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少儿科幻作家马传思新书《雷池渔歌》在京发布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尹超  2025年01月14日15:08

1月9日,在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知识出版社举办的马传思《雷池渔歌》新书发布会举行。《科普时报》社长尹传红,儿童文学评论家舒伟、李利芳,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利芬,本书作者马传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曾辉参加新书发布会。发布会由由知识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张京涛主持。

《雷池渔歌》是一部优秀的少儿科幻文学作品,作品的场景构建恢宏细腻,结构体例让作品呈现出收放自如的状态。在展现故事情节方面,作者巧妙地以民间传说为引子,运用科幻视角,将传说与科幻融合,赋予传说以崭新的意义。除了角度新颖,在思想主题上,作者通过四名少年的遭遇,彰显了独特的“水之道”。这一“水之道”是外星智慧生命带来的惊奇感和江南烟雨的温婉诗意的完美融合。

曾辉认为,这部作品切中了中国文学的一个母题——神话传说。“比如说,龙、鲛人等都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经典形象。这些神话形象本身就代表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可以说,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

舒伟表示,这四个科幻故事非常有包容性,有科学的认知,有文学的想象,有文学叙事。从玛丽·雪莱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开始,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科幻作品都是成人视角的科幻叙事。《雷池渔歌》这样的少儿科幻小说通过融汇科学认知与文学叙事的方式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和叙事文学的审美感受力,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李利芳说,“《雷池渔歌》是一部区别性特征很鲜明的中国少儿科幻作品,它是马传思儿童文学价值观念不断拓深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是作家文化自觉的产物。在少儿科幻的本土化、民族化发展道路上,马传思又往前探寻了一步。他让自己的少年科幻作品拥有了非凡的科幻想象力、更高的文化品位与坚实的审美调性。”

姚利芬认为,《雷池鱼歌》蕴含着深邃之美。这种美首先表现在作品的文字优雅与情节的动人,以及人物形象的饱含深情。作者深具诗人气质,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尾端,都附有一首极为精致的诗篇,体现了他对诗意美学的执着追求与深刻理解。

马传思在创作分享中说,近年来面对少儿科幻创作,他一直在思考科幻的未来性和中国性的统一应如何实现。“科幻文学天然带有未来属性,但这种对未来的眺望不应该是一种无根的玄想。科幻文学扎根于哪一片土壤,它的根扎得到底有多深,往往能够决定它能够开出什么样的想象之花。当我们的科幻创作扎根于中国当代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发展以及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传统时,它们就会具有更加深刻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创意上的炫技抑或想象力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