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十月》2025年第2期 | 晓航:机器回眸(节选)
来源:《十月》2025年第2期 | 晓航  2025年05月07日08:19

导读

冯关,一位陷入中年迷茫、事业停滞的都市人,意外与机器人王葵、小五相遇。从邻居到伙伴,机器人和冯关闲聊、介绍工作、玩游戏、探索人生可能……在与冯关的互动中,王葵和小五展现出学习和“进化”的迹象,它们模仿人类的情感表达,开始思考“机器人的人生意义”,并关心起人类朋友的孤独。小说细腻描绘了冯关与两位机器人,以及后来的“女友”机器人小欣之间充满趣味和温情的交往,想象了人与机器之间可能产生的情感联结。

《机器回眸》以贴近现实的笔触和温暖的叙事,探讨了人此刻的孤独、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这是关于AI的想象实验,是关于陪伴、理解和在平凡生活中寻找意义的当代寓言,以穿梭于现实与虚拟的叙述,审视着当下的人际关系与情感模式。

机器回眸

晓航

这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夏季旅行。

冯关与赵晓川是发小,一起上过初中和高中,大学毕业后还一起开过一段时间公司,后来公司黄了,两人分别去给别人打工。公司虽然散了,但是交情还在,他们不时相聚,聊聊近况,到了三十五六岁的年纪,他们似乎都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两人都面临职业上的挑战。冯关一直在一个行业做,但他想换到另一个更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去。赵晓川相对多变些,他喜欢天马行空,往往突发奇想,他确定自己要换个赛道,按照他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评估,他对十几个行业都比较了解,这使他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信心。

在这种犹豫期,两人都需要花点时间思考一下,他们因此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去旅行一趟。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之后两人两车就上路了。他们有个大致的计划,先向北后向西,看哪儿好就在哪儿多停留一段时间。他们一路向前,跨过高山大河,穿过沙漠戈壁,他们享受过空旷的落日,遭遇过暴雨的洗礼,旅程中丰富的自然、人文元素让他们觉得真是不虚此行。

旅途走到一半的时候,意外还是发生了,一个女生出现了。她叫欢欢,是赵晓川前前公司的同事,赵晓川虽没怎么跟冯关提过她,但冯关还是依稀知道她的存在。她是乘着飞机追过来的,她先飞到一个大城市,之后包车追到一个四线城市与他们聚齐,并顺理成章地坐进了赵晓川的车里。

他们再次出发时,先开了十几公里,之后下高速,来到国道旁的一家旅行商店补充给养,赵晓川看到商店后身有一大片树林,就说想去转转。欢欢看到赵晓川走远,就凑过来和冯关进行了一场别有用心的谈话。

欢欢有一双不大的眼睛,但是笑起来很好看,她很瘦,穿着一件深色的T恤,不过胳膊上有明显的肌肉,一看就是那种爱练的女孩儿。

“冯哥,我们分道扬镳吧——”欢欢上来就直接说。

“你啥意思?”冯关问。

“我们向北,你向西。”欢欢说。

冯关嗯了一声,之前他和赵晓川并没商量好接下来怎么走,向西一马平川,向北则会穿越无边无际的森林和草原,冯关不爱冒险,他肯定倾向于向西,慢慢开慢慢看风景,但是无疑,赵晓川是喜欢那些原始森林的。

“我们准备先开一段,然后就去森林里徒步,搞个穿越,冯哥你不喜欢冒险,就算了吧。”欢欢劝说道。

冯关听了问:“老赵怎么说?”

“他让我跟你商量。”欢欢笑嘻嘻地说。

“我去,就知道丫干得出来,唉,重色轻友啊。”冯关说着抬起头,看到赵晓川似乎在林中找到了一块好地方,正蹲在那里静静地拿水壶取清泉水。

欢欢闻言笑起来,她耐心地解释说:“冯哥,你知道我多下本吗?我跟公司请年假,老板不准,我一气之下辞了职,直接飞过来找他,这一次我可不想再与老赵失之交臂,我承认我拼了,他这么做也算是对得起我吧。”

欢欢之后讲了一些她和赵晓川的情感纠葛,他们曾经暧昧过好一段,可是阴差阳错,老是有别的事儿别的人掺和,一直没走到一起,这一回欢欢下定决心不再犹豫,她千里走单骑来找他,就是必须拿下他,她说的时候一脸的舍我其谁。

