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2025年第2期 探秘多元佳作 共赴知识新程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沈西  2025年04月27日08:59

在文化的广袤天地中,书籍似熠熠生辉的珍宝,承载着人类的智慧、情感与历史。各类优质图书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从不同维度展现着时代风貌、文化魅力与思想深度。深入探寻这些佳作,我们会发现它们各自的深层魅力以及共同勾勒出的当下文化繁荣的生动景象。眼下春意盎然,正是读书好时节。本期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精选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科技经管、少儿教育五大类共30种好书,多元主题、多学科知识,多角度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

纵览时代风云 洞察社会万象

一大批图书紧扣时代脉搏,以个体经历、小切口展现大时代,传递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本期好书中,《昆仑约定》以著名作家毕淑敏的亲身戍边经历为蓝本,将读者带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高原军区诊所。在“世界第三极”的极端环境下,年轻的战士们以热血铸就理想,用生命守护家国,书中生动的描绘,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鲜活呈现。《北京中轴线的故事》则宛如一部立体的历史文化纪录片,翔实的史料、精美的插图,从建筑风貌到历史成因,从审美价值到申遗故事,作者单霁翔全方位解读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魅力。《大国攻坚》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开深度剖析,从理论溯源到实践探索,从历史成就到未来展望,为理解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全面而深刻的视角。

书籍是思想与知识的汇聚,展现出人类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社会万象的洞察。《陈寅恪手批旧唐书》以四色影印的形式,原汁原味地呈现陈寅恪对《旧唐书》的圈点批注。这些珍贵的学术资料,不仅是先生学术造诣的见证,更为现代历史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思考路径。《世界地图的故事》穿越时空,追溯世界地图的发展历程,让读者领略到地图学背后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孔子新证:一种基于生活史的思想探究》打破传统对孔子的刻板认知,通过对《论语》的时空考证和场景还原,塑造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孔子形象,为学界研究孔子思想开辟了新的视角。

图书能够记录生活、探寻内心。本期多种好书展现美食、音乐、考古等多样文化。《一个人吃饭,也要好好吃》以美食为桥梁,连接文化、历史与哲学。“乐器百科”系列普及中外乐器文化知识,开启音乐探索之旅。《中国传统音乐当代表达之道:百年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研究》剖析流行音乐中的民族化元素,探寻音乐发展脉络。《寻古中国》依据考古成果探寻早期中华文明,揭开历史神秘面纱。《乘物游心 —— 北京民办博物馆纪实》记录民办博物馆发展历程,见证文化传承力量。

立足世界、放眼中外,书籍带我们跨越地理与时间的阻隔。《流动的世代》通过英文非虚构写作大赛作品,展现全球各地中国同胞的命运与情感。《极简德国史》梳理德国历史脉络,总结经验教训,为我们深入了解德国历史提供窗口。同时,阅读丰富我们的知识和眼界,为生活和工作助力。《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为法律从业者和学习者提供专业指导,为大众读者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提供工具。《社会学看中国:中国社会学通识课》助力读者理解社会现象,洞察社会本质。

品味诗意华章 领略艺术之美

图书汇聚文学艺术精粹,如璀璨星辰,照亮读者的精神世界。本期文学艺术好书中,《国宝》作者祝勇用细腻的笔触还原历史场景,展现故宫人 “人在文物在” 的坚定信念,以及文物南迁过程中所承载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力量。《出仙入凡说封神》深入挖掘《封神演义》的文化内涵,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解读人物形象、艺术结构等内容,让读者领略到这部神魔小说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在奇幻故事中探寻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外服装史》以时间为轴,串联起中外服装发展的脉络。书中涵盖大量纺织考古实物、历史文献资料和服装经典案例。“域外诗谭:海外汉学家中国古代诗人研究译丛” 则从海外汉学家的独特视角出发,对李白、白居易等中国古代诗人进行深入研究,为读者理解中国古代诗词文化提供新思路,推动海内外诗词文化研究的交流互鉴。

互联网时代,文学创作也能引发我们对新的社会现状和趋势的思考。《一日顶流》聚焦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流量浪潮,揭示互联网生活对人们情感与家庭关系的冲击,引发读者对时代变迁的思考,是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芒果百万文案》精选湖南卫视、芒果 TV 节目中的经典金句,阐释文案的构思和创作历程,让读者感受文字的魅力与节目背后的文化内涵。

