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和东莞一起共赴文学春天之约,共探打工文学未来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 郑信鸿  2025年03月03日08:36

岭南春意浓,莞邑百花开。3月1日,由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中国文艺名家东莞行暨“东莞文学四十年的经验、记忆和想象”主题分享会活动在东莞举行。

活动现场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等名家学者结合东莞城市新变化,梳理东莞文学发展脉络,探讨打工文学发展新方向。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任天阳,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等出席活动。100多名作家到场参会。

2025年,是东莞撤县建市40周年。40年来,东莞从传统农业县蜕变成为国际制造名城,经济和人口规模实现“双万”跨越。其间,莞邑文化在岭南大地薪火相传,特别是打工文学的兴起、发展,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学发展如何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武一婷致辞时表示,当前东莞提出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进阶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人产城文”相融互促的新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她认为,在新工业文明发展背景下,东莞文学未来发展路径、新时代劳动者书写的发展趋势等课题亟待探索拓展。胡泉致辞时表示,期待通过此次活动,汇聚各方智慧,为东莞文学创作注入新活力,共同探索打工文学在新时代的发展新路径。

城市的发展、文学的进阶,离不开媒体的推动。羊城晚报早就与东莞打工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曾以整版篇幅报道东莞“三来一补”企业的星火燎原,记录流水线上的诗篇如何从打工者的笔尖流淌。在千禧年之交,羊城晚报连续3年推出“东莞产业工人文学现象”系列报道,将郑小琼《黄麻岭》等作品推向全国视野。此后,羊城晚报通过举办“打工文学”主题论坛,搭建打工文学创作者对话交流平台;在《花地》副刊开设“打工心声”专栏,持续培育新生代打工文学。

本次活动中,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东莞市文联签订战略合作,双方将依托全媒体传播优势与本地文化资源,助力东莞打造专属文学品牌,共同推动东莞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场,花城出版社创作出版基地在东莞正式揭牌,后续将更好助力东莞文学创作出版。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东莞市文联签订战略合作

活动期间,专家学者们还实地走访松山湖科学智汇城、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樟木头的“中国作家第一村”、南城X11潮玩旗舰店等地,了解发现东莞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