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黄梵创作年表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07月02日18:07

1983年 5月,班主任挪用了属于他的留校名额,导致他办理暂缓分配手续,以此抗争。此情节后来写入长篇小说《第十一诫》。8月初,因失恋和前途未卜,写下平生第一首诗《会友》。受到爷爷称赞,倍受鼓舞,从此沉迷于写诗。

1984年 春天,父母邀来远在四川的同学,对他写的诗、剧本、小说等进行鉴定。结论是奉劝他放弃文学,因为发现他没有文学才华。此结论令他一度放弃写作。

1986年 春天,因南理工青年教师创办文学社,他又开始写诗。与南京诗人周亚平相识,并在周亚平宿舍遇到诗人车前子、路辉等。

1988年 《好感》一诗收入《第三代诗人探索诗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受赵日升赏识,组诗《感应》发表于《青年文学》。车前子看了《青年文学》打来电话,提醒他注意诗形,并说想成为大师也得注重雕虫小技。此话令他醍醐灌顶。

1989年 春天,与车前子、周亚平等成立形式主义小组。9月,与岩鹰等创办《先锋诗报》(至1990年春,共刊印9期)。重新尝试写短篇小说,因有誊写洁癖,写作难以为继,抽屉里留下大量誊写的小说开头。

1990年 春天,与车前子等创办《原样》(至1997年,共刊印3期)。

1992年 春天,在张子清和南大研究生的协助下,美国诗评家屈夫翻译“原样”同仁诗歌。

1994年 在英国“剑桥诗派”领军诗人蒲龄恩帮助下,诗歌合集在英国出版,有若干美国文学杂志转载。美国语言诗派代表诗人汉克·雷泽尔、詹姆斯·谢里来南京、苏州拜访他和车前子等,雷泽尔的博士生黄运特随行做翻译。

1995年暑期,花费半月完成换笔,从此用电脑写作,意外克服誊写洁癖造成的小说写作障碍。

1996年 加拿大诗人弗瑞德·瓦因在加拿大书店看到“原样”诗歌合集,春天专程随加拿大文化代表团来中国,赴南京和苏州拜访他和车前子等人。暑期,再次尝试写短篇小说,终于完成第一篇短篇小说,但未被太太和友人孙雯肯定,她们视之为散文。

1997年 春天,因同住在瑞金北村,开始与韩东交往。8月,完成第二篇短篇小说《凹痕》,被太太充分肯定。接着写出《花瓶》、《治疗死亡》等。

1998年 春天,参加朱文、韩东发起的断裂活动。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花瓶》(《人民文学》1998年第3期)

短篇小说《我爱基督》(《当代作家》1998年第4期)

短篇小说《同床共枕》(《广州文艺》1998年第10期)

短篇小说《纸上运动会》(《作家》1998年第11期)

短篇小说《两种回忆》(《山花》1998年第11期)

访谈《城市文学访谈录》(《广州文艺》1998年第7期)

随笔《跃出水面》(两篇)(《西藏文学》1998年第4期)

1999年 发表作品

中篇小说《狡兔为邻》(《小说家》1999年第4期)

短篇小说《治疗死亡》及创作谈《小说之谜》(《厦门文学》1999年第2期)

短篇小说《主妇》(《广州文艺》1999年第4期)

短篇小说《毕业》(《当代小说》1999年第10期)

诗歌《列车上》《齐云山间》等(《作品》1999年第1期)

随笔《我仍这样说》《书外的先锋书店》(《芙蓉》1999年第3期)

随笔《写作者魏微》(《青春》99年第4期)

随笔《世纪留言》(《北京文学》99第10期、《散文选刊》1999年第11期)

随笔《打开的目录》《神性网络》《爱情离我们有多远?》(《东方文化周刊》99年3、4月、《中国图书商报》99年11月、《作家文摘》《书评周刊》《精品购物指南》1999年12月)

2000年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伟人胡凡》(《山花》2000年第1期)

短篇小说《无明确动机》(《小说家》2000年第4期)

短篇小说《城市落叶》(《今天》2000年第4期)

短篇小说《费马的灵感》《七毛》(《钟山》2000年第6期)

短篇小说《方向正北》(《东海》2000年第7期)

短篇小说《哀乐作曲家》(《北京文学》2000年第8期)

短篇小说《凹痕》(《作家》2000年第9期)

