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山花文学奖”揭晓
5月23日下午,第五届“山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贵州赫章举行。戴冰《致以深切的悼念或大话西游》、冉正万《洪边门》、费滢《涣》、韩松落《晚春情话》、包倬《沉默》5部作品获小说奖;宁远《米莲分》获新人奖;胡竹峰“碑帖心事”专栏、黄德海“履霜志”专栏获散文奖;杨键《满天星》(组诗)、三子《悟空传》(组诗)获诗歌奖。
贵州省作协副主席、《山花》主编李寂荡,贵州省作协副主席、贵阳市文联副主席肖江虹等相关领导出席颁奖仪式,黄德海、胡竹峰等10位获奖作家发表了获奖感言。“山花文学奖”的设立,旨在表彰在《山花》刊发的优秀作品,以及在《山花》发表作品的优秀作家。设立以来,在国内文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省区还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政策,其当地作家获得“山花文学奖”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山花文学奖”已举办过四届,2016年的首届“双年奖”仅针对小说,从2018年第二届“双年奖”开始,才正式拓展为综合性文学奖项,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文体,本届文学奖的评选范围是2022年和2023年在《山花》刊发的所有作品。获奖作品中,有捕捉到贵阳这座城市独有韵味的《洪边门》,也有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与缜密的考据精神,深入探究司马迁的成长背景、学术渊源及《史记》的历史影响,呈现了一幅个体生命与时代文化交融的“履霜志”专栏;获奖作家有黄德海、胡竹峰、杨键等实力作家,也有费滢、宁远等新锐小说家,以及戴冰、冉正万等贵州本土优秀作家。风格多样,尤其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赫章是神秘夜郎考古圣地,赫章自战国时期便为夜郎辖地,据文献记载,赫章县所辖的可乐乡(彝语“柯倮洛姆”音译,意为“中央大城”)曾是夜郎古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乐遗址是夜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58年被发现,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可乐遗址入选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为贵州唯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项目。赫章还是毕节试验区发源地,1985年6月,新华社报道了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的贫困状况,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同年7月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并于1988年获国务院批准,赫章因此成为毕节试验区的发源地,海雀现场教学基地为全省重点打造的5家现场教学基地。
赫章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勇在第五届“山花文学奖”赫章颁奖活动上致辞。他表示,赫章是一座被人文照亮前程的新城。作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这里传承着“文朝荣精神”的奋斗基因;作为中央统战部、台盟中央等单位的定点帮扶联系县,她正以开放姿态拥抱时代机遇。近年来,赫章深耕文化沃土:从政策扶持到平台搭建,从创作孵化到成果展示,竭力为文学事业构筑“春风雨露”的生长环境。今日“山花文学奖”颁奖仪式在赫章举行,正是对这片土地文学活力的最佳注脚——她不仅是对优秀创作的褒奖,更是对“以文铸魂、以文化人”的时代呼应。
《山花》主编李寂荡介绍了本届“山花文学奖”的相关情况,表示本届“山花文学奖”得以顺利举办,并在赫章县颁奖,令我们非常感动。这与中共赫章县委、赫章县人民政府、中共赫章县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以及三联教育集团的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文学领域,赫章也涌现了不少优秀的诗人、作家。而贵州三联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作为目前贵州省内最大的基础民办教育集团,亦秉承着“办真教育”的初心,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展现了现代企业的社会担当和奉献精神。
赠送著名作家何士光的手稿《山花》杂志主编李寂荡先生向贵州三联教育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开玉先生赠送著名作家何士光的手稿。肖开玉先生讲诉了自己的文学阅读经历,分享了文学对其个人成长与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他表示,文学不仅是精神的滋养,更是一种"渡人"的力量。
附:
第五届“山花文学奖”获奖名单
小说奖
戴冰:《致以深切的悼念或大话西游》(2022年10期)
冉正万:《洪边门》 (2023年1期)
费滢:《涣》 (2023年4期)
韩松落:《晚春情话》 (2023年5期)
包倬:《沉默》 (2023年7期)
新人奖
宁远:《米莲分》 (2022年1期)
散文奖
胡竹峰:“碑帖心事”专栏 (2022年3—12期)
黄德海:“履霜志”专栏 (2023年1—12期)
诗歌奖
键:《满天星》 (2022年10期)
三子:《悟空传》 (202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