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24人民文学年度奖:守正创新,始终与人民在一起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雅  2025年04月19日23:53

合影

“写作是个人的事,又是大众的事。在个人与大众之间,《人民文学》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作家刘醒龙在获得2024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时,在颁奖典礼上,他回忆起自己13年前,穿越重重迷雾后终于抵达郎酒集团的经历,体悟出“写作正如在山路上行车,哪怕是顶配的豪华座驾,遇上大雾也要有人用两条腿在前方引领”,而此次获奖的长篇新作《听漏》正是在《人民文学》的引领下完成。

获奖作家作品(部分)

《人民文学》创刊已经76年,以其名称命名的年度奖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学奖项之一,人民文学奖于1986年首次颁发,每年颁发一次。2021年,人民文学奖正式重启,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郎酒集团联合主办,评选范围为该年度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刊发的优秀作品,以及该年度为《人民文学》中文版和外文版作出巨大贡献的作家与学者。奖项重启后,已成功举办三届颁奖典礼。

2024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四川古蔺郎酒庄园举行

4月19日,2024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四川古蔺郎酒庄园举行。柳青《在旷野里》获长篇致敬奖,刘醒龙《听漏》获长篇小说奖;蔡崇达《命运慢跑团》、陈集益《出燕郊》获中篇小说奖;林那北《春江水很暖》、沈念《寤生》获短篇小说奖;姜明《八千年的凝视》、吴志良《遇见》获散文奖;陈人杰《喜马拉雅》、薄暮《冶铁者》获诗歌奖;丁晓平《寻找蒋宗英》获非虚构作品奖;尹迪、吴岩、陈跃红《云身》(剧本)获特殊文体奖;李琸(散文《我有一片戈壁》)、陈小手(短篇小说《夜神的礼物》)获新人奖;莉亚娜获翻译贡献奖,梁平获特别奖,董宇辉获传播贡献奖。

中国作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社原主编、人民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任施战军致辞

中国作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社原主编、人民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任施战军,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人民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任阿来,泸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张伟,古蔺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利军,郎酒集团党委书记李明政,《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徐则臣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委副主任委员、省作协副主席侯志明,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杂志社社长、人民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评委代表罗伟章,《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陈涛、邓凯,泸州市政府秘书长李振蛟,古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葛鹏程,以及获奖作家、媒体代表等参加了颁奖典礼。

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人民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任阿来致辞

守正创新,奖项设置与时俱进

《人民文学》主编徐则臣致辞

《人民文学》主编徐则臣在颁奖典礼上说:文学与酒相似,一部作品的诞生与被认可,一滴酒的诞生与被接纳,都有其醒目的时间标志。过去的2024年对《人民文学》来说很不平凡,在原主编施战军的带领下,《人民文学》以“出精品、出人才”为核心,受到了诸多作者、名家的垂青,《在旷野里》等优秀作品不断刊发。经过编校、印刷、宣推,如同庄园的酱酒一样,成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读者喜爱的精神食粮。在传播方式上,《人民文学》推陈出新,走进“宇辉同行”直播间,与壮阔的时代中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建立了联系,实现了全年每期20.6万册的发行量。持续开展“人民阅卷”行动,深入基层,团结作家,拥抱读者,不久前首次邀请“读者回家”,走出了文学期刊实践创新的新步伐,以守正创新为刊物努力的方向。对文学生产而言,每一天都是重要的一天,如同佳酿的生长养藏一般,让我们共同期待此时此刻的相遇以及更加美好的未来。

施战军、阿来为长篇小说奖得主颁奖

徐则臣为中篇小说奖得主颁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奖项设置有颇多新意:长篇小说奖中增设长篇致敬奖,特殊文体奖授予了科幻题材的剧本,以及颁发传播贡献奖。首次在长篇小说奖中增设致敬奖,彰显了《人民文学》对写作这门手艺秉持的虔诚之心,以及传承有序的优良传统。施战军深情回忆起从柳青先生女儿刘可风手里得到这部佚著《在旷野里》后,编辑工作从当年7月持续到第二年1月的过程,可谓凝聚了各方心血,而前辈柳青先生的创作精神“值得我们今天的作家向他学习,它不是一部过时的小说,而是在今天有特殊意义的、活着的作品”。