短篇小说《凶案写意》《梁彭别传》(《人民文学》2000年12期)

随笔《两性的六个侧影》(六篇)(《莽原》2000年第3期)

2001年 夏天,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处女作《第十一诫》。10月,与吴晨骏、瘦叟等创办“南京评论”先锋文学网站。

发表作品

中篇小说《幸福像蛇》(《芙蓉》2001年1期)

短篇小说《城市落叶》(《长江文艺》2001年1期)

短篇小说《夜色》(《山西文学》2001年4期)

短篇小说《玻璃的刺痛》(《小说家》2001年5期)

中篇小说《病人之书》及对话《关于〈病人之书〉的对话》(《山花》2001年6期,《中华文学选刊》2001年12期转载《病人之书》)

短篇小说《连环套》及创作谈《我理解的〈自由作家〉》(《青春》2001年6期)

黄梵专辑(短篇小说《私事公办》,随笔《诗歌的教益》,诗歌八首)(《山花》2001年10期)

短篇小说《珍珠奶茶》(《青年文学》2001年10期)

短篇小说《往事》(《长江文艺》2001年12期)

诗歌《四月之花》等三首(《北京文学》2001年2期,《中华文学选刊》2001年3期转载)

随笔《默读南京》(《山花》2001年第2期)

随笔《小说之谜》等四篇(刊于《青年文学》2001年2期)

译文辛波斯卡诺贝尔演讲辞《我不知道》(刊于《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1期)

年度选本

短篇小说收入《2001年中国最佳小说》(百花洲出版社),诗歌收入《2001年中国诗歌精选》(中国作协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中国最佳诗选》(王蒙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春天,长篇小说《第十一诫》杀青,历时八个月。德国汉学家樊克来访,要走短篇小说《七毛》等。6月,2002年借调任扬子江诗刊编辑部主任,主持《扬子江诗刊》全面改版工作。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女校先生》(《花城》2002年3期)

短篇小说《陈家四故事》(《山花》2002年9期)

短篇小说《理发师》(《小说家》2002年5期)

短篇小说《美人鸟》及他人评论(《长江文艺》2002年8期)

短篇小说《短尾人》(《长城》2002年1期)

黄梵的诗(《诗歌月刊》2002年1期)

黄梵诗九首(《星光》2002年2期)

黄梵诗二首(《诗歌月刊》2002年6期)

黄梵诗二首(《诗选刊》2002年7期)

黄梵诗七首(《诗选刊》2002年8期)

评论《为沉默的诗人做些脚注》及诗(《山花》2002年1期)

评论《赵刚的新社会小说》(《长江文艺》2002年2期)

年度选本

诗歌《制花工》收入《2002年中国最佳诗歌》(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3年 5月,与张桃洲等人创办诗歌民刊《南京评论》纸刊(至2015年,共刊印8期)。短篇小说《七毛》德译收入樊克编的德语版《生活在此时:中国短篇小说选》,由德国苏尔坎普出版社出版。

发表作品

长篇小说《第十一诫》及吴义勤评论(《钟山》2003年秋冬长篇卷)

短篇小说《十七岁的愚人节》(《作家》2003年1期)

黄梵诗歌十三首及他人评论(《中国诗人》2003年4期)

黄梵诗歌二首及张涛洲诗评(《山花》2003年3期)

随笔《心灵的一次黎明》(外一篇)(《百花洲》2003年2期)

随笔《两个女人》(《散文天地》2003年2期)

随笔一篇(《散文》2003年2期)

黄梵访谈录(《青春》2003年11期)

年度选本

短篇小说《十七岁的愚人节》收入《2003年中国短篇小说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

诗歌《倾听》等二首收入《2003年中国诗歌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中国最佳诗歌》(辽宁人民出版社),诗歌《蝙蝠》等二首收入《21世纪文学大系2003年诗歌》(春风文艺出版社)

随笔《默读南京》收入《2003:文学中国》(花城出版社)

2004年 春天,长篇小说《第十一诫》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在网上引起读者关注,被称为年轻知识分子的青春忏悔录;暑期,应邀参加第一届珠江国际诗会。《二胡手》等近30首诗收入《中间代诗全集》(海峡文艺出版社)。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小镇之间》(四篇)(《长城》2004年2期)

