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长篇儿童小说《菁菁中国草》新书发布会在重庆举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之家(微信公众号) |   2025年08月06日14:56

7月25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当天下午,“文化传承书写美丽家乡——长篇儿童小说《菁菁中国草》新书发布暨作家、读者见面会”在云南出版集团展台举行。《菁菁中国草》的作者曾维惠,晨光出版社总编辑邹悦悦,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重庆市作协副主席蒋登科,重庆市金融作协主席罗毅,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小学书记、校长傅允,国家级非遗荣昌夏布区级非遗传承人陈克厂等多位作家、专家、出版人以及歌乐山小学30多名小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菁菁中国草》讲述了失去父母的城市女孩小苎被生活在云苎古镇的舅舅家收养,邂逅了苎麻织布这一非遗技艺……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跟随小苎的脚步,感受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更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非遗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从个人成长角度看,这个寻找自我的故事有助于孩子们塑造坚韧的品格,提升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从文化传承层面而言,孩子们接触并喜爱上家乡的非遗文化,便可能成为未来非遗传承的新生力量,为家乡文化的繁荣添砖加瓦。作者曾维惠以独特的视角,将非遗文化融入孩子们的世界,让孩子们从中感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邹悦悦总编辑在致辞中表示,《菁菁中国草》这部作品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家乡的一草一木、传统技艺与风土人情,它告诉孩子,传统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以在掌心生长的种子。而这些被文化浸润中成长的孩子们,将来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带着家乡文化的印记,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独特光彩。

蒋登科主席感言,这部作品以苎麻的生长线与少年的成长线双线叙事讲述更为深刻的“中国草”的象征意义。作者笔下的孩子形象鲜活,成长过程真实且令人动容,作品中非常多的节描写也同时唤醒了一代人的文化记忆。他认为苎麻象征的生命力与文化底蕴,是滋养孩子心灵的核心。

罗毅主席则围绕穿插故事中的夏布的制作过程、制作工艺向读者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传统技艺如何平衡“坚守”与“适应”,如何能更好传承我们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又如何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这都需要年轻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来启发破局思路。

傅允校长在阅读完该作品后,总结了三个收获:第一,生命教育意义——主人公杨家苎在苦难中的坚强形象值得学习;第二,非遗传承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心;第三,学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是成长过程中同伴的力量。

陈克厂老师作为国家级非遗荣昌夏布区级非遗传承人,他认为,小读者通过阅读能从被动接触转为主动理解文化内涵,进而生发出对传统技艺的认同与热爱,即“了解才能热爱,热爱才会传承”,所以一部好作品的价值,它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点燃行动的火种。

活动最后,歌乐山小学的孩子们为现场的观众与嘉宾朗读了书中的精彩片段,并且与作者进行了温馨的问答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