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龟兹”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主题采风暨《民族文学》多民族作家翻译家培训班在新疆阿克苏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
巍峨天山脚下,滔滔塔河之畔,7月22日上午,由中国作协创联部、《民族文学》杂志社、新疆作家协会主办,阿克苏地区文联承办的“文润龟兹”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主题采风暨《民族文学》多民族作家翻译家培训班启动仪式在新疆阿克苏举行。《民族文学》主编陈亚军,新疆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新疆作协副主席熊红久,地区行署党组成员、副专员王新春出席仪式并致辞。辽宁省作协主席周景雷,新疆作协名誉主阿拉提·阿斯木,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新疆作协副主席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民族文学》副主编杨玉梅,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云南省作协副主席鲁若迪基,四川省阿坝州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阿郎,新疆作协服务中心主任艾布,以及来自新疆各地的多民族作家翻译家和阿克苏作者近七十余人参加活动。启动仪式由阿克苏地区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艾尔肯•依力亚斯主持。
陈亚军表示,本次活动是《民族文学》杂志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实践;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的发展巨变,在新疆多民族作家的书写中都有生动呈现。《民族文学》杂志于1981年创刊,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唯一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期刊,目前拥有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六个文版。44年来,《民族文学》杂志参与并见证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壮大,培育扶持少数民族作家与翻译人才,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文学阵地。希望学员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创作水平,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学在文化润疆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民族文学》杂志社精心组织策划在《民族文学》汉文版、维吾尔文版和哈萨克文版出版专号,丰富呈现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火热生活,进一步为推动新疆新时代文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2024年,《民族文学》维吾尔文版纳入新疆“东风工程”,进一步扩大了刊物覆盖范围,让更多基层读者能够共享中国文学的最新成果。同时《民族文学》汉文版还推出《鲁迅文学院文化润疆班专辑》,集中刊发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位学员的新作力作。
熊红久在致辞中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中国作协高度重视多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开拓创新,推进新疆文化润疆工作,举办“文化润疆”新疆作家培训班、“中华民族一家亲”全国多民族作家培训班,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等活动。新时代以来,新疆文学事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新阶段,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扶持极大地激发了新疆作家的创作热情。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国作协和《民族文学》杂志社对新疆文学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体现了中国作协对新疆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鼎立支持,希望各位作家与翻译家勇担新时代文学的责任和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描绘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王新春在致辞中说,阿克苏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龟兹故国所在地,古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地,孕育出了丰润厚重的龟兹文化,这片文学沃土极具充满魅力与活力。近年来,地区广大文学爱好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扎实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繁荣新时代阿克苏文学。本次文学活动必将进一步激发阿克苏作家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活力,也希望各位作家翻译家在采风实践中,感受到阿克苏壮美的自然风光,触摸到这片土地跳动的文化脉搏和鲜活的人民故事,最终凝结成直抵人心的动人篇章。
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上,两位作家翻译家代表先后发言。赛乃外尔·阿布都热合曼说,13年前,她的第一篇翻译作品在《民族文学》维吾尔文版发表。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翻译和诗人,她深知责任重大:“我们的语言、历史、传统都是宝贵财富。翻译可以跨越语言障碍,让人们理解彼此;而诗歌则是表达情感、记录生活、传承文化的独特方式。” 哈萨克族作家恩特马克•萨都谈到,在文学创作旅途上,他深深体会到民族文学所承载的重量与温度。文学于他,不仅是表达自我的途径,更是连接民族情感、传承民族文化的坚实桥梁。少数民族作家有责任通过文学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加深情感,共同书写新时代民族文学的华彩篇章。
启动仪式上,杨玉梅向地区文联赠送《<民族文学>精品选》和刊物,阿克苏地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作协主席何兴华接受赠书。在接下来为期4天的活动中,熊红久、周景雷、阿拉提·阿斯木将分别进行《新时代报告文学的采风和创作》 《“两创”实践与提高文化原创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等专题文学讲座,并将举办编辑改稿会、文学交流座谈会等活动,加强文学艺术修养,全面提升创作水平。学员还将前往库车市、乌什县等地进行文学实践,以笔为犁,以墨为种,深入生活挖掘素材,为新时代文学凝聚龟兹大地的鲜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