黄梵专辑(短篇小说《良民》、随笔、诗歌及访谈录和他人对黄梵作品的评论)(《大家》2004年3期)

组诗《南京哀歌》(《扬子江诗刊》2004年1期)

诗歌《室内浴场》(外一首)(《莽原》2004年2期)

组诗《你的忙碌,他的大风》(《诗刊》上半月4期)

诗歌若干(《星星》2004年甲申专号)

随笔《病毒之美》及何同彬对黄梵《第十一诫》长篇评论(《山花》2004年2期)

随笔《哲学和风格的迷信》(《青春》2004年9期)

评论《背叛的诗歌》《代薇:本能颁布的诗歌荣誉》(《百花洲》2004年1期)

评论《单纯的疯狂》(评李修文小说)(《大家》2004年1期)

年度选本

短篇小说《良民》收入《2004年中国最佳短篇小说》(花城出版社)

诗歌《忙碌》收入《2004年中国诗歌年选》(花城出版社)

诗歌《制花工》等四首收入《2004年文学精品诗歌卷》(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5年 春天,短篇小说集《女校先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自我教育》(外五篇)(《钟山》2005年2期)

短篇小说《父亲》(外二篇)(《作家》2005年7期)

诗歌《那那》(外一首)(《莽原》2005年1期)

“致中年”组诗十五首(含诗歌代表作《中年》)(《人民文学》2005年2期)

诗歌《迎春曲》(外一首)《诗歌月刊》2005年4期,

组诗《即景》(七首)(《扬子江诗刊》2005年5期)

黄梵诗歌一组(《诗选刊》2005年8期)

黄梵诗歌十首(《山花》2005年10期)

随笔一篇(《北方文学》2005年3期)

随笔《极目远处》(外一篇)(《百花洲》2005年4期)

随笔《阅读自述》(《世界文学》2005年6期)

年度选本

短篇小说《父亲》等三篇)收入《2005年中国短篇小说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

诗歌《中年》收入《2005年中国最佳诗歌》(辽宁人民出版社)

诗歌《爱情挽歌》(外一首)收入《2005年中国诗歌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诗歌《哭泣之歌》等二首收入《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5年诗歌》(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6年 发表作品

中篇小说《阿须婆》(《钟山》2006年3期)

短篇小说《老头》(外二篇)(《长城》2006年4期)

黄梵诗歌二首(《诗选刊》2006年1期)

黄梵诗歌二首(《作品》2006年5期)

黄梵诗歌五首(《诗歌月刊》2006年10\11合刊)

随笔《我的“九宁”主张》(《作家》2006年11期)

评论《无声嗫嚅中的锋芒》(《百花洲》2006年6期)

评论《当代谈艺录》(《山花》2006年8期)

年度选本

短篇小说《尘事书·乡镇篇》收入《2006年中国短篇小说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

诗歌收入〈2006年北大诗歌年选〉(北大出版社)、《2006年中国诗歌年选》(花城出版社)、《2006年中国诗歌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6年诗歌》(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中国最佳诗歌》(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7年 年初,与何言宏、马铃薯兄弟、傅元峰发起“2006年中国诗歌排行榜”活动。春天,短篇小说《七毛》收入意大利意文版《生活在此时:中国短篇小说选》。秋天,接手第十六至二十届柔刚诗歌奖的评选组织工作;担任《星星》下半月编委。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南方之死》及李心释《简论黄梵短篇小说》(《山花》2007年4期)

长篇小说《南方礼物》(《作家》2007年6期)

诗歌《快乐》等九首及何同彬评论《黄梵和他的诗歌》(《诗林》2007年1期)

诗歌《一个下午》等四首及译诗二十首(《中西诗歌》2007年1期)

组诗《察世录》(一)(《天涯》2007年4期)

黄梵诗歌代表作等29首(《诗歌月刊》2007年5/6期合刊)

黄梵的诗(《诗选刊》2007年9期)

组诗《察世录》(二)(《山花》2007年10期)

组诗《雁阵似剪刀》(《上海文学》2007年11期)

随笔《当代谈艺录》(《作家》2007年10期)

黄梵译诗《弗瑞德·瓦诗选》及译诗札记(《世界文学》2007年5期,《诗选刊》

2007年7期转载、《诗歌月刊》上半月2008年2期转载(含译诗札记))

随笔《品书杂录》(三篇)(《青春》2007年11期)

