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学院开展“新时代海洋文学创作莱州基层作家专题培训”活动
6月30日—7月1日,山东省文学院开展“新时代海洋文学创作莱州基层作家专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山东省文学院、中共莱州市委宣传部主办,莱州市文联、莱州市作协承办。山东省文学院院长杨华讲话,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烟台市作协主席王秀梅致辞,莱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姜宏德、莱州市文联秘书长王彦以及来自山东省文学院的工作人员和当地50余名基层作者、文学爱好者共同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莱州市作协主席王韵主持。
活动邀请烟台市作协副主席、《万松浦》名誉主编助理、《胶东文学》副主编张洪浩,山东省作协主席团委员、青岛市作协副主席、《青岛文学》主编李林芳为大家授课。张洪浩以“文学创作中的海洋书写”为题,结合自身多年对张炜创作研究,充分分析了海洋文学内涵、中外文学中的海洋书写与创作差异,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海洋书写对基层作者的意义;李林芳以“海洋文学与时代书写”为题,结合古今中外文学文本,阐述了海洋文学的重要性,指出“海洋文学正日渐成为时代日常叙事中的一部分”,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青岛文学》中关于海洋文学创作的栏目设置。当地作家就文学观、文学创作体裁、作品的投稿与发表等问题,积极与授课专家交流互动,为今后文学创作提供了思路。
山东省文学院同时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学志愿服务活动。聊城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第四批签约文艺评论家王传领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文学”讲座。他结合当下热门话题——人工智能技术,以“人机协同语境下文艺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核心逻辑”为题,深入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指出媒介的发展变化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对文学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了文艺研究新变,它与文艺生产、研究深度结合,促进研究模式和方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提升文艺素养首要前提就是正确看待人工智能身份,拒绝偏见,并进一步考察人机协同中研究逻辑与方法的新变,借鉴人工智能的思维模式,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活动中,山东文学院一行还与省派驻莱州市“四进”工作支队进行了座谈交流。杨华代表省文学院向工作队,当地作协及莱州西海地下医院捐赠图书。
山东省文学院有关党员前往莱州西海地下医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充分了解地下医院的建立与战斗历史,深刻感受党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生动实践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