音乐美术艺术有数不尽的可深入挖掘的角度。《蔡志忠漫画人物画谱·水浒卷》以独特的漫画风格,将传统与现代融合,为读者带来独特的艺术体验。通过《最美西方静物画100幅》,读者可以突破既定框架,以多元视角欣赏静物画的魅力,提升审美水平。《瓦格纳:超越善恶》则为读者提供全方位解读瓦格纳歌剧的丰富文本材料,是热爱瓦格纳音乐的爱乐者深入理解其作品的重要指南。

启迪少儿智慧 探索多元领域

少儿教育,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本期相关图书中,《新时代学生字典》(第2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得力助手,设置多种实用功能,融入新时代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在蘑菇云升起的地方》作为 “科学百年 共铸丰碑”系列绘本之一,以儿童视角讲述家人参与 “两弹一星” 试验的故事,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怀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不能没有》则是童书大家蔡皋的诗意之作,守护孩子的童真与好奇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儿童哲学启蒙读物。

本期,科技经管类书籍为读者提供洞察经济趋势和获取投资智慧的窗口。《把脉:全球巨变与中国经济》中,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柏剖析全球化、霸权更迭和科技革命背景下各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作者还详细阐述各篇写作背景与现实进展,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我从达尔文那里学到的投资知识》另辟蹊径,在投资行业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阐述获取长期收益的反直觉原则,强调视角与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为投资者提供全新的投资思路。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的追寻、文学艺术的欣赏,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经济投资的探索,抑或是对少儿成长的关注,都能为大家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感受文字的力量与智慧的光芒,让阅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主题出版

(3种)

《昆仑约定》(人民文学出版社)该书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高原戍边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战士在极端环境中淬炼生命、追寻理想的故事。

《北京中轴线的故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该书图文并茂、史料翔实,全方位展现北京中轴线魅力,介绍中轴线概貌、15 处遗产,挖掘其历史、理念、审美与建筑工艺,讲述申遗故事。

《大国攻坚》(研究出版社)该书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时代背景下从理论、历史、实践、未来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从全球视角看其贡献,展望新征程,助力学习贯彻相关精神。

人文社科

(12种)

《陈寅恪手批旧唐书 (全八册)》(商务印书馆) 该套书属《陈寅恪手稿集》第一部分。手批《旧唐书》也是陈寅恪古籍批点手稿中深具代表性的精华部分。该书是珍贵的学术文献,对现代研究者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世界地图的故事》(商务印书馆)该书追溯世界地图从古代巴比伦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对比中西方地图发展,增加内容多样性,助读者从全球视角理解地图学。

《孔子新证:一种基于生活史的思想探究》(商务印书馆)基于生活史与思想史结合的路径,把孔子置于春秋大变局中,该书通过考证《论语》言行、还原场景,勾勒社会脉络,展现孔子仁学思想发展,塑造真实丰满的孔子形象。

《一个人吃饭,也要好好吃》(中华书局)作者围绕美食展开,用通感手法让读者身临其境。书中内容丰富,展现乡土美食温情、中外饮食文化差异,揭示佳肴背后的文化内涵,关乎历史、文学等多领域。

《流动的世代》(中华书局)澎湃新闻旗下全数字英文媒体第六声举办了以“世代”为主题的英文非虚构写作大赛,该书为大赛优秀作品集。作者们讲述各地中国同胞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等,呈现当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多元样貌。

《乐器百科·中国卷》《乐器百科·世界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该套书是普及中外乐器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中国卷首先介绍古代乐器,其次放眼56个民族,分门别类介绍现代乐器。世界卷则放眼全球,广泛介绍世界各地的代表性乐器。

《乘物游心 —— 北京民办博物馆纪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该书是北京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全记录,为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提供有效参考,为中国博物馆发展史留下重要史料。

《中国传统音乐当代表达之道:百年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该书以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为主线,按照中国流行音乐的音调风格来源,进行以民族、地域、乐种为类别的全面的音乐形态分析。同时,该书对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历程中的戏歌、城市民谣等音乐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

《寻古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品历史文博纪录片《寻古中国》为框架,分七部分,以前沿而扎实可靠的考古材料和研究成果为依托,从不同角度和地理区域切入,探寻古老而神秘的中华大地,多角度呈现早期中国。