年度选本

诗歌《蝙蝠》《又见北方的山》等收入《2007年中国诗歌年选》(花城出版社)、《2007年中国最佳诗歌》(辽宁人民出版社)、《21世纪诗歌精选:诗歌群落大展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诗生活年选》、《21诗歌文学大系:2007年诗歌》(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诗库2007年卷》(诗刊社)

2008年 年初,与何言宏、马铃薯兄弟、傅元峰等同行评柔刚诗歌奖和“2007年中国诗歌排行榜”。4月,举办香泉湖诗歌节(含柔刚诗歌奖颁奖会、中国南京·现代汉诗论坛等)。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尘事书”之三(三篇)(《山花》2008年第5期)

短篇小说《马皮》及创作谈《直面幽灵》(《山花》2008年第12期,《上海文学》2009年第3期转载并附洪治纲评论)

组诗《人是什么?》(《诗林》2008年1期)

黄梵的诗(《诗歌月刊》上半月第4期)

评论《为沉默的诗人作些脚注》(《诗歌月刊》下半月2008年1期)

评论《作为一种分类方法的“南方精神”》(《扬子江评论》2008年第3期)

年度选本

组诗《雁阵似剪刀》收入《2008中国诗歌年选》(花城出版社)

2009年 年初,与同行评柔刚诗歌奖和“2008年中国诗歌排行榜”活动。4月,举办凤凰台诗歌节(含柔刚诗歌奖颁奖会、中国南京·现代汉诗论坛等);长篇小说《等待青春消失》(原名《南方礼物》)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8月,《第十一诫》由吉林出版集团再版,在新浪读书原创连载点击率超过300万,数月高居排行榜前列,被新浪编辑称为新世纪严肃小说中的一匹黑马;应邀参加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发表作品

中篇小说《好心游戏》(《山花》2009年第9期)

黄梵小说专辑(短篇《友谊万岁》《金国的指南针》、创作谈《我与城市小说》、《黄梵创作年表》、何言宏评论《权力批判中的道德诫命》)(《作家》2009年第10期)

黄梵小说专辑(短篇《乡下人》及创作谈《小说的理解》等)(《红豆》2009年第10期)

黄梵诗歌专辑(代表作等十五首、创作谈、他人评论、赏析文章)(《诗探索》2009年第1期理论卷、作品卷)

黄梵诗歌小辑(《广西文学》2009年第2期)

黄梵的诗(七首)(《诗林》下半月2009年第2期)

随笔《诗与事》(《山花》2009年第5期)

评论《从诗经到新诗》(《作家》2009年2期)

年度选本

诗歌《城市之歌》等三首收入《2009中国诗歌年选》(花城出版社)

诗歌《爱情挽歌》收入《诗歌精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年 短篇小说《马皮》收入《感觉城市:城市小说10年选》(江苏文艺出版社)。长篇小说《第十一诫》获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诗歌获金陵文学奖、芳草汉语双年诗歌十佳奖。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友谊万岁》(《小说月报》2010年第1期转载)

短篇小说《最后的浪漫》(《花城》2010年第6期)

短篇小说《路过》(《西湖》2010年10期)

黄梵诗选及何言宏《与黄梵谈诗》(《芳草》2010年第1期)

《黄梵诗歌:黄梵十年诗选(30首)》(《诗歌EMS》2010年2月第37期至40期)

诗歌《城市之歌》、《树的去处》、《诗人》(《青春》2010年第3期)

诗歌《黄梵的诗》(《汉诗》第9辑,武汉出版社)

黄梵访谈录《小说家应该有勇气面对新的人物现实》(《西湖》2010年第2期)

评论《抒情之花——庞培其人其诗》(《中国诗人》(双月刊)2010年第5卷)

年度选本

诗歌《树的去处》、《春颂》、《悲哀》(《2010中国诗歌选》,花城出版社)

诗歌《悲哀》(《2010年中国诗歌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 8月,和周晓枫、胡茗茗一同受邀赴台,参加两个月的“两岸作家交流计划”。诗歌《蝙蝠》《词汇表》《中年》收入美国英语版《推开一扇窗:中国当代诗选》(美国铜峡谷出版社)。短篇小说《女校先生》由韩国汉学家朴宰雨译成韩语,刊于韩国《世界文学》秋季号。10月,联合报刊出《新诗50条》,引起极大反响,联合报不断刊出读者来信(包括王鼎钧的)。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生日》(《飞天》2011年8期)

