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堡诗歌文化计划”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活动现场
4月16日上午,“李堡诗歌文化计划”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本活动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联合李堡镇、文峰书院共同发起,目前正面向全球招募“李堡诗人”,旨在通过驻留诗人、文峰讲座、圆桌对谈、名家工作室等系列文化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诗意动能。
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解放军红叶诗社社长任海泉,《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海安市李堡镇党委副书记郭小飞,文峰书院院长赵新民,李堡镇副镇长贲智峰,以及曹宇翔、张清华、汪剑钊、敬文东、娜仁琪琪格、安琪、李训喜、李晓晔、温天越、冯雷、蒋在、周卫民、马泽平、李莎、苏笑嫣、迟牧、姆斯、张宇轩、石磊等近四十位诗人、专家、学者,海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李堡分局局长于清春,海安市李堡镇经发办副主任姚浩然与会。会议由中国诗歌网总编辑、《诗刊》社主编助理金石开主持。
任海泉在致辞中说,“李堡诗歌文化计划”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文化活动,诗歌为李堡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让古老的李堡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它将凝聚李堡人民的精神力量,吸引更多人了解李堡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魅力。期待李堡在诗歌文化浸润下,乡镇风貌愈发光彩夺目,各项事业更加繁荣昌盛。
李少君表示,“李堡诗歌文化计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举措,是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农业强国的目标下开展的。“李堡诗歌文化计划” 现正面向全球公开招募“李堡诗人”,第一期将遴选入驻诗人10—20名,在李堡镇进行驻留创作与文化传播工作。驻留期内诗人们将集中考察、书写海安李堡的风土人情,参与中小学诗歌讲座等公益项目。该计划还将开展文峰诗歌讲座,为艺术家开设工作室,定期举办名家讲坛,设计名人足迹旅游线路,举办沉浸式朗诵会、分享会、手稿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李堡乡村振兴贡献诗歌力量。
郭小飞代表李堡镇党委、政府介绍了李堡的历史,1300年前,黄海潮汐用红色贝壳打下“赤岸”最初的根基。明末清初三位贤人赋予古镇“三贤”注脚,后倭寇来犯,李家人带头筑起保卫家园的堡垒,“李家堡”从此载入史册,并延续至今。范仲淹在此筑起捍海长堤,盐碱地生长出文明的麦浪;戏剧家李渔写下《闲情偶寄》的动人篇章;这里还是全国第一家乡镇级文联的诞生地。赵新民说,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中之重。“李堡诗歌文化计划”是一项极有意义的诗歌活动,希望该计划启动后,能激活李堡文化资源,赓续李堡文脉,推动文艺发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李堡镇是一个能沉下去潜心创作的地方,也是火热的生活现场,每一个诗人都需要到李堡这样的地方去,看到中国社会的变化,真正参与到时代生活中来。诗人在驻留期间也应思考,如何与李堡的土壤和人民相契合,产生精神交集,驻留诗人不仅将自身文学经验和眼界带到当地,也将所见所闻和经验灵感带向外界,实际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李堡诗歌文化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创造性,不仅能激活李堡镇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学资源,提高当地诗歌创作和鉴赏氛围,还能通过诗歌文化的传播提升诗人的创作水平和繁荣诗歌事业。用诗歌的形式抒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描绘新农村的昂扬精神面貌,夯实诗歌反映现实、扎根生活的基础文学功能,有效地推动新大众文艺和素人写作等文艺形式的发展。
据悉,“李堡诗人”招募计划从即日起至2025年5月15日截止,具体报名方式参见链接:http://www.zgshige.cn/c/2025-04-08/28585376.shtml。(摄影:尹超)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