《极简德国史》(东方出版中心)该书是著名学者孟钟捷整合德国史研究和极简史写作的全新探索。作者超越传统问题,化繁为简地指出,德国历史的主线是国家形态的演化和跃迁。

《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该书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法律条文的注释书,属麦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注释书系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务价值较高。

《社会学看中国:中国社会学通识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在中国社会学进入百年之际,国内知名学者分别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和当下热点问题入手,带领读者进入中国社会学的殿堂,用社会学的眼光看待时代变迁,穿透热点现象。

科技经管

(2种)

《把脉:全球巨变与中国经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柏近10年思考与写作的结晶,以高度跨学科的分析框架,揭示各国在全球化钟摆运动、霸权更迭和科技革命三大历史长周期的两次同频共振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的历史同时代性和共同特征。

《我从达尔文那里学到的投资知识》(中译出版社)作者在投资领域大获成功,他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投资灵感来源——达尔文进化生物学,并探索如何从进化论的基本概念推导出商业投资的核心原则。

文学艺术

(10种)

《国宝(全二部)》(人民文学出版社)该书以故宫文物南迁为背景,借一个家庭的故事,见证近代中国沧桑。作者还原历史现场,展现故宫人守藏之心,凸显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一日顶流》(人民文学出版社)该书讲述北京 “宅男” 父子因流量引发的故事,揭开家庭伤痛往事。作者以硬核现实主义书写当代互联网生活史。

《出仙入凡说封神》(人民文学出版社)该书以学术研究为基础,揭示《封神演义》深层内涵,设置丰富话题,解读人物形象等内容。结合原著,文笔风趣,配有插图,增进读者对相关文化的了解。

《中外服装史》(人民美术出版社)该书以时间为轴串联中外服装发展脉络,进行跨文化对比。涵盖多方面资料,集历史性、理论性、实用性于一体。

《最美西方静物画 100 幅》(人民美术出版社)作者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精心选取西方漫长艺术史中的100幅作品,并以己之见冠以“最美”之称,这不仅是一次充满主观色彩且富有冒险精神的尝试,更是对西方静物画深刻理解和独到鉴赏的体现。

《瓦格纳:超越善恶》(人民音乐出版社)该书为读者提供了全方位解读瓦格纳歌剧的文本材料:瓦格纳的歌剧脚本和作曲手稿、书信、音乐及艺术论著以及瓦格纳自传,柯西玛的日记等等。

《新德里国家博物馆中的敦煌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一个多世纪以来,印度始终未公开其藏有的斯坦因掠自敦煌的文物资料。该书是唯一一部关于这143件敦煌流失绘画的出版物,堪称“敦煌宝藏的最后一块拼图”,首次填补敦煌流失文物印度部分的空白。

“域外诗谭:海外汉学家中国古代诗人研究译丛” 系列(华文出版社)该系列由叶嘉莹主编。译丛旨在传播海外著名汉学家的研究成果与思想精华,推动海内外诗词文化研究的交流互鉴。

《芒果百万文案》(现代出版社)该书作为湖南卫视、芒果TV首部出版作品,深入挖掘其节目的经典金句,阐释了金句文案的构思、创作历程,是芒果金句的一次精选整合,涵盖了最触动人心,最受人欢迎的文案。

《蔡志忠漫画人物画谱 ·水浒卷》(荣宝斋出版社)画谱收录了蔡志忠对108位梁山好汉的独特解读与艺术创作。每位梁山好汉的形象既忠于原著,又富有新意。

少儿教育

(3种)

《新时代学生字典 (第 2 版)》(商务印书馆)这部参考新教材、体现新规范,适合新时代学生使用的新型语文字典,具有规范、实用、新颖、丰富等特点。

“科学百年 共铸丰碑” 系列《在蘑菇云升起的地方》(现代教育出版社)该书用一个小小家庭中的动人故事凝聚着数十年间数百个家庭的无私奉献,用孩子稚气的眼光见证“两弹一星”的盛举。

《不能没有》(天天出版社)这是一部充满童真、诗意、哲思的绘本。孩子对自身有着最为纯粹的好奇心,对自然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走近孩子,加入孩子的哲学游戏,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守护孩子的天真与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