诗歌《黄梵的诗》(《诗林》双月刊2011年第1期)

诗歌《旧日》、《东方集》(《黄河文学》2011年第6期,《读诗》总第3期)

诗歌手稿《夜行火车》(台湾《乾坤诗刊》2011年冬季号)

诗歌《女生校服》(《联合报》2011年12月3日)

诗论《新诗50条》(《联合报》2011年10月15日)

评论《诗歌史的“浮躁”》(《西部》2011年第8期、《扬子江评论》2011年第2期、《读诗》总第2期、台湾《创世纪》)

评论《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特辑前言》(《星星》诗歌理论半月刊2011年11期)

年度选本

短篇小说《路人》收入《感觉城市:中国城市小说选》(江苏文艺出版社)

诗歌《落后》(《2011年中国诗歌选》,花城出版社)

2012年 诗歌《蝙蝠》等19首收入《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第22卷(长江文艺出版社),诗歌《二胡手》《夜行火车》《中年》收入《当代先锋诗三十年:谱系与典藏(1979—2009)》(江苏文艺出版社),诗歌《十一岁之前》等12首收入《生于六十年代——中国当代诗人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诗歌《中年》《繁体与简体》收入《生于六十年代——两岸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歪打正着》(联合报2012年7月29日,发表《意林》2012年19期)

组诗《台湾组曲》(《读诗》2012年第3期、《中国诗歌》2012年第1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

《黄梵的诗》(《中国诗歌》2012年第2卷)

《黄梵的诗》(《诗歌月刊》2012年第4期)

诗歌《问题的核心》(《读诗》2012年第4卷)

《黄梵专辑》(诗歌《中年》《二胡手》《蝙蝠》《繁体与简体》,诗论《新诗50条》,随笔《星空》《城里人与农民工》,黄梵爷爷黄奉三的诗,瘦叟《黄梵与黄州》)(《诗选刊》下半月刊2012年第10期)

诗歌《日月潭》《清泉故事》《登阳明山有感》(《南方都市报》2012年6月12日)

随笔《台北手记》(《花城》杂志2012年第3期、台湾《幼狮文艺》2012年3月)

随笔《人的猫性》(《南方周末》(2012年1月21日)

随笔《城里人与农民工》(《联合报》副刊2012年10月21日)

年度选本

诗歌《繁体与简体》收入《2012年中国最佳诗歌》(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年台湾年度诗选》(台湾二鱼文化出版社)

诗歌《台风》收入《2012年诗歌排行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诗歌《中年》收入《21世纪中国最佳诗歌:2000-2011》(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3年 8月,应邀参加第四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第一本诗集《南京哀歌》由台湾酿出版社出版。诗歌《幸福》《城市之歌》《高压》收入《新世纪中国后先锋文学编年史》(中国戏剧出版社)。短篇小说《金国的指南针》收入美国英语版《伊琳娜的帽子:中国短篇小说选》(美国默温亚洲出版社)。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敌人》(《诗江南》2013年2期)

短篇小说《冰雹》(《青春》杂志2013年6期)

短篇小说《再见,大学》(《作家》杂志2013年8期)

组诗《伊宁短章》(《西部》2013年2期)

组诗《台湾组曲》(《诗歌EMS》周刊2013年3月第4期)

诗歌《给星云大师的致谢信》及诗论《谈诗断章》(《读诗》2013年第1卷和第3卷)

诗歌《幸福》《笔》《我什么都没隐藏》《流放者归来》及随笔《羊肠小径》(《联合报》2013年1月4日、6月28日、10月8日、11月26日、12月22日)

随笔《朴素让台北人不一样》(《旺报》2013年5月31日)

随笔《课堂之爱》《羔羊的愤怒》《小天才》《校园诗人》《大学生,小学生》(《南方周末》2013年6月7日、6月28日、7月19日、8月29日、12月6日)

评论《评<乡愁>》(《扬子江诗刊》2013年5期)

评论《批评杀手》(《南方文坛》2013年4期)

评论《城市小说的新时代》、《在心灵深处她们其实一直是同类》(《文学报》2013年7月15日、11月11日)

年度选本

短篇小说《乡巴佬》(《中国城市小说选》(江苏文艺出版社))

