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来源:广西日报 | 石一宁  2025年04月17日08:53

在两岸绿树碧草、田园村镇的夹拥下,一脉水流从容地由东向西而去,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何等运思造奇,何其巧夺天工。20多年前,面对古老而又仍然充满现代活力的灵渠,我内心震撼而感叹。凿成于2200多年前的灵渠,从今人的眼光来看,其实并不长,只有37.4公里。然而正是它使湘江与漓江相连,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使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灵渠作为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交通枢纽,为秦代以来中国的大一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灵渠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运河之一。郭沫若曾将灵渠与长城并举,称曰“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眼望灵渠,我胸中还涌动着另一种自豪——灵渠在广西,也凝聚着古代广西先人的智慧与创造。在某种意义上,灵渠也可以说是广西的奇迹。

20多年后的今天,我又被一个堪称广西的当代奇迹惊到——平陆运河开挖……

来到眼前这片苍茫的江水前,是2024年7月的一天。江水对岸丘陵起起伏伏。微风轻拂之下,阳光依然灼热,晴空瓦蓝,白云在望,天光云影映照山颜水色,显得天云低而山水长。这一典型的亚热带景象,正是广西在修建的平陆运河的起始点——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广西籍的我,却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心头颇有一种得偿所愿之惬意。所谓“愿”,不仅是关于平陆运河,还关于西津水库和西津发电站。20世纪70年代,我在老家上林县读小学时,老师在课堂上、大人们在闲谈中多次提到西津水库和西津水电站,令我和小伙伴们神往不已。西津水库是广西最大的水库,是为西津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形成的西津湖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内河湖,它的水域面积与云南大理的洱海相当。而1964年投入发电、1979年最终建成的西津水电站,是我国第一座也是当时最大的低水头河床式径流电站。而今天,鼎鼎大名的西津水库西津湖的一部分就展现在面前,流云回风、水天相映的江景勾起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也让我为家乡广西的建设感到自豪。

平塘江口为横州市新福镇地界,这里有一村子,村名江口街。时值中午,村里没见几个人。为我们一行当向导的村妇女主任说,全村210多口人靠江为生。看向江里,靠岸和远处江面上停着一些木制小渔船。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船大都是这里的人自造的。在村里遇见正在忙着造船的村民莫锦妹夫妇,了解到江里的木船是以老龄杉木为主要原料,以铁钉、麻丝、桐油等为辅料,经过10多道工序造出的。江口街的房子从平房到楼房皆有,新旧错落,似乎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村落。然而这仅仅是它的表面。更深入一些探究,会发现这里竟是一个历史上和今天都不平凡的地方。江口街村前的平塘江,系钦江支流,与郁江在这里相汇。郁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全长1179公里,是广西的一条重要河流。平塘江口的便利交通,使它自古便是钦盐北运要道,有“千年古镇,六朝盐都”之美誉。晋太康七年(公元286年),置简阳县,县治所在地即平塘江口街。简阳县名历朝屡经更改,至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称横州,州治他移,江口街自此不复行政中心,但历代官府仍在此设置税收机关。星移斗转至当代,1958年,修建西津水电站,处于库区的平塘江沿岸民众需迁移。1964年西津水电站蓄水,江口街沉入水底,繁华成为前尘往事。一些村民离去,而不愿迁居他乡异地的村民,则在涨水线上的山顶重建了家园,这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村貌。

江口街草木葱翠茂盛。榕树、六旺树、芭蕉树绿意盎然,炎炎烈日下的美人蕉格外红艳。江口的栈道边竖立着一面面长条红蓝两色旗帜,每面旗子上都印着“平陆战队 开河先锋”8个黄色大字,江风阵阵,旌旗猎猎……我想,江口街的繁华还会回来,而且有可能会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平陆运河是我国自京杭大运河以来建设的第一条运河,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通江达海的大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2022年8月正式开工的平陆运河从平塘江口起始,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钦州港海域,全长134.2公里,全线按内河I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建成后的平陆运河,货船可从西江内河直通中国沿海港口和东南亚主要港口。广西是唯一拥有出海口的西部省份,但之前没有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货物航运出海,需从西江经珠江到广州绕道出海。而即使如此,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梧州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年船舶通过量已超负荷运营。平陆运河建成后,西江流域中上游船舶从钦州港出海,相比经广州缩短560多公里航程。

