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山西文学》2025年第8期卷首语及目录
来源:《山西文学》 |   2025年07月30日12:11

卷首语

有时,成年的你我,远比孩子们更需要童话里的温情和安慰。有时,一个清澈的童话给读者带来的浸润和荡涤,远胜于一部部浩迭的史书、繁奥的哲学。童话,可以寄托无限的期冀与爱,可以浓缩无数的景观与想象。唐晋的长篇儿童文学《风与风琴》,以一只唤作“风琴”的小猫为主角,在奇幻的行旅中,展开了一段段关乎爱、智慧、勇气、自由的梦幻般的成长故事。这部作品语言灵动,情节跌宕,处处充盈着对孩子们的诚意,也时时呈现着对成人世界的善意。

新青年栏目的三篇散文,来自00后的玉才。我在读后感慨,“一枚枚顿挫而干脆的词汇,为我们呈献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现场,分明有古中国文章里惜墨如金的味道。”短篇小说《大珠小珠落玉盘》和《拿什么来爱你》,是对现实问题热气腾腾的回应,也体现出作家对普通人境况的最为虔敬的文学态度。步履栏目的《猪骑士》,两个故人偶然的相逢,牵扯出记忆里一场人与猪的漫长告别,“用幽默的笔调,让读者在笑声中触摸到生活的苦涩与温柔。”(顾拜妮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长江李庄》一文,无疑是宏大的,闻翔以严谨的态度和沉稳的口吻,记述了一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昭告我们后来人,抗战时期的那一代中国文人,如何寄身于李庄这个弹丸之地,“坚守文脉,如同山水一般,坚韧恒久。”《黄风:文学道路上的闯荡者》,杨占平以笔为刀,为山西作家黄风雕刻出一幅幅律动着呼吸与心跳的版画,让他的人生经历和写作历程,在这篇长文中缓缓显影。在《抗日烽火中的文化“战士”》中,段崇轩以后生之姿,瞩目和怀念着姚青苗、郭根、李西成,三位曾执教山西大学的老先生、老作家,凝聚成这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专稿。

文学的价值,并不是提供所谓的知识,而是它本身所潜藏的困惑、危机、幸福等等的生命体验,在某一瞬间与阅读者产生了共情、共振、共鸣。本期汉诗,五位诗人各具风貌,赵建雄的沉郁,杨张平的细致,撒玛尔罕的恣意,顾今的轻快,黄晶晶的跳脱,诗人们观看、聆听、感受着这个纷繁的共同世界,又以迥异的言说,相谈在“汉诗”的纸页间。

《发自奇台的朋友圈》,依然是述说援疆志士的点点滴滴。崔昕平怀着对青年专家王瑜的敬佩,以“援友”之势,落笔处探幽知微,行文时酣畅淋漓,为报告文学,注入了一股真气。

(张二棍)

目录

长篇小说

风与风琴(节选)/ 唐晋

新青年

墙根不倒 / 玉才

驴嫂 / 玉才

山的私赠 / 玉才

故乡风气,少年笔墨(评论)/ 张二棍

短篇小说

大珠小珠落玉盘 / 石国平

拿什么来爱你 / 但是

步   履

猪骑士 / 李浩然

猪和大白菜(创作谈)/ 李浩然

对我而言,写作是对美的探索 / 梁宝星    顾拜妮

散   文

长江李庄 / 闻翔

上学路上 / 王军

视   野

黄风:文学道路上的闯荡者 / 杨占平

专   栏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抗日烽火中的文化“战士” / 段崇轩

汉   诗

虚无的天空撒满了盐(组诗)/ 赵建雄

正在人世尝试飞翔(组诗)/ 杨张平

光芒与辽阔(组诗)/ 撒玛尔罕

秋风辞(组诗)/ 顾今

舞者(组诗)/ 黄晶晶

援疆记

发自奇台的朋友圈 / 崔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