诗歌《中年》(《21世纪中国诗歌档案》(重庆大学出版社))

诗歌《繁体与简体》(《2012中国最佳诗歌》(辽宁人民出版社)、《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2012年卷》(长江文艺出版社)、《诗生活年选2012年卷》(长江文艺出版社))

诗歌《我在台北,无端地想写一首新疆的诗》《渔人码头》(《2011-2012中国诗歌选》(海风出版社))

诗歌《夜行记》(《世界现当代经典诗选·中国卷》)

2014年 春天,《笔》等四首诗,由日本汉学家竹内新译成日语,刊于《火锅子》春季号。6月,受邀参加“中德作家交流计划”,赴哥廷根驻留一个月。受到加拿大多伦多国际作家节邀请。8月,受联合报等邀请赴台一个月,参加诸多文学活动。12月底,获2015美国鲁斯基金会汉语诗歌奖助,赴美国弗蒙特艺术中心驻留一个月,与罗玛丽合译他的诗歌。

发表作品

《黄梵小辑》(小说《聪明的,愚钝的》《谁家圆月》及李倩冉对黄梵小说和诗歌评论《沉降与飞翔》(《作家》杂志2014年2期)

诗歌《祖国》及方文竹评论《从“元祖国”到“对象祖国”》(《特区文学》杂志2014年1期)

组诗《黄梵诗集》及诗论《调皮的诗意》、夏梦佳评论《当哀已成歌》(《红岩》杂志2014年5期)

诗歌《东方集》(20首)(《名家》诗刊2014年9期)

组诗《水中的雕塑师》(《诗刊》2014年11期)

诗歌《政治课》、译诗9首(《诗歌月刊》2014年6期、12期)

诗歌《约会》《孤独》《登山感怀》《拆迁》及随笔《爱与性》《作家漫游》(《联合报》2014年1月21日、5月19日、7月22日、8月15日、10月28日)

诗歌《日月潭》《清泉故事》《等阳明山有感》(《南方都市报》2014年6月5日)

随笔《访德琐记》等四篇(《西部》杂志2014年10期)

随笔《默读南京》(台湾《幼狮文艺》2014年1期)

评论《城市遗忘了什么?》《与蔡振念先生商榷》、艺术评论《中西艺术节奏》及随笔《简·玛利亚夫妇》(《文学报》2014年2月27日、4月10日、5月23日、7月25日)

评论《王鼎钧与<白纸的传奇>》(《文艺报》2014年6月27日)

艺术评论《冷眼旁观》等四篇(《青春》杂志2014年4期)

年度选本

诗歌《繁体与简体》(《2013年中国诗歌年选》(花城出版社))

诗歌《女生校服》(《2013年中国新诗排行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诗歌3首(《中国好文学/2013最佳诗歌》(江苏文艺出版社))

黄梵诗选(《2013年中国诗歌排行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诗歌《垦丁的海》《日月潭》(《2013中国诗歌选》(海风出版社))

随笔《讲堂别录》四篇(《2013年散文随笔选粹》(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5年 短篇小说《十八岁的愚人节》,收入德国德语版中国短篇小说选《在黎明的翅膀上》。11月,长篇小说《浮色》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刊于《作家》2015年12期。在《文汇雅苑》开随笔专栏。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炮弹激情》(《作家》2015年1期,转载于《长江文艺好小说选刊》2015年6期)

短篇小说《三门记》等三篇(《西部》2015年3期)

短篇小说《我们为什么不爱排队?》(《上海文学》2015年4期)

短篇小说《我们最幸福》(《新民周刊》2015年4月3日)

短篇小说《什么叫芳邻》(《芳草》2015年6期)

短篇小说《档案之旅》(《雨花》2015年12期)

诗歌《词汇表》等十首诗英译(英国出版《中华人文》2015年2期)

《黄梵作品专辑》(20首诗及喻姗姗评论)(《汉诗》杂志2015年3期)

组诗《物语的世界》(《扬子江诗刊》2015年6期)

随笔见于《光明日报》《联合报》《现代快报》《文学报》等。

诗论《诗歌中的意味》(《诗建设》第18期)

评论《双子星——简论朱夏妮和吴盐的诗》(《扬子江诗刊》2015年5期)

