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文学》2025年第4期|冯军平:偏方
谢老汉跟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平时总是饥一顿饱一餐的,他被确诊为胃癌中晚期了。为了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所有亲朋好友都向他隐瞒了病情。谢老汉每次问儿子谢刚,他都说是胃炎,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某日,主治医生把谢刚叫到办公室,告知他父亲的病情有所加重,肿瘤细胞在扩散,做好心理准备。
谢刚强忍泪水,在医生办公室门口愣了许久,无法接受现实,一时不知所措。一旁的叔叔激动地说:“情况紧急,你赶紧给谢强打电话,催他尽快赶回家。他有文化,见识广,你们哥儿俩商量,拿定个主意……”(谢强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
得知父亲病重的消息,电话那头的谢强沉默了一会儿说:“哥,你别难过。事已至此,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几个小时后,谢强从广州飞回来了。赶到医院,他向医生了解实际病情。冷静思忖片刻后,便办理了父亲的出院手续。这一举动,令大哥谢刚惊愕不已,百思不得其解。他气冲冲地走到谢强面前,瞪着双眼,指着他鼻梁:“老爸的病还有一线希望,你凭什么就给他办理出院了?我看你不是来救老爸命的,你是来谋他命的!”
“强儿啊,往常我看你对父亲挺好的,这件事儿,你做得不妥。你是有条件的,又不是没有条件。即使没条件,做儿子的想办法借钱也要为父亲治病啊!”一会儿,叔叔也打来电话训斥他。
晚上,谢强的微信里,闲言碎语不断,纷纷谴责他的大逆不道。
“你老爸泥一脚水一脚,起早摸黑在地里干,用汗水赚的血汗钱培养你念完大学不容易,你现在有点儿出息了,可不能忘恩背义啊!”
“谢强,他可是你亲爸啊,你就这么狠心带他回家,眼睁睁看着他被病痛折磨吗?”群里的文字信息和语音信息一条接一条。
谢强顶住压力,终究还是把父亲接回了乡下老家,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他给大家群发了一条信息:“感谢您对我父亲病情的关心,在此申明,不是我不管老人家的死活。他的病,我已求得一偏方,需在家对症下药,方有疗效。”躺在床上,谢强心里嘀咕着:“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万一没救活父亲,我岂不……”夜深人静之时,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像床板被扎满了针似的。
一段时间,亲友都沉默了,大家都拭目以待……
谢强一日三餐做父亲最爱吃的食物,早晨陪着他从村东头散步到村西口,来回两趟。上午,他跟父亲一起下地干活儿,包揽了全部的重活儿。下午陪父亲聊天和下象棋。晚上与其同睡一张床铺,聊自己在外闯荡这么多年发生的故事。谢老汉从心底感觉自己和小儿子拉近了距离,心情十分愉悦。坚持了一段时间,谢强发现父亲脸上笑容多了,烟瘾小了,吃东西也有味儿了。
半年后,谢强带着父亲到省城医院复查,检查报告显示癌细胞未发生扩散,各器官未出现衰竭。谢强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谢老汉病情稳定的消息,在村里一传十,十传百,都在议论谢强从广州带来的是什么偏方。亲朋好友提着大包小包赶来祝贺,大家都迫不及待地问谢强:“快告诉我们,这偏方是啥东西,这么厉害。”
谢强沉默了片刻,笑着说:“其实这偏方啊,啥也没有。只是我父亲缺少什么,我就弥补他什么,他喜欢什么,我就给予他什么。做儿女的,让父母活得开心快乐就是最好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