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亮相山城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 杜军  2025年07月30日08:43

7月27日上午,由河南文艺出版社主办的长篇历史小说《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新书分享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该书作者李浩白与作家、重庆文学院院长小桥老树联袂登场,与读者畅谈创作心得,揭秘这部熔历史、悬疑、推理、权谋、军事、谍战、武侠、爱情等多种元素于一炉的作品背后的故事。活动通过线上同步直播,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与历史迷的关注。本次活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郑雄主持。

历史与悬疑的碰撞

活动伊始,郑雄介绍了李浩白及其新作《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李浩白以 “虚实相生的叙事手法与深入浅出的历史解读” 著称,此前已推出多部畅销书,其中《司马懿吃三国》《三国终结者司马昭》发行量突破百万册。《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被称为李浩白“创作生涯的里程碑”。小说以万历十八年为背景,围绕戚家军讨“薪”、内阁遇刺案、朝鲜秘宝失踪案、大明与倭寇的谍战等事件展开,巧妙融合悬疑推理、权谋斗争与武侠和爱情元素,带领读者穿越回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小桥老树盛赞李浩白的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叙事的流畅”,并特别提到书中南兵营义士讨薪的情节,认为这一设定既真实又富有历史意义。

活动现场,李浩白详细解读了小说的历史背景。他指出,万历十八年是明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丰臣秀吉秘密筹备侵略明朝,朝鲜使臣向明朝传递警报;同时,万历皇帝从勤政转向怠政,朝廷内部暗流涌动。这些真实历史事件构成了小说“谍战交锋”与权谋博弈的主线。

“历史小说的魅力在于‘七分实三分虚’。”李浩白强调,创作时需严格遵循主线史实——如大臣申时行、明神宗朱翊钧等的形象,但在细节上进行了适当艺术加工。书中主角白清卓的讨薪之路,灵感源自历史上南兵营因张居正遭清算后被拖欠军饷的真实事件,这一情节既还原了历史,又赋予作品强烈的故事感。

“职场智慧”与英雄叙事

“古人和今人其实都是相通的。”李浩白说,“小说既要来源于经典,又要高于经典;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一方面,我们要给大家带来古代经典的浸润;另一方面,我们要写得活灵活现,让大家感觉到生活的气息,是很近的一个作品。做到这两点的话,我们的作品应该就能做到雅俗共享。”

谈及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李浩白笑称,这个小说其实也是“职场小说”,对当代人也会有一定借鉴意义。比如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如何处理、协调关系,以及和自己的竞争对手怎样博弈,从这个历史小说里面可以得到一些职场的智慧。他以书中主角白清卓为例,指出其从南兵营参将逐步进入权力核心的过程,体现了一种中正平和、左右逢源的职场生存智慧。

在讨论“畅销书密码”时,小桥老树强调:“中国读者最爱不屈服于命运的英雄故事。”从神话故事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到《水浒传》再到《杜拉拉升职记》,这一内核始终未变。他说:“我们都感觉岁月静好,但总有人负重前行。负重前行的人实际上就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就有英雄挺身而出,保护或者带领着我们的民族向前进。包括书中的主人公白清卓,都是我们中国人的脊梁。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写人物奋斗、努力进取,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小人物的性格。”

据郑雄介绍,《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上市仅三个月便取得亮眼成绩,有声书播放量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