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全民阅读 共沐书香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5年04月23日08:28

促进全民阅读是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举措,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2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各地图书馆联动当地教育部门、社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让广大群众在阅读中乐享春日时光。

特色阅读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4月20日,“一生辞海 共享书香”胡中毅先生捐赠文献特展在浙江省湖州市图书馆有序布展。其中,胡中毅捐赠的部分古籍备受期待。作为湖州市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途径,典籍活化利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数据显示,近两年该馆年均总流通量达243.8万人次,书刊外借87.4万册/次。

如何讲好典籍背后的湖州故事?“典籍里的湖州”系列文化特展、“品读湖州”实地勘访、共赏古籍之美沙龙等活动,让群众在互动中感知湖州文化的魅力。此外,当地深挖《茶经》《文心雕龙》《湖州府志》等典籍元素,设计开发文创产品,以鲜活的载体传播湖州故事。

升级打造“地铁读城 阅见武汉”集章打卡活动,全新推出线下武汉地铁书香市集……随着武汉地铁读书节启幕,图书展销、文创快消、非遗展示体验等阅读推广活动百花齐放,成为武汉以“交通出行+城市文化”推进全民阅读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武汉将城市文脉融入交通动脉,不仅推出了“地铁自助图书馆”,还引入数字阅读资源,全时段为乘客提供扫码听书服务。2022年,武汉地铁提出“以城为书”,并连续3年推出特色活动,吸引8万余人次参与,大大激发了全民阅读兴趣。“地铁站的自助图书馆成了我的加油站,读上一本好书,乘坐地铁的碎片化时间也能变成浸染书香的美好时光。”家住武汉地铁2号线长港路站附近的市民杨汉华说。

新科技为阅读带来更多想象

时代在发展,大众阅读习惯也在改变。随着云端图书馆、口袋图书馆的日益普及,通过手机看书、听书的人越来越多。聚焦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效能,“西安市公共图书馆百万数字资源寻找阅读达人”品牌活动自2020年举办以来,经过5年打磨升级,现已成为西安市公共图书馆界的代表项目,第五届“寻找阅读达人”相关文章的网络平台点击量突破200万次,以数字阅读搭建起与读者“心连心”的桥梁,让数字化阅读闪耀当代生活。

“‘寻找阅读达人’活动以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故事,推广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让更多人把全免费的口袋图书馆真正带在身上,带到日常生活中。”西安图书馆馆长胥文哲说。

福建省图书馆借助AI技术,对馆藏海丝文献进行数字化整理、知识化重组、场景化呈现和智慧化传播;福州市图书馆打造“榕图有声”项目,推动地方文化声音档案数字化建设,满足读者多元需求;晋江市图书馆推出“劲阅”网借服务,让读者远程借阅图书……近年来,福建各地图书馆以科技创新读者服务,为全民阅读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

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福建围绕“科技赋能图书馆服务升级”主题,全方位展示图书馆“科技+阅读”新业态,以智慧阅读场景呈现八闽文化内涵。福建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海丝文化AI大语言模型、馆藏珍贵古籍《瀛涯胜览》AI裸眼3D视频及AIGC动画备受读者关注,让阅读可观、可闻、可及、可感,全民共享科技带来的阅读便利。

“阅读+旅游”,且以诗意共远方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全民阅读与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范围的同时,实现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势互补。

日前,2025年“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启幕,传统阅读与文旅要素创新融合,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参与。在文旅推广展区,沉浸式慢直播带领观众云端漫游黄山、九华山;在文创展区,“安博四小龙”系列、纸雕艺术灯、明清文房雅器等创意产品备受青睐。

通过“展、演、售、游”等立体化呈现模式,安徽将全民阅读推广与文旅资源展示、非遗活态传承有机结合,广受读者欢迎。以“江淮读书月”为例,2024年活动期间,马鞍山市图书馆推出“品·约四季阅见时光·里白生活节”,接待市民、游客近2万人次;六安市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奇妙夜传统文化雅集暨晒书节”,吸引近万名市民、游客前来体验。

“跟着课本游河北”是河北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特色举措,以阅读活动为依托,引导广大青少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24年,全省超过51万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征集“览古游今抒写家乡”游记近2.5万篇,“走遍河北记录美好”旅游纪念册近5000件。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燕赵青少年对书香河北的深情告白。

近年来,河北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将阅读融入旅游景区、民宿、街区,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提升游玩体验,不断丰富“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文化内涵。

(统稿:范海刚 参与采写:周传人、瞿祥涛、黄国勇、秦毅、李秋云、范海刚、孔令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