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2025年第2期卷首语、目录
卷首语
乙巳新春,AI爆火。而生活的骤变不应湮没“回归”的清醒。
王虎山的短篇小说《拱极门》,以女大学生龙依晨和“双拐黑衣男”的对话展开叙述,以浸润着城市底蕴的历史文化气场,托举平凡中坚守、高蹈而蓬勃的灵魂。龙依晨在考取大学之际遭遇生活变故,同班时得到她真诚帮助、离校谋生后仍对她深怀感念的男主人公,全力以赴代她照顾母亲,其间爱的火苗在内心深处愈烧愈旺,与龙依晨大学期间随波逐流的草率恋爱形成强烈对照……情节跌宕、反转之间,有着对家庭、婚姻及世风、世相的严肃观照,男主人公处变不惊的笃实担当,令小说贯注了沉稳的气质和强健的筋骨。他甘做幕后憨厚情种,忠于所爱、倾心付出,更能在危难之时见义勇为,并坦然承受命运的拷问……拱极门上,男女主人公完成了最终的自我疗愈、精神洗礼,贯穿始终的悬念在此刻张力十足。龙依晨回归故乡的选择,伴随着对生命价值的反省,与男主人公的守望相助珠联璧合。古老城墙上有宽厚的气息可以贴靠,故事中升腾着穿透岁月的傲然与从容。承受当下社会问题的一代人,回归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精神传统和对厚土、大爱的信仰,这样的故事不妥协、有担当。男女主人公似乎难抵爱情终点,但究竟是怎样的情感如此深刻地打动了我们?
张彤的中篇小说《金玉良缘》,反省着落花流水般的人生段落。“我”与海珊大学毕业后回到岛城做了同事。中学时代“我”曾暗中表白,工作之后二人彼此依赖,活泼的生命,自然生长的爱情,这原本是故事可以扎根的地方,然而貌似水到渠成的爱情,却像中了魔法般一次次断线。细细品味,这条纵贯首尾的线索触及了多重痛点。有口皆碑、心高气盛的海珊受制于职场移花接木、暗渡陈仓的手段,愤而离乡出国。名缰利锁拆散了“我”的爱情。行业技术更迭来势汹汹,原有业绩与经验迅速“贬值”,所有争强好胜都遭遇釜底抽薪,这也冲淡了“我”对爱情的自信。最深一层失落源于人格退化、性情无着。曾负鸿鹄之志的海珊虽在京城立足,但终究受缚于“沧海一粟”之倦怠,再次面对“我”的爱情时已变得犹疑、恍惚。更为不堪的是,“我”对爱情从未焕发出奋力一搏的生命冲动,这种软弱、含糊的人格在当下颇为典型。是谁夺走了重启爱情的信心?节骨眼儿上,AI给出的研判着实扎心。呼唤“回归”,还是堕入不问前程之混沌?
王大烨的短篇小说《火麒麟》,意味指向网络时代的阿Q。网络游戏“火麒麟”吃掉了“没脑子”的王浩,而处心积虑设下鸿门宴、一雪前耻的马高杰也并非赢家。人性深处的塌陷令人窒息,我们该如何摆脱魔性,回归童真?
迟牧的短篇小说《像水一样温暖》,写少年对母亲的追思、缅怀。在永不言弃的探寻中谛听母爱永恒的召唤,在生命的极限处涅槃重生。有谁还能解得这种原初完满的感情?
文 /刘照华(《都市》主编)
目录
太原故事(短篇小说)
拱极门 /王虎山
创作谈:生活是文学最好的老师 /王虎山
中篇小说
金玉良缘/张彤
短篇小说
火麒麟/王大烨
像水一样温暖/迟牧
名家随笔·祥夫说
随笔五章 /王祥夫
创意·阅刊
创意写作视角下的期刊小说品鉴(之二十五)
窥探每个人物的情感秘密/张敦
小说语言的地方性问题/子禾
散 文
蝉鸣陋室/孙远刚
哑笛/刘照进
寒号鸟与鱼刺/刘亚荣
自囚与放逐/江锦灵
我与真菌/一问
评 论
略谈蒋殊散文的主观性叙事风格/石国平
都市诗歌
冬日的大地(组诗)/徐祯霞
滇西之行(组诗)/文博
一生去丈量的光明(组诗)/化尘
一些词,汇合于枝头(组诗)/伊雪
短诗点评——特邀点评人:王立世
我为什么娶她/彭先春
麦子/冷眉语
狭小/高粱
秋天裹藏了私心/朵拉
它世界/左右
奖状/何壮远
蓝刺头/温秀丽
观鱼图/孟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