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艺术为民之心铸就时代丰碑 肖峰艺术馆在杭州西湖正式开馆​​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04月14日14:34

4月9日下午,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7周年之际,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的肖峰艺术馆开馆暨“时代之子——肖峰、宋韧艺术展”开幕式在肖峰艺术馆举行。

LEE_0092-3560657658

DSCF3325-3560658782

肖峰是一位以中国式审美融合西画技法来表现历史和时代的油画家,其代表作如《辞江南》《战斗在罗霄山上》《芦苇丛中任我行》等,追求油画民族化,作品色彩灵动,情感真挚,充满深邃的历史与人文思考。他还是中国美术学院历史上第十任院长。1983年上任后,他以特有的思想活力和改革锐意,带领一代名师打造了美院20世纪80、90年代的新气象。他以中国美院的旗帜为心,以时代担当为基,以创新性思考为纲,为美院新世界的发展奠定格局和基础,为今天的中国艺术教育和中国美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国美发展的时代先驱和缔造者。他把握改革、发展的主线,让学校的动脉与国家、与时代的大动脉同频共振。他提出并促成“中国美术学院”更换新校名,不仅赓续了老国立艺术院和国立艺专的文脉,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提振了学校的使命精神,更把学院的学术使命提到全国性影响与艺术教育的时代性变革高度之上。

DSCF3369-3560686158

DSCF3353-3560686117

LEE_0041-3560667214

2024年,肖峰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为表彰肖峰卓越的文化艺术贡献,杭州市人民政府专门建立肖峰艺术馆。肖峰捐赠了500余件毕生心血之作,践行了“艺术为民”的初心。本次展览分为“旅苏菁华——肖峰留苏作品”“激情赋彩——肖峰归国作品”“同志同心——肖峰、宋韧合作作品”“韧心写照——宋韧作品”四个篇章,展出肖峰宋韧伉俪作品80余件,呈现其笔下的历史现场、人民生活与祖国河山,通过色彩和线条凝聚时代的精神,传递民族的坚韧与力量,迸发出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时代最强音。

DSCF4402-3561257573

DSCF4398-3561285035

DSCF4356-3561231162

DSCF4371-opq3561243799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浙江省原省长吕祖善,浙江省委原副书记梁平波,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张尉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潘云鹤,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王平等。

DSCF3679-opq3561067105

许江提出,“携手同志同心,打造国美国标,创作人民艺术,奉献绘画人生。”这四句话是肖峰宋韧两位老师的写照,也是肖峰艺术馆的立馆宗旨。肖峰艺术馆自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向杭州提出意向算起,至今已历20年。肖、宋两位老师将他们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500余件捐献给国家,这些作品将永远留在这里,记录时代,展示风采,激励后人,凝聚艺心。许江认为,肖峰和宋韧都是充满激情的师者,又是卓越的艺术家。肖峰的澎湃激情与宋韧的持重刚毅形成性格对照,他们在创作上共同砥砺前行,在性情素味上的互补展示了同志同心的磅礴之力。早年肖峰留苏,展示了其独特才华,以华美的色彩树立卓越的形象。肖峰与宋韧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画作,大都与他们的革命经历和记忆相关,存持着从革命烽火中熏陶而来的文化视野和浓浓的艺术情怀,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战士的激情与胸怀,他们将笔头对准革命领袖和革命人民,为他们写照、树魂。他们身上总是蕴涵着一种师者加老八路的温文和侠意,慈怀善意,乐于助人,对待生活总有一种特殊的炽热与感动人心的乐观和宽容。