“所以,你嫌我碍事儿呗——”冯关笑着说。

欢欢嘿嘿笑起来,她轻轻拍了一下冯关说:“谢谢冯哥理解,你确实碍事儿,你们在一起总是聊那些有的没的,特别耽误我忽悠老赵。冯哥,我劝你也谈谈恋爱,不谈,你永远不知道那种飞蛾扑火般的劲头。”

冯关后来与赵晓川他们分了手,他独自向西,可没开多久,就决定掉头回家,原因是没劲,一个人似乎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

冯关多年来一直在一个公司打工,他其实做得还不错,一点点升到管理层的位置。可是,公司发展不尽如人意,起初还行,到了一定规模就变得比较保守,不紧不慢地维持着原来的业务原地踏步。冯关冷静观察,隐忍了好一段时间,终于决定走,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发展第二条成长曲线的想法,前景肯定堪忧。

但是,比较尴尬的是,就当冯关决定跳槽时,下家忽然消失了。那些原本对他很热情的同行公司,一听他真的想过去,就都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冯关连找了七八家,大家虽给出不同的借口,但结论都是一致的,让他先等等。于是乎,相信奋斗,习惯于卷的冯关被迫摁下了暂停键。

冯关回来后,开启了一段他从未想到的生活。这种日子的好处是他有的是时间思考,不好的地方是,除了思考,他整天无所事事。那些曾经的、无休无止的会议,烦乱的方案,难缠的客户都通通消失了,因为收入锐减,他把打扫卫生的阿姨辞了,家里的一切都自己动手。作为一只单身狗,他就此陷入了无限连续的孤独,只要他愿意,可以一天不说话,顶多是外卖来了,他说一声,谢谢,请放门口;当然,也有偶尔的商业性问候到来,那是各种银行、保险对他真诚的问候,他们可都一直惦记他呢。

有一天,宁静被打破了,楼上持续发出巨大的噪音,冯关本以为很快会过去,但是并没有,噪音持续了一上午,冯关被吵得头疼不止,忍不住上楼去理论。他爬了一层楼,发现邻居家门大敞,两个机器人正在特卖力气地干活儿。

“喂,你们听得懂人说话吗?”冯关试探地问。

两个机器人转过头,一个方头大脸,雄壮威武,另一个小鼻子小眼,显得特别机灵。两人一身的银灰色机器零件拼叠在一起,看起来炫酷、强悍、灵活,投射出现代工业的优美。

“听得懂。”两个机器人欢快地回答道,手里的风钻还响着。

“先关了,先关了——”冯关指着风钻说,“太吵。”

两个机器人马上关了,“您好!我是王葵。”大个子机器人说。“您好,我是小五。”小个子机器人说。“有什么可以帮您——”他们齐声问道。

冯关看着两个机器人,觉得他俩过于高兴,他心想,估计他们的程序就是这么设计的,要的就是一个喜兴。

“你们在装修是吧?”冯关问。

“是的,一楼留言板上物业已经通知了,我们要装修几个月,现在是可以工作的时间。”两个机器人笑着说,笑容中带着一股机器的、有形灿烂与心无芥蒂。

“可是你们的声音太大了,能不能小点儿,我被吵得头疼!”冯关抱怨说。

“没问题,我们会尽量减少噪音,不好意思,打扰您休息了——”两个机器人十分恳切地说。

冯关点点头,他一下子哑口无言了,两个机器人句句在理,他是一个讲道理的人,谁家不装修?装修能没噪音?冯关想了想,又说:“你们俩态度是真挺好的,不过,我能跟这屋的主人聊聊吗?好些事儿,我们之间商量也许更好。”

“这家主人的意思就是全权委托我们俩与邻居们沟通,有什么事儿您就找我们,我们绝对守规矩,不会跟人吵架的。”两个机器人再次很真诚地说。

那天,冯关一点儿脾气没有地下了楼,两个机器人的天真让他彻底闭了嘴。可是,吵这件事儿依然持续存在,每天早上八点,楼上的电钻就准时欢叫起来,好在声音确实比原来小了不少,不像前一阵,感觉整个楼都能被打穿一般。当然,楼上的两个机器人特别守规矩,只要一到十二点马上停,所有的声音一分不差地消失了,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有一天傍晚,冯关遛弯回来,看到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大哥,您好!我们已经认真改进了噪音问题,您觉得最近声音小点了吗?您真诚的王葵和小五。冯关看到纸条一下子乐了,他觉得这俩家伙还怪有意思的,于是,他回家后在纸条后面写了三个字,“好多了”!之后把纸条贴回到楼上的防盗门上。

又是一天的傍晚,冯关的门被敲响了,他以为是快递,就喊了一声,“谢谢,请放门口。”结果,就听外面两个机器人喊道:“大哥,您好!是我们,王葵和小五——”

冯关走过去开了门,看到两人,他奇怪地问:“有事儿吗?”

