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诗学研讨会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
12月21日,由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京津冀作家研究中心承办的陈超诗学研讨会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学者、编辑、诗人及高校师生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12月21日,陈超诗学研讨会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主办方供图
第一场大会发言由罗振亚主持,苗雨时、唐晓渡、耿占春、王志耕、刘向东、徐宝峰围绕陈超的诗歌创作、诗学观念及其裂变转型等问题展开深入阐述与分析,并探讨了其诗歌与个人欲望之间的关联。部分学者结合个人与陈超交往的亲身经历,从多个维度为大家呈现出一个立体、完整的陈超形象。
第二场大会发言由霍俊明主持,罗振亚、大解、王东东、薛梅、刘卫东、王永、郭学军结合时代背景与当代诗歌史,对陈超诗歌的特色与追求进行剖析,围绕其历史书写、先锋性、诗歌理论探索与构建等问题展开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陈超的诗歌不仅深刻反映了个人情感,更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部分学者作为陈超的学生,对其治学态度、学术贡献等予以肯定,表达了对恩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第三场大会发言由荣光启主持,程光炜、孙晓娅、刘波、罗如春、郑恩兵、王露霞、郭友钊、石英杰、崔立秋探讨了陈超诗学的当代性、诗学渊源与反思、陈超生命诗学等具体问题,深刻表达了对陈超的崇敬与缅怀。
第四场大会发言由李建周主持,荣光启、张凯成、王之峰、见君、孙秀昌、庞红蕊、李浩等学者和诗人从当代诗歌内在意识构成中的重要问题、陈超与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关系、陈超对中国当代诗学建设的贡献、陈超的写作伦理学等角度作了深入分析和探究。汪霖霖、贺姗姗作为陈超的学生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与追思。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耿占春在总结发言时提到,众多学者的发言使得陈超的形象得到重新刻画,在陈超逝世十周年之际,陈超诗学研讨会的召开为学界同仁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景敏表示,在感性追怀陈超的同时,也应当以扎实的学术态度对待陈超诗学,将陈超的诗学遗产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