拿出个本子,在上面写着什么。张小北走了回来。

“你这么用功呀?放暑假了,作业都随身带?”

“不是作业。”

“那是什么?”

“是我的灵感本。我刚才突然有灵感了,就把这几句话写下来。”

张小北凑过去一看,本子上是几行清秀的字:

你是欢快的琴键,

流动出一串串闪亮的音符。你是童年的石头,

重叠着多少稚气的脚丫。你是古老的风俗,

承担着祖祖辈辈的重量。你是老牛走过的蹄印, 是水花飞溅的游乐园。

“哇,你写的是汀步?”

“对呀。”

“真羡慕你,随时都能写诗。”

“也需要灵感的呢。”

这时候,张小北感觉到他藏在衣服右边口袋里的思想豆开始躁动不安了,它不停地跳动着,呼唤着,似乎很想参与到他们的对话之中。张小北用右手按住了它,继续问唐小梨:“那你有灵感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我是说,灵感找到你的时候有什么状况吗?”

“嗯,这么说吧,每次出去玩儿,或者静静地坐下来,或者认识了新的伙伴、新的事物的时候就特别有灵感。灵感好像一道光,并不是很强烈——就像一道缝儿一样。你懂不?”

“然后呢?”自从上次写的作文被老师表扬之后,张小北对写作文是越来越好奇了。如果说,之前他都是把写作文当作写作业,很努力很认真也很艰难地去完成,那么现在他觉得写作文并不是那么难,也不是一件拿来应付拿来交差的事情,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经过思想豆的几次开导之后,他觉得自己有点儿喜欢上这个事儿了呢。

“然后,我感觉到在黑暗中有一个小小的东西突然就发芽了,长出了很多藤,很多枝蔓,还开出了一朵朵的小花,就像天空中的繁星点点。”

“是不是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对的,淡淡的悠远的清香。”

天哪,张小北惊呆了。而他口袋里的思想豆更是按捺不住,四处跳动,就像一颗在热锅中爆个不停的炒豆。

夜幕很快降临了。天上的星星闪闪地眨着眼睛。汀步旁大大的水车吱吱呀呀地转着,带起来的水像流苏一样转了一圈,又落回水里。

“哇,有一颗星星落进了你的口袋里!”唐小梨脱口而出又是一句诗。

“你又有灵感了?”

“不是灵感,是真的。你看看你的口袋。”果不其然,张小北的右边口袋发着幽幽

的光芒。哦,是思想豆。它竟然还是能发光的思想豆。

“那是什么?”唐小梨好奇地问着。

“是一颗豆。”

“一颗会发光的豆?”

“一颗有思想的豆。”

张小北看藏不住了,便把思想豆从口袋里掏出来。

“哎,可把我闷坏了。我最喜欢美丽的诗句、可爱的灵感了。”思想豆朝着唐小梨调皮地眨了眨眼。几乎在一瞬间,它的藤、它的枝蔓爬遍了张小北的手臂和腰身。也在一瞬间,枝蔓上开满了一朵朵洁白的带着亮光的小花。一股迷人的香气在晚风中跳舞、回旋。

“你怎么跟我的灵感长得一模一样?”唐小梨看着思想豆,又好奇又喜欢。

“这不奇怪吧。灵感就是思想,思想就是灵感呗。”说完,思想豆便咯咯咯地笑起来,就像被人挠了痒痒一样。

“我明白了,你的思想豆长在了你的心里。”张小北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嗯,孺子可教也!”思想豆对自己的小主人还是很满意的哟。

“亲爱的思想豆,你在我身上也长一下,好吗?”

“好呀,好呀。”看着唐小梨那可爱的娃娃脸、灵动的眼睛,思想豆怎么会拒绝呢?张小北把小小的圆圆的黑豆放在了唐小梨的掌心。思想豆的枝蔓在唐小梨的手臂上、背上、额头上攀爬着,飞舞着。这时候,她看上去就像一个闪亮的小天使。那种感觉太美妙了,就像每次灵感来临时那样。哦,这回可是看得见的灵感。很快,一朵朵粉色小花遍布全身。

“哇,你还能开粉色的花?”