年度选本

诗歌收入《2015年中国最佳诗歌》《2015年中国诗歌排行榜》等七八种年度选本

2016年 年初,获作家金短篇小说奖、北京文学奖。12月10日复旦大学举办“黄梵《浮色》研讨会”(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南京市作协、《作家》杂志社合办)。11月,随笔集《中国走徒》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枪支也有愿望》(《上海文学》2016年10期,转载于《长江文艺·好小说选刊》)2016年12期)

短篇小说《水姑娘》(《作家》2016年10期)

《黄梵先锋诗(10首)》(《诗歌月刊》2016年1期)

《探亲之路(15首)》(《中西诗歌》2016年1期)

《老码头(外3首)》(《诗刊》2016年3期)

组诗《万物志》(《星星诗刊》2016年10期)

随笔《美国词典》等一组(《青春》2016年7期)

南京大屠杀的整版随笔《南京的冬天》(《联合报》2016年12月14日)

《老也有道》等诸多诗文见于《联合报》《南方周末》《文学报》《文汇雅苑》等

评论《诗是也斯散文中看不见的灵魂》(《中华读书报》2016年5月11日)

年度选本

短篇小说《枪支也有愿望》收入洪治纲编《2016年中国短篇小说年选》

2017年 年初,长篇小说《浮色》获紫金山文学奖,诗歌《苍蝇》获“2015-2016年度十大好诗”提名奖。

发表作品

中篇小说《父子双心》(《西部》2017年1期)

短篇小说《报复》(《作家》2017年8期)

《黄梵专辑》(代表作等一组及与傅元峰的对话)(《扬子江诗刊》2017年3期)

组诗《筷子与盐》(《十月》2017年5期)

组诗《观霾的一种方式》(《大河诗刊》2017年夏卷)

新作组诗《大海》及代表作和诗论(《诗刊》2017年9期)

一组随笔《走西方》(《山花》2017年4期)

与傅元峰关于《南京评论》的对话(《青春》2017年7期)

黄梵万字访谈(《访谈家》2017年1月)

2018年 3月,在大陆的第一本诗集《月亮已失眠》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发表作品

长篇小说《一寸师》(《钟山》2018年长篇小说A卷)

短篇小说《沼泽地》(《青年作家》2018年4期)

短篇小说《蓝猫》(《小说林》2018年12期,转载于《小说选刊》2019年1期)

组诗《写作生涯》(一)(《扬子江诗刊》2018年3期)

组诗《写作生涯》(二)(《大河诗歌》2018年春卷)

诗歌《扬州慢》等(《诗刊》上半月刊2018年8期)

代表作《中年》等(《香山诗刊》2018年秋冬卷)

2019年 3月,受邀赴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作讲座。受邀参加澳门国际文学节,并作系列演讲。长篇小说《一寸师》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红葡萄》等三首诗英译,刊于美国权威诗刊《Poetry》。8月应新加坡艺术研究会之邀,赴新加坡与李光耀中文老师蔡志礼博士合办写作班。

年度选本

诗歌《运奴船》(《2019年中国新诗排行榜》)

诗歌《筷子》(《中国诗歌》2019年度网络诗选)

诗歌《澳门感遇》(《汉诗三百首》2019卷)

诗歌《汤勺》(《中国诗歌(2019年度民刊诗选)》)

诗歌《大海》等四首(《中国当代海洋诗选》海风出版社)

2020年 年初,组诗《恋物志》获博鳌国际诗歌奖。长篇小说《浮色》获金陵文学奖荣誉奖。6月,完成《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交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表作品

中篇小说《私人牧歌》(《钟山》2020年2期)

短篇小说《我的丈夫叫枪榴弹》《噩梦》(《作家》2020年6期)

短篇小说《失眠症治疗指南》(《雨花》2020年10期)

组诗《玫瑰为我脸红》(《大河》诗刊2020年1期)

组诗《等待》(《扬子江诗刊》2020年3期)

组诗《古老的孤寂多么令人安慰》(《草堂》诗刊2020年4期)

组诗《十指相扣》(《诗刊》上半月2020年7期)

年度选本

诗歌《最后时刻》(《2020中国诗歌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诗歌《白口罩》(《汉诗三百首》2020卷北岳文艺出版社)

