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以“AI时代,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为主题 “大地书单”精选10本好书
制图:张继
适逢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和新媒体中心共同组织推荐“大地书单”。围绕“AI时代,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这一主题,邀请20位来自出版、文艺、科技、教育等不同领域的荐书人,推荐出35本候选图书,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大地书香”专题予以集中呈现,参照网友的评论与推荐,最终推选出10本上榜图书。
这10本上榜好书兼顾主题、品质和可读性,包括《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苏东坡和他的世界》《诗词中国》《永远的敦煌:常书鸿、常沙娜敦煌艺术珍藏集》《走进人工智能》《数学之美》《真与美:丘成桐的数学观》《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三体》《夏洛的网》等,能助我们收获科技新知、文化滋养、宏阔视野和精神能量。
打开“大地书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占据重要篇幅。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常常引用诗词来传达深意、抒发情怀、启迪思考,精炼的语句承载着治国理政的思想。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介绍:“《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对这些诗词名句展开‘延伸阅读’和‘诗词释义’,带读者感受深邃的思想智慧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在网友“紫茗”看来:“古诗词选读、释读经常可以读到,但本书的视角更为独特,相信读完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同样徜徉于诗词的国度,《苏东坡和他的世界》《诗词中国》分别借助苏轼研究专家王水照教授和作家王蒙的学识、心得与笔力,前者全景式解读苏东坡其人、其文、其思想,深耕一脉;后者通过200多首诗词解读和赏析,在文学之美中探入华美中国,获得人生启迪。《永远的敦煌:常书鸿、常沙娜敦煌艺术珍藏集》通过传承敦煌艺术的故事及其创作,展现千年丝路文明的交融,启发我们在数字时代保持人文情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网友“NHeOor”的话道出许多人的心声:“对人工智能了解比较少,但现在又到处是人工智能。”从某种角度看,《走进人工智能》《数学之美》《真与美:丘成桐的数学观》《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来自内心深处的福流》《三体》《夏洛的网》等书,都是在搭建前沿新知与大众读者的桥梁。这些书将知识和技能、情思和智慧、文明与文化等浓缩于文字,有的如一场跨学科的思想旅行,引发读者思考人和机器的关系;有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具体问题,鼓励人们化繁为简,跳出固有思维、找到创新之道;有的呈现数学家沟通数理与人文的努力与实践;有的结合心理学实验与生活案例,解析情绪本质,帮读者稳定内核、应对未来挑战;还有的在世界流行的故事里,或思考科技发展可能带给人类文明与道德的挑战,或让人回归到一些亘古不变的朴素情感:欣赏自然、珍惜友情、热爱生命。
这份书单致力将“流动的传统”汇入寻常的生活,为更多人铺展精神的绿地,撑起心灵的星空。如网友“a0ae32”的留言,“在数理、科技与人文、心灵的交织中,锚定内核与素养”——走在通往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妨经由书籍这座时空回廊,向前跟上时代步伐,对话那些智慧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在阅读中锚定内核与素养,在学习和AI的助力下抵达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