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篇”重大题材文学创作出版平台签约揭牌仪式暨“西安考古印迹”系列作品研讨会举行
7月8日,由西安市作协、陕西人民出版社主办“长安新篇”重大题材文学创作出版平台签约揭牌仪式暨“西安考古印迹”系列作品研讨会在陕西人民出版社举行,陕西人民出版社“新大众文艺精品编辑工作室”同时宣告成立。西安文博专家、专业作家、骨干编辑受邀参加活动,共同见证这一推动西安文学与出版深度融合的重要时刻。
据了解,此次“长安新篇”重大题材文学创作出版平台整合了西安市作协的文学创作力量与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出版资源、发行渠道,实现了名家资源与出版社平台优势的深度绑定,共同携手构建从作家扶持到作品出版的完整链条,打造西安“长安新篇”文学创作出版品牌。平台的成立是推动西安文学发展的创新举措,西安市作协将充分发挥平台引导聚合作用,以重大题材创作为牵引,努力将平台打造成为“名家荟萃、新秀辈出”的文学高地;还将健全选题策划共商、创作资源共育、重点项目共扶、成果效益共享等工作机制,充分展示陕西文学创作出版的厚重与潜力,让“文学陕军”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仪式现场,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赵小峰向市作协主席穆涛颁发聘书,正式聘请其为陕西人民出版社“新大众文艺精品编辑工作室”首任专家,二人共同为工作室揭牌;穆涛与赵小峰分别代表西安市作协与陕西人民出版社,签署《“长安新篇”重大题材文学创作出版平台合作协议》;西安市文联党组书记刘新锋与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周维军共同为“长安新篇”重大题材文学创作出版平台揭牌。
随后,西安市作协、陕西省人民出版社组织召开“西安考古印迹”系列作品研讨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关于对西安历史文化资源文学转化的思考,以文学形式助推西安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作为深耕西安本土文化的学者,穆涛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分享了对西安历史文化资源文学转化的思考。他提出,重大题材创作必须扎根本土文化沃土,既要坚守历史真实,又要以创新艺术手法激活文化遗产,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让历史故事与当代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来自西安市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市作家协会的文博考古专家与专业作家,也围绕“考古资源的文学表达”展开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考古资源得天独厚,从周秦汉唐文明到丝绸之路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平台应聚焦这些核心主题,探索兼具思想深度与可读性的非虚构创作路径,推出一批展现西安人文底蕴的扛鼎之作。有专家以秦陵考古、汉长安城遗址等发现为例,建议作家深入考古现场,从“考古印迹”中挖掘历史细节,让冰冷的文物转化为温暖的文学叙事。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