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结业
7月4日,第三期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结业典礼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2位残疾人作家圆满完成各项学习研修任务,顺利结业。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吴义勤,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卫星出席结业典礼,并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结业典礼由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主持。
吴义勤在讲话中说,残疾人文学是新时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作家是中国作家的一支生力军。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做好残疾人作家工作,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是中国作协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作协党组高度重视此次培训,鲁迅文学院与中国残联进行多次协商、细致沟通,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扎实的内容,使本期研修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希望学员们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增强创作信心,树立高远的文学志向,形成独特的文学风格,创作文学经典;立言立德,坚守文学艺术理想,守正创新,守护文学原创品格;继续保持奋勇拼搏的精神,珍惜在鲁院的学习收获、同窗之情,在今后的生活和创作中记之于心、付之以行,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进步、展现自强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文学力量。
张卫星在讲话中表示,中国残联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连续举办的三期残疾人作家研修班,已成为我国残疾人文化事业的标杆性项目,彰显了双方对残疾人文学创作的特殊关爱与殷切期待。举办残疾人作家研修班,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优化文化服务供给、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是一个学习平台,更是残疾人文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引擎。本期研修班课程更科学、教学更精湛,学员们普遍收获丰厚,视野更宏阔、认知更深刻、技艺更精进、信念更坚定。残疾人作家肩负着书写个体生命韧性与熔铸民族精神丰碑的双重使命,希望大家高举精神旗帜,胸怀“国之大者”,以文学铸就时代之魂;扎根人民生活,讲好奋斗故事,以文字传递时代温度;坚守文学理想,勇攀艺术高峰,以精品力作立身传世,让笔端始终流淌对生命的礼赞、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展现新时代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象。
学员代表吴琼、陈建明、王文咏、王建皓在结业典礼上先后发言。在吴琼看来,自己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在残联、作协及整个社会对残疾人写作群体的关爱和搀扶下完成的。盼望能将此次的所见所学带回家乡,帮助更多残疾人拥抱更好的生活。陈建明说,在鲁院,大家结下了深厚友谊,收获了满满的知识,也留下了美好回忆。“让我们带着对明天的无限憧憬,带着对文学的无比虔诚,不负山海,奔赴热爱。”王文咏谈到,残疾不是写作的障碍,反而是观察世界的特殊窗口。残疾人作家的使命是要淬炼锋芒,做追光的勇者,去照亮别人。“我愿执笔为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书写时代荣光。”王建皓表示,非常开心有机会来到鲁院参加这次培训。今后一定会努力创作,以笔为翼书写对生活的热爱,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地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脚印。
本期研修班期间,学员们心怀对文学的美好追求,好学不倦、勤学多问,互帮互助、和谐坦诚,不仅进行了一次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文学厚度和专业广度、生活温度和情感浓度的研修,也完成了一次双向奔赴的文学旅程,体现出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中国残联宣传文化部主任王宏伟、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张明远等出席结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