李明政、陈涛为短篇小说奖得主颁奖

侯志明、邓凯

侯志明、邓凯为散文奖得主颁奖

由陈跃红、吴岩、尹迪联合创作的科幻剧本《云身》,是创刊以来《人民文学》第一次发表科幻剧本,2024年度奖又将特殊文体奖授予这部作品。在常见的科幻文学作品中,剧本较为少见,而在戏剧文学作品中,科幻题材也不多见,其中优秀者更是少之又少,《云身》弥补了这个空白。在2023年首演之后,《云身》成为科幻文学多元跨界的“现象级”作品。在AI大模型爆发之前,与AI强相关的科幻哲理剧《云身》已经以文学的方式“勇立潮头”。尹迪表示,“无论是科幻创作也好,现实主义写作也好,最终是要落到大地上,为人民写作。”

罗伟章、徐利为诗歌奖得主颁奖 

刘利军为非虚构作品奖得主颁奖  

“文学具有跨越时空的治愈能力和力量,在这个信息冗杂的时代,非常庆幸文学依然存在”,传播贡献奖得主董宇辉在获奖感言中如此感慨。2024年1月23日,《人民文学》杂志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在4小时内创下了2024年《人民文学》全年订阅8.26万套、99.2万册,成交金额1785万的发行奇迹,让杂志连接到极为广泛的读者群。“希望让更多人在文学的旷野上相逢,愿《人民文学》永远繁荣,愿我们作为读者也永远在场”,董宇辉说。

文学始终与读者在一起,与人民在一起

葛鹏程为特殊文体奖得主颁奖

陈涛为新人奖奖得主颁奖

“酒香的味道与创作的味道有点相似,我是《人民文学》生长养藏的‘作品’。从我一开始生长、孕育写作的信念,就是由阅读《人民文学》开始。”短篇小说奖得主蔡崇达将自己的获奖比喻成在文学中浸润的过程,而散文奖得主姜明在颁奖典礼上回顾了39年前,自己在小镇上订阅《人民文学》的历程,“阅读人民文学早就成了我的日常生活,《人民文学》就像家人一样一直陪伴着我,换句话说,有《人民文学》的地方就是家,说起来好像有些矫情,但是朝夕相处,就是亲人。”

邓凯为翻译贡献奖得主颁奖

徐则臣为特别奖得主颁奖

中篇小说奖得主陈集益思考的是在这个时代,小说到底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作用。“小说与不同媒介和文体的较量肯定不是抢夺信息,而是对人的观照——谁观照到了具体的人,写出了人的悲苦、欢乐、崇高、卑劣,谁给了困境中的人一束光,谁给了卑微者以尊严,小说才有可能摆脱素材的束缚,比社会问题更丰富。”他认为,作家不仅要用文学的形式记录下这个时代和裹挟其中的人,还应该更进一步,给笔下人物以永不磨灭的希望,以及与困境搏斗的勇气。自然的,也包含着悲悯与爱。

董宇辉获传播贡献奖

短篇小说奖得主林那北的很多重要作品都是由《人民文学》发表,她在感言中感谢《人民文学》杂志对自己的扶持,“与世可以不争,但与人不能同流合污。无论如何,平凡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命运,但我们仍然有坚守,有担当,有是非黑白的判断,这些人是人间继续优质的基石”,她坦诚地说,小说的主人公实现了她的某种生命向往。

诗歌奖得主陈人杰曾经是一位援藏工作者,现已正式调入西藏工作,他的长诗《喜马拉雅》气势恢宏,是一曲熔铸西藏百年变革史与当代援藏史的恢宏史诗。“人生如登山,写诗如攀峰,13年的援藏留藏之旅,深感已将诗歌变成了坚实的生命信仰和人生的救赎”,他深感走出去才有视野格局、诗和远方,走出去方知使命担当。同时,他感谢评委将这份沉甸甸的奖项颁发给自己这位在雪线上丈量理想的江南游子。

两位新人奖得主李琸和陈小手表示,这次获得人民文学奖,既是对他们创作成果的鼓励,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作为一个作者,我非常感恩一片戈壁的故事被看见、被推荐、被肯定”,新人奖获得者李琸来自新疆克拉玛依,她说,“获奖对我而言更是一次重新的出发,我会将这片戈壁继续写下去”。陈小手则表示,巴金先生说,把心交给读者,“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摸索出来的经验是要写自己最为熟悉的日常生活和生命体验,要写对这生命体验最真实的触动和最诚挚的思考和感悟”,在他看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有可能写出有真正生命力的作品。

畅谈会现场

颁奖典礼后,获奖者和嘉宾的围桌而谈,畅谈创作感受。大家表示,文学应该是始终与读者在一起,与人民在一起。

相关链接:

2024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学奖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