我想起20世纪80年代初上中山大学时,寒暑假我曾好几次从广州乘坐轮船往返,溯珠江、西江、邕江,经梧州、桂平、贵港到南宁码头,途中可饱赏两岸绮丽迷人的风光,但三天两夜的时间确实也太长了。平陆运河修好后,想想这其中省下的成本和时间,怎能不让人激动……广西是祖国的南疆,负有捍卫祖国南大门安全的重大职责使命,但也因此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经济建设等方面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和牺牲。平陆运河的开挖,无疑是广西逆天改命、弯道超车的一次难得机会。而且,平陆运河还将惠及更多的西部地区。作为平陆运河起始点的平塘江口和江口街,其时的车船如织、繁盛场景,其时的游子返乡、家园重振,是可以想见的……

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平陆运河青年枢纽,也是一个极为激荡人心的场景。如林的塔吊、穿梭的车辆、吼叫的挖掘机,在蓝天白云之下合奏着动人的乐章……平陆运河要建设三座双线船闸航运枢纽,即马道枢纽、企石枢纽和青年枢纽。青年枢纽位于钦州龙湾水库,为平陆运河通江达海的关键节点,由双线船闸、泄洪闸、电站、连接坝、鱼道等组成,承担着通航、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生态的功能。就工程的先进性而言,青年枢纽是国内在建的最大互灌互泄型式省水船闸。双线船闸、泄洪闸、电站、连接坝好理解,鱼道为何?原来青年枢纽处于咸淡水交界处,65年前此处修建“青年水闸”,断了下游部分鱼类的“回路”。现在新建的青年枢纽要落实平陆运河经济带畅通、绿色、繁荣、开放、创新、幸福的发展目标,让青年枢纽成为一条真正的绿色生态走廊,所以专门开辟了让咸淡水鱼类生物洄游的通道。更令人惊叹的是,工程建设者们细心到修建了两种类型总长480米的鱼道:竖缝式鱼道和鳗鱼鱼道,在电站左侧布置隔板式鱼道让鲮鱼、赤眼鳟、河鲈等鱼类洄游,在泄水闸右侧布置特殊形式鱼道让合浦绒鳌蟹和鳗鲡洄游……

运河是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开凿运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然而,对运河沿岸的一些原住民来说,也会遇到拆迁移居的困难,平陆运河亦不例外。在横州市新福镇三阳村和新福集镇移民的安置点,我们看到一栋栋正在兴建中的住宅楼,建筑工人们在正午的大日头下紧张忙碌地施工。小区入口前横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置放的效果图显示,修建好的安置点将建起304栋楼,并建有农贸市场、广场、篮球场、文化活动中心、地面停车场、公共绿化、一体化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移民们离自己原来的家并不远,现代化的居住条件给他们带来的应会是三阳开泰般的新福吧。

家山巨变,江河何自?在南宁入住的酒店房间,眺望南宁市景,心中又感叹连连。脚下这座位于民族大道东盟商务区核心地段的酒店,竟有69层。国内国外走南闯北,印象中这是头一次住这么高的酒店,而且竟是在家乡广西。放眼窗外,四面八方崇楼林立、峻厦冲天,眼下住的这家酒店高度竟然算不得鹤立鸡群,“泯然众楼”而已。再看远方,一条大江由西向东穿城而过,那是南宁市的母亲河——邕江。邕江的起点在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同江村三江坡,亦称三江口,左江和右江在三江口汇成邕江。流经南宁之后,邕江汇入郁江,流进西津水库。也就是说,开通后的平陆运河,起始点平塘江口流淌的有邕江的源源水流。平陆运河的开发建设为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向海经济、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条百里运河,竟牵动整个广西和中国西南、西部。广西大学首任校长马君武曾有诗作《京华早春》:“山深三月犹微雪,林密长宵觉峭寒。图籍纵横忽有得,神思起伏渺无端。百年以后谁雄长,万事当前只乐观。欲以一身撼天下,须于平地起波澜。”末句虽是化用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中之“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却乃反其意而用之,赋予奋袂进取之新义。平陆运河又何尝不是广西人陆上造水、“平地起波澜”而逆天改命、震撼天下的时代壮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想象着平陆运河通航之日,一艘艘千吨巨轮乘长风,破碧浪,浩然南去,通过钦州港竞发沧海的光景……

(作者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