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2025年第8期卷首语、目录
卷首语
让我们一起跟随中篇小说《合欢树下》的叙述,去追寻抗战老兵柳玉森静水流深的岁月、璞玉一般的光泽。这位八十八岁的老兵完成了参加天安门广场阅兵式的夙愿,从容含笑而去,把谜一样的背影,留在了结满香气和心事的合欢树下。走进他的故事,需要重回那浴火重生的战场,需要参透那刻骨铭心的考验,还需要破解柳玉森、郁秀之间像云彩一般变幻、像溪流一般曲折、像星空一般静默的别样爱情。而我们就从柳玉森那些被人们视为“残缺”的日子读起,读出“偏执”中的深明大义,读出“倔强”中的云淡风轻,读出他生命密码中山的力道、水的清澈,从他的壮怀激烈和一往情深中读出奇峰兀起的超拔和健硕。小说没有从这位“神枪手”经历的两百多次战斗展开笔墨,却开掘了他精神深处蕴藏的至真至纯、金灿灿的矿脉,让我们仰望了他生命中翩若惊鸿的舞动,那平凡而高贵的人性之美、伟岸而磅礴的家国情怀,深深感染了我们。柳玉森的故事没有结束,我们借此攀上了抗战精神铸就的脊梁,汲取着岁月无可剥蚀的浑厚与坚韧。
短篇小说《病房里的薇薇安》,叙述间仿佛发出“苦事总比乐事多”的感慨,而不知不觉中,一种破茧而出的力量在字里行间涌动。主人公阿英告别原本还算平稳的生活,身不由己地卷入曲折颠簸的谋生旅程。小说通过讲述这位顽强地打拼在生活底层的女性,关怀着平凡世界中那些藏着苦恼和变故的面孔。而阿英收获的,不仅仅是生命交错间留住的暖意,更有支撑儿子人格成长的耐力,乃至对自我生命的觉悟。她体验着艰辛日常对生命的扩展与托举,窥探到了薇薇安·迈尔灵魂深处蕴藏激情的宝盒。那些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日子,正向她打开鲜亮的缺口。
短篇小说《鹊城之旅》中,主人公李春来到了告别人间春色的至暗关口。这是一场重新叩问生命打开方式的旅程,当他回溯留下种种心结、情劫的往昔轨迹,竟也体验了从未有过的灵魂共振。鹊城之旅似乎给出了答案,那只自闭于笼内的羞涩老虎,隐喻了在卑怯中从未展翅而飞的自己。在旅行的尾声,当他登至高山之巅,沐浴在旭日之下,摆出舒展灵魂的动作,他脚下的悬崖绝壁又是怎样一种留白?
短篇小说《参照物》中,“我”的老舅言希羽的“写作”貌似有据可循,实则只落得作茧自缚、东施效颦。小说的戏剧性在于,为其母虚构死亡结局的言希羽熬坏了身体,丢了性命,还在于顶礼膜拜地“参照”《孔乙己》的他,活脱脱成为孔乙己的镜像。言希羽中了“参照物”的“魔法”,甚至将这种魔性带进坟墓,而他想要“参照”、极力编织的“父母爱情”,却气定神闲地活在“魔法”之外。
文 /刘照华(《都市》主编)
目录
短篇小说
病房里的薇薇安 /李灵均
鹊城之旅 /邱引
参照物 /徐汉平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中篇小说
合欢树下 /张悦红
诗歌
太行山的记忆 ( 组诗 ) /老刀客
平型关的黎明(外一首) /曹永红
名家随笔·祥夫说
随笔六章 /王祥夫
创意·阅刊
创意写作视角下的期刊小说品鉴(之二十八)
个人风格与原创性 /张敦
第二人称:哀悼的秩序 /子禾
散 文
夜行/何亦聪
车城有多远/芊蓝
人与车的断想/文 猛
父兮/马丙贵
评 论
自然与人文交响的时代画卷 /陈新
都市诗歌
景色的想法(组诗) /吴笑冬
父亲渐渐老去(组诗) /张带弟
花朵对着我歌唱(组诗) /张广闻
落叶的情绪(外四首) /张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