范迪安向肖峰与宋韧两位先生致以崇高敬意。他表示,20世纪的中国美术与时代同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集美术创作、教育、组织管理于一身的老艺术家作出了突出贡献,肖峰就是杰出的代表。从少年时代投身革命,从新四军战士走上文艺战线,他始终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文化理想和澎拜的文化热忱,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深邃的历史思考与人文关怀。宋韧也在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文艺,他们同心同道,真诚为艺,坚持艺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们创作了大批作品,以炽热的情感再现革命历史,他们的油画《辞江南》《战斗在罗霄山上》《芦苇丛中任我行》《拂晓》等代表作品已成为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经典。肖峰在留学时期,深研西方油画技巧和俄罗斯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同时具有探索油画民族化的自觉,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与西方绘画技法有机融合‌,在崇高美学中展现出清新抒情的诗意,作品具有思想的深度和人性的温度,体现出中国油画的文化风范。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对肖峰艺术馆在西湖之畔正式开馆、“时代之子——肖峰·宋韧艺术展”同期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所有支持艺术馆建设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感谢。他认为,这是对两位艺术家的崇高礼赞,也是杭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见证。作为美术教育阵地,中国美术学院将从三方面全力支持艺术馆发展——深化学术研究,挖掘肖峰艺术的时代价值;打造育人课堂,让青年学子在真迹中感悟“为艺术战”的精神;推动文化传播,助力杭州建设“东方艺术之都”,携手将肖峰艺术馆打造成杭州的文化之光,照亮未来艺术之路。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向艺术馆的落成开放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中国美术学院事业发展的老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余旭红指出,肖峰先生是一位从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老一辈革命家、一位兢兢业业为祖国培养美术人才的教育家、一位为新中国美术发展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肖峰先生为学校事业的继往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与宋韧先生的艺术创作以‌中西合璧的独特语言‌和‌深厚的历史人文情怀‌闻名,作品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与艺术的哲思。当走进展览现场,阅读肖峰、宋韧先生的艺术作品和生涯,观者将沉浸于大气磅礴的时代气息,感动于生动细节的人性描绘,从而共鸣于展览标题——“时代之子”。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院长西蒙•米哈伊洛夫斯基回顾了过往的中俄艺术交流,同时表达了对未来更多合作的期待。他感叹,肖峰艺术馆设计极为精妙,简洁的灰色墙面,以朴实无华的风格将艺术作品衬托得更加夺目,让作品能以最本真的状态呈现给观众。他回忆肖峰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列宾美院求学期间对艺术创作的信念坚定,指出大自然是肖峰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虽然时间流逝,但肖峰的艺术作品保存了那个年代美好的一切。艺术多元且无边界,不应被定义,在艺术领域应倡导和谐共生。他相信肖峰艺术馆的开馆,将为艺术交流搭建新桥梁,有力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

肖峰艺术馆以系统性典藏、研究与展示肖峰宋韧的毕生创作为核心使命,深度梳理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脉络。艺术馆由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师张轲设计,历时十一载精心营造。张轲以解构主义手法诠释“混凝土桥”意象,通过悬浮式悬挑结构与沉浸式观展动线,重构传统空间美学。艺术馆以“桥”为建筑母题的设计语言,恰如其分地隐喻了两位艺术家的创作本质——他们从战火岁月到和平年代的精神旅程,正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历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桥梁,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在空间中相得益彰,自然与人文的诗意表达形成视觉共振。

LEE_0081-3560685102

DSCF4401-opq3561285044

展览开幕当日,还举行了“肖峰艺术馆首展”研讨会,就“社会革命与个体的呈现——时代精神与主题性创作”“生命成长与语言的生成——现实主义在当代”等议题进行讨论。研讨会分为上下半场,由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封治国与赵军分别主持,汇聚了来自艺术创作、理论研究、策展管理、教育实践等领域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形成了一场跨学科、跨代际的深度思想碰撞。

LEE_0900-opq3561065741

上半场由封治国教授主持,以“社会革命与个体的呈现”为核心议题。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白仁海、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主席章仁缘、原《美术报》社长傅通、唐云艺术馆原馆长顾宏、浙江肖峰、宋韧艺术研究院院长郭培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永怡等嘉宾进行了发言。

下半场转向“现实主义在当代”的讨论,由赵军教授主持。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杨参军、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何红舟、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高名潞、台北实践大学教授陆蓉之、红砖美术馆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系主任范白丁等嘉宾进行了分享。

除发言嘉宾外,研讨会还云集了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等学界领袖,以及扬州、威海等地艺术馆代表,形成“创作-理论-教育-传播”多维对话网络。这场研讨会不仅是对肖峰艺术成就的学术致敬,更通过多元视角的激荡,为新时代主题性创作与现实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参照与实践启示,展现出中国美术界在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之间的自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