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2025年第6期卷首语、目录
卷首语
谭博仁的短篇小说《鳗鳚》,以涉世未深的“我”为视角,叙述了常人世界之外的“细舅”。姥姥病重住院,须得儿女们跑腿儿照料,当母亲、二舅、三姨各自陷入远水难解近渴的纠结,那个众人眼中“疯”过一场、“怪”得离奇、似乎只能养在娘老子身边的细舅,却出人意料地主动请缨。“实际最会读书”的细舅,因不服爷老子干涉高考志愿而退学,经历几番折腾后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就连走路上街都要戴上电动车头盔以求“安全”。如今,这个原本如棋盘上一粒弃子的小卒振作精神,蛮有条理地操持,令奉命与他结伴的“我”刮目相看又将信将疑。故事线索简简单单,但随着细舅形象一路颠覆性重建,人物关系出现反转。当年“书读得好”、被爷老子预期“光明”的二舅终于吐露迷茫与苦闷,自叹竟比不上原以为无用的细舅……在“我”看来尚未改变单纯心性的细舅,敞开心扉告诫“我”读书要留“空”,还在水族店橱窗前云山雾罩地透露“鳗鳚之家”的秘密,仿佛他真的活在另一个世界。小说借这个人物的“空”与“怪”传达弦外之音,掀开了生活中千人一面的沉闷。
若星的中篇小说《黎明之前》,一前一后嵌入了主人公李月满写下的两则“魔幻小说”,它们内在呼应、整体贯串,宛如故事架构的“提梁”,将叙事定位于精神层面的“魔幻”与空茫:假设地球即将消亡,人类相拥而伴的渴望能否彻底驱散深不可测的孤独?在末日荒野奇迹般相遇的男女主角,他们别无选择的“爱情”能否确信为灵魂的归宿?……小说聚焦于一对中学女友的心理之累、终极忧患。陈梓月深陷孤独的原因是厌恶父母的庸俗与寡情,而被挤压在成绩单和父亲暴力惩罚之间、欲哭无声的李月满,内心更有一种对“存在”的恍惚。原本惧怕死亡、期望人类在地球末日终能以美好战胜卑劣的李月满,在高考成绩公布之际悄然放弃生命,让陈梓月痛感被“灵魂的另一半”抛弃,从此恒念世间无常。更何况二人与王晓川之间含糊地出现过的“三角”关系拖着长长的阴影,让日后赢得王晓川主动追求的陈梓月无以安处,深深焦虑着爱从何来、何以长久。小说由主人公精神世界的百转千回中照见了成长的灾难和误区,凸显了当下值得关注和探究的彷徨。
崔凤敏的短篇小说《山体倾斜》,透视了“母女成仇”危机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主人公沈青幼年缺少父母陪伴,浓重的心理阴影促成了对女儿过度“陪伴”和“监控”的执念。小说中三代人、两对母女关系中蕴含了某种宿命,且看作为中间一张“骨牌”的沈青,如何成为“育儿宝典”的牵线木偶,如何被女儿反戈击落、轰然倒向“渡劫”的关口。
本期刊出“山西作家儿童文学作品小辑”,可喜之处在于作家提炼生活、塑造形象具有较高水准,作品内容充实、手法多样、感染力强,显现了追求高质量创作的良好态势。
文 /刘照华(《都市》主编)
目录
短篇小说
鳗鳚 /谭博仁
山体倾斜 /崔凤敏
中篇小说
黎明之前 /若星
山西作家儿童文学作品小辑
修嘴(儿童小说) /闫学温
能让我翻你家的墙吗?(儿童小说) /刘海霞
捕鼠记(儿童小说) /荆卓然
胖大橘 (动物小说)/赵瑞蓉
蓝花楹与小跳蛙(童话) /贺晚之
寻找快乐的小木匠(童话) /黄鑫
薪火相传,追梦向上(评论) /文德芳
“童声里的中国”歌词征集作品选登
看我,山西少年 /黄亚琴
黄河黄河,我们唱起这支歌 /郜辰辰
晋风少年 /郜辰辰
醋娃娃 /李小娟
追风筝 /李义利
千年汾水浪 /牛之越
大山的孩子,大河的孩子 /蓝 鹤
我是山西小娃娃 /闫学温
名家随笔·祥夫说
随笔五章 /王祥夫
创意·阅刊
创意写作视角下的期刊小说品鉴(之二十七)
老年之爱:细节、危险与深思 /子禾
独白的力量 /张敦
都市诗歌
夏天的阳光(外二首) /袁秀兰
宁静的时光(组诗)/窦谣
桂花(外二首)/罗 铮
红叶(组诗)/韦汉权
短诗点评
——特邀点评人:王立世
共享单车 /谭延桐
姜子牙 /周瑟瑟
同河流交谈之后 /华万里
信任 /雪克
孤独时 /呆瓜
黄羊 /高鹏程
鸟巢启示 /石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