“有事儿,”两个机器人笑着说,“大哥,我们能请教您一个问题吗?”

冯关客气地把两个机器人请进屋,他们坐在沙发上,开门见山地说:“大哥,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我们都觉得您比较好说话,就来请教您。”

“什么问题?”冯关好奇地问。

“房屋我们快装修完了,房子的主人让我们把装饰的事儿也帮她办了,连家具也一起买了。”两个机器人说。

“明白。”冯关说。

“所以,这就涉及一个装修或者说装饰的风格问题,我们问过房屋主人,她的意思是随便,她说要马上去外地演出,这些小事儿就交给我们了。”王葵说。

冯关听了不禁笑起来说:“这哪里是小事儿啊,这屋主人可真够心大的。”

“大哥,随便是啥意思?我们听不懂。”小五这时虚心地请教。

冯关听了想想说:“按照字面意思,就是你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爱咋地咋地。”

两个机器人愣了,他们面面相觑,过了几秒,他们同时说:“我俩主要负责装修,在装饰方面,我们程序里面资料不多,可没啥主意,我们乐于听人的指令。”

冯关看他们为难,想想说:“这样吧,我给你们出个馊主意,你们就做成极简风,简单说,就是少装饰少造型少买东西,尽量把家具藏起来,这样的话,等房主回来,假设她满意,你们就算完成任务;如果她不满意,你们可以再做加法,改成复杂形态,这岂不是左右逢源?”

两个机器人听了欢欣鼓舞。

那次交流之后,冯关一直没再见到王葵和小五。时间一长,他也习惯了装修的那些噪声,人对环境还是有适应能力的。

但是某一天晚上,过了装修时间,楼上又有声音响起来,冯关感觉奇怪,他上了楼,想看看他俩又在折腾什么。他走楼梯上去,楼道里声控灯坏了,很黑,上了楼,冯关看到一道光从邻居家的门里照了出来,他来到门前,豁然看到明亮空旷的大厅里单单地摆了一架钢琴,一个女孩儿正在静静地弹着钢琴。

冯关一下子愣住了,这个场景他似曾相识,女孩儿弹的曲子他貌似也听过,过了很久女孩儿察觉了什么,她停下来,转过头向冯关笑了一下,问他:“您找谁?”

“哦哦,我是楼下的邻居。”冯关马上解释说。

“您好!我是这屋的主人,今儿来给屋子散散味儿,前一阵儿一直在装修,给您添麻烦了。”女孩儿很善意地说。

“好的,理解。”冯关觉得女孩挺通情达理的,然后他忽然想到另一个问题,就有些冒昧地问,“请问,您喜欢这种装饰风格吗?”

“我吗?”女孩儿愣了一下,捋了捋鬓边的长发,转着头看了一圈四白落地的客厅,然后说,“还行吧,我对这些没要求,怎么都好。”

那天晚上,冯关没再多说什么就下来了,但是,女孩儿弹琴那一幕却使他久久难忘。想了很久,他才想起那是许多年前,他去一个半熟的朋友家拜访,朋友的家很大,从客厅可以直接走到花园里,那天人很多,朋友正忙着在花园中招呼客人。只有一个长发的女孩儿百无聊赖地坐在客厅的钢琴前,浅浅地弹着。冯关很喜欢音乐,可他是业余中的业余——就是一个棒槌,什么都听着耳熟但什么都不懂,他当时拿了半杯酒站在不远处听着,半天,才怯怯走过去,问弹琴的女孩儿,这是舒伯特的《小夜曲》吗?女孩儿听了一笑说,不是,这是《少女的祈祷》,冯关一听,脸上马上露出尴尬的愧色。

冯关就此和女孩儿认识了,没想到的是,他们之后有了一段短暂却浓烈的交往,女孩儿姓林,他一直叫她小林。从楼上下来,回家闲坐一会儿后,冯关忍不住又想,后来小林怎么样了?