话音未落,粉色的小花又变成了浅紫色的、湖蓝色的、天青色的……

两个小伙伴连连赞叹。

“当然啦。要知道思想和灵感都是无边无际的,千变万化的。”

说话间,远处有人大声喊着:“唐小梨,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啦!”

“ 走, 我妈妈做了冷饭猪肉灌蛋麦饼呢!刚才我出来时,她一直在准备,现在肯定是做好了!”

在村里就是好呀,张小北一回来吃的都是百家饭,吃了这家吃那家。奶奶好不容易回趟老家,隔壁邻居都忙着唤他们祖孙俩吃饭。张小北也不难为情,自己的家乡,整个村里的都是亲人。嘴巴甜有饭吃,婆啊,姑啊,叔啊,婶啊,这么叫着,准没错。思想豆也喜欢这样的氛围,它什么都不用吃,但它很喜欢这热腾腾的炊烟和热腾腾的村民们。

3

那一天的事情,要从张小北和唐小梨去了“陌上花开”讲起。陌上花开是个民宿,今年春天的时候刚开张。小梨告诉小北这是本村出去的一位知名企业家回乡打造的。这个大院子,砖头墙,石子路,院子门口一排大酒瓮,每个酒瓮上都画着朴拙、可爱的儿童画。走进里头,屏风是一扇雕花的老门,屏风的前边摆放着一面大鼓,上头画着鱼戏莲叶间的大红大绿的图案。

再往里走,是一座漂亮的四合院。院子里种植着好多盆品种不一的兰花,正散发出幽幽的芬芳。石臼、水磨、猪槽,这些农村老物件也被请进了院子,花圃里种上了葱兰、酢浆草、铜钱草。墙上挂着好多个筷笼,里面插着各种干花。筷笼上也是雕着花的,上面刻着“九世同居”几个大字。

整个楼梯和二楼的房间都是木结构的。

小梨拉着小北一起跑上楼梯的时候,似乎整个房子都在轻轻地颤抖。小北看到二楼更是雕梁画栋,美观得很。老式摄影机、唱片机、脚踏风琴,它们安安静静地站在二楼拐角处,似乎把人带回那个曾经的年代。

小梨是拉着小北来见一位作家的。这位作家可是语文课本里的作家,全国的孩子们都在学着他写的课文呢。小梨的爸爸跟民宿的管理者李叔叔是好朋友,李叔叔知道小梨爱写作,就让她来见识见识。作家也很爽快,满口答应了。

当 206 房间的木头门“吱呀”一声打开的时候,唐小梨忙不迭地喊了一声:“作家叔叔,您好!”张小北也跟着喊了一声。

“欢迎啊,两位小同学!进来坐吧。”房间里的摆设也颇有意思,当中是一张小房子似的雕花老眠床,屋顶的房梁上挂着旧时光里的老吊扇。床头有灯笼形状的台灯,两扇木窗子上也是镂空的雕花。还有桌子上的搪瓷水壶和搪瓷杯子,都给人亲切的感觉。

“ 孩子们, 知道我为什么到你们村来吗?”作家叔叔笑眯眯地看着小北和小梨。 “您是来我们这儿采风的呗。作家不是都喜欢到乡下采风的吗?”小梨这么想也是这么说的。

“哈哈,没错。农村是个宝啊。我每年都会到各地农村去,看看农村的田野,吹吹农村的风,听听乡下的老奶奶们说说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农谚,听听戏台上咿咿呀呀的越剧。这些都能给我带来无穷无尽的灵感啊。”

“作家叔叔,您灵感来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小北有点儿好奇地接腔道。

“我呀,灵感来临的时候,就慌乱得不行。我肯定先放下手头上的事情,赶紧把它记下来。记电脑上、手机上,记纸上。如果这些都不在身边,我还会记在餐巾纸上,记在香烟壳上呢。哈哈哈。”

“灵感是不是一道光?”小北继续问道。

“那当然了。被灵感光顾的人就是被思想的光芒照耀的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听到这儿,小北不由自主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思想豆。他是多么感激啊,他是被思想豆选中的人。思想豆也开心地蹦跶着。

“那么怎样才能让灵感多光顾我们一点儿呢?”小梨眨巴着大眼睛。

“嗯,这个嘛,你要坚持多读多看多感受多思考,长此以往,灵感就会经常来敲你的脑门了!”

