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概况
2022年8月1日,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正式在益阳清溪村授牌,自此,清溪村在文学与乡村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清溪村坐落于湖南益阳赫山区谢林港镇西南部,毗邻中心城区,总面积11.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50人。这里既是人民作家周立波先生的出生地,也是《山乡巨变》等小说的创作背景地。凭借深厚底蕴,清溪村先后获评中国幸福村、中国绿色村庄、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中国特色村、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诸多荣誉。
清溪村积极搭建各类文学平台,村内建有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已珍藏7.8万余册签名版图书,宛如一座浩瀚的文学宝库。馆内正式推出的中国当代作家文学成就展,以“为时代和人民放歌”为主题,全面展示了中国当代作家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文学成就,为文学研究和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目前,清溪村已建起21个以作家或出版社命名的书屋,书屋根据作家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特点进行装饰设计,一屋一景,为读者提供沉浸式阅读空间,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灵感谧境。
清溪村浓厚的文学氛围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传承。早在1991年,村里的文学爱好者便成立了益阳志溪诗社,主要聚焦诗歌创作与交流,活动常态化开展。如今村里以作家书屋管理员为骨干的新时代文学群体正在崛起,他们牵头组织村内文学爱好者,成立了清溪文学社,以“阅读一本书,分享一种视角,拓宽文学视野”为主题,定期组织交流活动,让村民们在阅读与分享中提升文学素养,有效提升了乡村的文学氛围,使文学的种子在清溪村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依托文学实践点,清溪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文学真正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清溪讲堂常态化开讲,邀请文艺界专家学者来村里举办讲座。开展了“文约清溪”“伴读清溪”“清溪草地音乐朗诵诗会”“清溪诗歌会”“清溪村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2023年2月14日,在“清溪阅读会”中由宋喜梅老师带领主动报名参加的13名村民再次重温了周立波先生的《山乡巨变》一书,深入了解、探讨了书中的人物角色。阅读会的开展进一步普及了村民的文学知识,提高了村民的文学素养。2025年5月19日,鲁迅文学奖得主刘庆邦、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与清溪村村民邓旭东,以“文字里的生活——让笔尖与乡土共鸣”为主题,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清溪对话”活动,通过“农民谈文学”,进一步拉近了清溪与文学的关系,让文学的光芒在清溪村更加闪耀。
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激发了村民们的文艺热情,五一期间,村里上演了实景节目《山乡尽欢颜》,自愿报名参演的30名村民,在清溪画廊每日双场连演,还原周立波先生回到清溪村与村民一起劳作的场景。另外,清溪村组建3支100余人的村民文艺小队,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多次登上群众大舞台和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展现了清溪村村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其中,清溪村合唱队代表湖南参加“强基工程”——“村歌嘹亮”2024 全国集中展演,获全国第七名“嘹亮好声音”奖,这是清溪村村民文化风采的生动展现,也是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文学的滋养下,清溪村还探索实施“清溪农民作家培养计划”,支持3位清溪村民以当代清溪人视角展开创作。他们用朴实的文字,多维度讲述清溪故事,现已累计创作了约30万字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清溪村发展变化的真实记录,更是村民们对家乡热爱之情的深情表达。
清溪村正以文学实践点为笔,在乡村振兴的宏大画卷上书写着独特而绚丽的篇章。从文学平台的搭建到文化活动的开展,从村民文学素养的提升到农民作家的涌现,文学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未来,清溪村将继续秉持文学赋能的理念,在文学与乡村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文学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吸引更多人走进这片充满诗意与希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