早晨,冯关迷迷瞪瞪起床时才发现自己着凉了,估计是自己昨晚开着窗睡,风比较硬,吹着了。他摸摸头,觉得有些热,就又躺下。他一躺一整天,中午撑着起身,煮了一次方便面,可打鸡蛋的时候一不小心,鸡蛋掉在地上,蛋黄横飞出来,他连骂自己笨蛋。

第二天,他好了许多,身体好转之后,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把原来做小时工的大姐找回来。他琢磨,以后要是遇到点事儿,总得有人能帮自己一把呀,可是冯关和大姐一联系,人家说早就有其他活儿了,满满的,怎么也排不开。

冯关思来想去,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他要去买机器人。他从楼上邻居那里得知,那两个机器人已经干完活儿走了,这让他有点意外,他们并未和他打招呼,看样子机器人的程序还是不大懂人情世故,但即使如此,有鉴于他前一阵跟王葵和小五的强交流,他确认现在的机器人已经超级智能化了,他们能做很多工作,也能跟人聊天,有机器人在,他至少不会那么孤独了。

冯关驱车去了郊区的一个机器人购物中心,这个地方最近声名鹊起,它本是一个超大的服装鞋帽商城,后来与时俱进被改造成通用人工智能硬件产品的集散地。在巨大的停车场,冯关停好车,他走进购物中心大门时,一下子就被震住了。购物中心是前店后厂的模式,超大超长超高,一切都一览无余。迎面而来的是密密麻麻、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冯关完全数不过来,他们千姿百态,有着不同的机械头颅,眼睛,手臂,双腿;之后是一面通体的、从上至下的玻璃门,那是机器人工厂,冯关能看到许多机器人正在工作,他们忙着修理、装配各种或旧或新的同类,偶尔还能看到戴着蓝色工程帽的生物人在机器人中间巡视、指导或与他们商量着什么。

冯关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看着,几乎目瞪口呆,这时机器人们突然一起高喊:“您好!欢迎光临——”千百个机器人声若洪钟,嘹亮的问候声在宽大的工厂中回荡不已,如同身在群山。

冯关被吓了一跳,正惊疑四望,一个油头粉面的活人跳了出来,他打扮得跟机器人特像,穿着一套银灰色西装,他同样声音高亢,非常兴奋地问:“先生您好!您需要机器人吗?”

“是的,我需要。”冯关说。

“太好了!来我们这儿您是真有眼光,我是这儿的销售经理,姓桂,我们家的机器人最全了,从性能低到性能高,任您选择。”桂经理热情地说。

冯关听了直接就说:“我想买两个机器人,一个可以帮我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另一个最好有点基本的医学常识,可以帮我买买药,如果我病了,还可以协助我外出就医。这两个机器人还必须有个特点,就是爱聊天。”

“简单啊,”桂经理立马说,“这种家庭服务型机器人我们这儿最多了,特别受追捧,尤其是照顾老人类型的,买的人可多了。”

“是吗?那太好了!”冯关一听立马精神一振。

“放心吧,您的需要我百分之百满足,走,您跟我一起看看去。”桂经理说着拉着冯关的胳膊,一下子闯入机器人的汪洋大海之中。

一个小时后,冯关在桂经理的热情陪同下,彻底看晕了,当一个人拥有过多的选择时往往无所适从。不过,后来谈到相关价格时,冯关才算清醒一点,他算了算,对他目前的收入状况来说,机器人可不便宜,即使买最低配置的产品,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看到冯关有些犹豫,八面玲珑的桂经理马上就说:“没事儿,冯先生,我们的机器人还可以租,租金挺划算的。”

冯关闻言马上想起王葵和小五,他记得聊天时,他们俩就对他说过,他们是被租过来干装修的。他对这俩家伙印象颇佳,他试着向桂经理描述了王葵和小五的外貌特征,还有他们的身份编码,桂经理在系统中一查,果然确认他们正是这里出租的机器人,只是可惜,他们因为特受欢迎,又去别人家干活了,于是,冯关和桂经理约定好,等他们俩租期到了之后,他来租他们。

……

全文见《十月》2025年第2期

作者简介

晓航,男,1967年出生,北京人。搞过科研,做过电台主持人,从事过国际贸易工作。从1995年创作至今,主要作品有《当兄弟已成往事》《努力忘记的日落时分》《师兄的透镜》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