两个小伙伴听得灵光迸发,原来写作是这么有意思的事,是这么跳跃、活泼、好玩儿的事情。

愉快的氛围缭绕在这个屋子里,作家叔叔很是欣赏这两位小朋友。也就在这个时刻,思想豆又一次蹦跳起来,一个劲儿地往口袋外面蹿。

“怎么了,思想豆?”小北焦急地问着。思想豆似乎已经来不及回答,它从口袋里跳了出来,从窗子跳了下去。两个小伙伴赶紧跟着,作家叔叔第一次见识这样的豆子,也跟着过去了。

出大院时,思想豆已经大了好多倍,一路翻着滚着,一大两小也在后头紧紧跑着,跟着。

“思想豆,到底出了什么事?”因为赶得太急,不过半分钟,小北和小梨已经气喘吁吁。

当思想豆一口气赶到村东头李有米家的时候,结实的鸡毛掸子正要落在小男孩儿李小米的肩膀上。

“请放下你的鸡毛掸子!”思想豆大喝一声。

鸡毛掸子停在了半空。母子俩看傻了眼。一粒巨大的豆子在跟他们说话!

“好了,不要奇怪,我是一粒有思想的豆子,简称思想豆。这位妈妈,孩子需要鼓励,不能打。”

李小米觉得思想豆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天使,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它。

“哎,这颗什么豆子,你是不知道,这孩子写作文比登天还难。关家里大半天了,一个字写不出来。一会儿抓头皮,一会儿抠指甲,就是写不出个字儿来。真是让人头疼啊!”妈妈焦虑透了。

“既然写不出来,又何必关家里呢?写作文是需要灵感的,灵感呢,来自天地之间。嗯,交给我吧。我带他出去玩玩,保准回来就能写出来了。”妈妈还没点头同意呢,李小米早已经钻入思想豆的怀里,要跟着往外走。

直到这会儿,作家叔叔和小梨小北才赶了过来。妈妈看小梨是自己村里的人,这才放心把写不出作文的小米交给他们。

4

“你看,天上的星星像什么?”作家叔叔问孩子们。坐在半山腰的悠然亭里,月亮渐渐升上来了,一圈小星星也围了上来。

“我看,月亮妈妈和星星孩子们在玩丢手绢的游戏。你听,他们在唱: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星星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小梨说着唱着,大家觉得这比喻真是美极了。

“小米,你觉得星星像什么?”思想豆鼓励小米也来说一说。

“像,像,像早上我奶奶给我烙的芝麻馅饼。整个天空就是一张大饼,星星就是黑亮亮、喷喷香的芝麻粒儿。”小米不敢相信这些话是从自己口中说出来的,好像不是自己想要说的,而是这些字自己冲了出来,蹦了出来。这真是种奇怪的感觉。

“哇,你说得太棒了!这个比喻太有新意了!”作家叔叔带头给小米鼓起了掌。

“小米,你完全可以写一篇《奶奶的芝麻馅饼》,对不?”思想豆启发着这个一写作文就头痛的孩子。

“对呀,奶奶的馅饼是芝麻做的,这些芝麻就像满天的星星。不,星星哪有芝麻香。开头可以这么写哦。”张小北得意地看着思想豆。

“哇,你可以当老师了!”思想豆满意地看着张小北。

在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接龙之下,李小米似乎觉得写作文也没那么痛苦了,看起来还有点儿好玩儿呢。不过,大家只说了几句,就不往下说了,剩下的还得小米自己去写。

“小北,我有一个想法。我想留在这儿。”思想豆看着星空,对小北说。

除了小北以外,大家都猛烈地鼓起了掌。

“啊?不要吧。”这对小北来说,太意外了。

“嗯,你已经能独立写作文了,我想留下来帮帮小米。还有呀,我也想在这儿体验生活,我也需要更多的灵感呀。这儿真美!”思想豆由衷地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