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原》2025年第4期卷首语、目录
卷首语
常有作家朋友根据自己的文学知见断言文学应该是什么样子,作品应该怎么写。比如,有作家认为写作要纯粹,不可言利,尤其要警惕商业化。再如,有作家认为作品要关注社会民生,反应时代精神,表现历 史变迁。又如,有作家认为文学的第一要义在于描写永恒的人性,刻画复杂的情感。
这些观点各有其理论依据和价值维度,并因此而有众多拥趸。但若自奉为圭臬,认为不如此便不足以称作家,不足以称佳作,则就失之武断。以写作谋生或逐利并不可耻,许多名著——比如《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最初无非投市场所好的类型小说,但它们在传播中 经受住了时间和文学的双重检验,于是成为传世经典。而在写作中放弃社会叙事和宏大主题,也并不必然等而下,诸如《浮生六记》《城南旧事》《人间草木》之类记录个人生活、抒发一己情怀的佳作,同样令人铭记不忘。对于文学是否只应描写人性与情感,就更是见仁见智,反例俯拾。
所以,如何看待文学,只是观念分野,如何进行写作,则是作家的自我选择。作家既可以追求宏大叙事,也可以表达个人情怀;既可追求艺术之纯粹,也可探索商业之价值。至于作品之佳否,自有专业评判,而不取决于重质还是重文,尚群还是尚己。
文学的标准从来不是一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是我们的文艺方针。我们要允许别人与我们不一样,尊重别人在文学之路上有其他的取向,做不同的选择,让不同风格、不同追求的作品都有自由生长的空间。借费孝通先生之言以概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学大同。
2025年第04期目录
非虚构
片羽流光—— 一个电视主持人的时代备忘录 ∕ 段晓华
短篇小说
望萧关 ∕ 杨 乾
南方木兰 ∕ 苏云楷
迁徙的朱红 ∕ 许 牧
去病 ∕ 元 光
追火箭的人 ∕ 屈 薇
中篇小说
壹档案 ∕ 角琼燕
新乡土
青石造 ∕ 鱼 禾
灿若朝霞 ∕ 黛 安
散笔
大地在说话 ∕ 赵树义
一抹草色 ∕ 赵 敏
吟咏
逾越记 ∕ 段新强
让该开的花都一并开放 ∕ 杨永兴
山中 ∕ 包 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