2021年 年初,中篇小说《私人牧歌》获钟山文学奖。4月,受到新加坡“世界书香日暨文学四月天”邀请,因疫情无法赴会,应邀在网上给新加坡读者作4场演讲。8月,《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炮而红,受到众多读者追捧,后进入浙江省、江苏省等诸多省份中学考试卷。受邀参加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赴澳门途中因疫情返宁。受邀参加古巴国际诗歌节,因疫情只参加线上活动。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失常的围墙》(《西湖》2021年3期)

诗歌《老婆》等(《诗潮》2021年1期)

组诗《旁观者》(《西部》2021年3期

组诗《眼镜》(《诗刊》2021年8期)

组诗《万物的道义》(《作家》2021年9期)

《黄梵新诗选》(《北京文学》2021年12期)

诸多随笔见于《新京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文学报》《南国都市报》等

2022年 6月,完成《人性的博物馆:七堂小说写作课》,交给雅众方雨辰。11月,完成新诗集稿《用绳子弹奏》,交给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马铃薯兄弟。年底,组诗《旁观者》获西部文学奖。受邀参加古巴国际诗歌节(线上活动)。

发表作品

组诗《物体的心灵》(《扬子江诗刊》2022年第1期)

组诗《懒人笔记》(《钟山》2022年4期)

组诗《黄梵的诗》(《广西文学》2022年第6期)

组诗《第一次看见大海》(《诗刊》2022年7期)

组诗《无常》(《大河》诗刊2022年夏季号)

组诗《河西走廊·反省录》(《特区文学》2022年10月号)

万字散文《江南德性》(《雨花》2022年6期)

评论《现代诗的古典色》(《延河》2022年第7期)

年度选本

组诗《懒人笔记》(《诗收获》2022年冬之卷)

诗作《纸飞机》等收入《2022年中国诗歌精选》(中国作协编)、《中国2022年度诗歌精选》、《2022江苏诗歌年选》等。

2023年 年初,获延河最受读者欢迎奖。五月,长篇小说《第十一诫》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再版;诗集《用绳子弹奏》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人性的博物馆:七堂小说写作课》由北京联合出版社·雅众出版。

发表作品

组诗《秋在望》(《诗潮》2023年1期)

组诗《耳鸣》(《湖南文学》2023年4期)

组诗《身体之叹》(《草堂》诗刊2023年5期)

一组随笔《海岛之约》(《红岩》2023年4期)

2024年 年初,获世界华文周刊文学奖。9月,受邀参加佛罗伦萨国际诗歌节。10月,短篇小说集《阅读障碍》由尺寸丛书出版(中国工人出版社)。《棋子》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11月,《海边的除夕》等三首诗英译收入英国百年老牌杂志《格兰塔》中国文学专刊“中国特刊”。完成新诗集稿《恩赐》,交给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孙楚楚,预计2025年秋出版。12月,完成诗论集书稿《爱越界的酒神:现代诗漫谈》,交给南京大学出版社谭天,预计2025年暑期出版。德国汉学家樊克译完《第十一诫》。年底,第一本诗歌英译集《花的灰烬》由澳洲飞岛口袋本诗集出版社出版。

发表作品

短篇小说《阅读障碍》(《当代》2024年5期)

组诗《工作日》(23首)及创作谈《诗的形象》和一行诗评《黄梵的日常之诗》(《当代·诗歌》2024年6期)

组诗《太阳圆规》及张德明万字评论《“意象的帝国”与“情志的博物馆”》(《作家》2024年10期)

组诗《迷路》及对话和数篇他人评论(香港《待秋》2024年6月号)

万字随笔《献身琐事的理想》(《钟山》2024年1期)

2025年 3月底,《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4月,赴澳洲参加纽卡斯特作家节和悉尼诗会,并在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和墨尔本莫纳什大学演讲。受到北马其顿国际诗歌节“斯特鲁加诗歌之夜”邀请。5月,完成新诗集稿《雨在屋顶上踩出脚步声》,交给南京出版社陆萱,预计9月出版。6月,第二本诗歌英译集《用绳子弹奏》由纽约古金出版社出版。西班牙诗人里卡多和他夫人正将英语版《花的灰烬》译成西班牙语,预计秋天在西班牙出版。

发表作品

组诗《折射》及赵目珍诗评《“填平精神与物质之间的沟壑”——关于黄梵近作》(《扬子江诗刊》2025年1期)

阿克苏诗章(三首)(《西部》2025年1期)

组诗《雷鸣滚滚》(《长江丛刊》2025年2期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