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致的文本 ——评《失眠的月亮》
《失眠的月亮》发表于《十月》,并被《小说选刊》转载,这在青年小说家时晓的小说创作生涯中,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节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是一个中产少妇般精致的文本。
娴静优雅,从容纡徐,这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前半段。作者优游自在地把控着文字的节奏,我仿佛听见她对自己说,压住点,慢下来。没有赶路的匆促,没有急吼吼地奔竞,练达而老到。失眠本来是辗转反侧、心绪不宁的,取一枚月亮来装饰,就少了些许烦躁,多了一份诗意。两次点出“明镜高悬”,又在为下文蓄势。
这是一个中产之家,一个大平层,还有一套别墅。房价高企的年代,身份是可以用房子来标注的。像中介拍的小视频,主卧、次卧、客房,依次呈现于读者面前,樱桃木雕花大床,巴尔扎克式的细节,丈夫陈乔、女儿果果自然随意地出场。温馨的气息,不仅从家里的每一个小摆设散溢而出,还亮出了房产证,房产证上独署徐丽的名字。想必作者明了,这里营造的家庭场域有多幸福,结局就有多扎心。房子有多豪奢,被迫卖房就有多疼痛。欲扬先抑,欲擒故纵,辩证法的精髓。
虽说是大平层,写进小说里也略显逼仄了,于是,宕开一笔,写写楼下的邻居,写写有点迷信的父母,这都是节奏的需要,舒缓中尽显富贵。
中产少妇是不会泯然于众的,精心打扮,收清水芙蓉之效;刻意妆容,而又能做到不露痕迹。接下来,小说的核心事件展开,陈乔负责的信托项目爆雷了,他被带走协助调查。大起大落,像坐过山车。经济发展过热过快,能迅速造就一个中产;经济下行,加之以疫情,祸不单行,雪上加霜,又可以迅速消灭一个中产。围绕着营救丈夫陈乔,妻子徐丽四面出击,提着百万现金见律师,穿制服的保镖环伺左右,跟好莱坞大片似的,镜头感十足,读到这里,我好像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看电影,画面哗哗地从脑海里闪现。
两次分房睡,看似日常的琐屑,其实是精心选材。第二次关乎陈乔出事这一主要情节,第一次是因为饭菜产生的摩擦。当初,丈夫陈乔特别爱吃徐丽做的饭菜,后来就听不到赞美声了,再后来就颇有微词了。夫妻关系不就是这么不知不觉地变淡、变坏的吗?变化是微妙的,不易察觉的,借用鲁迅的话说,是近于无事的悲剧。
中产少妇是追求惊艳的,或一条项链,或一颗耳钉,或一枚戒指,面积不大,小点缀,却拉升有力。这篇小说的惊艳,是它的欧亨利式的结尾。陈乔的备用手机里,有办案用的资料,徐丽从中意外发现了女孩的短信。小说没透露短信的内容,就像出入健身房的中产少妇,保养得很好,身上没一点赘肉。“老姐,你自己定吧,你是想要人还是要道理。”妹妹给徐丽回的短信,说明了一切。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又一次获得了精湛的注脚。八分之七都在水下,徐丽的内心是怎样的翻江倒海,读者自会思而得之。
删掉信息,卖房交律师费,继续努力把丈夫捞回来。这是当下中产少妇(这里不是比喻义了)面对丈夫出轨时的理性选择。不再鸡飞狗跳,而是采取宽容和原谅的态度。
月亮又出来了,还是小说开头的那个月亮,人间的一切悲喜都瞒不过它,它似乎什么都没看见,似乎什么都没发生,它依然高悬长空,值守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