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子《液体面包》:诗意生活的陶醉感
液体面包
诗歌|诗子
泡沫升起
有人问起了边境
开放了没有?
边境紧紧抱住自己
泡沫一伙一伙
向上追赶,像无数个
动态的0
一个湿热的下午
我喝了一瓶精酿IPA,她
有一个诗意的中译名字叫
印度淡色爱尔
于是,我喝下一瓶
琥珀色的诗——她常温发酵
一首手工诗——她慢慢酝酿
酒慢慢,流进我的血液里
我慢慢,流在她的血液里
印度。淡色。爱尔
我忽然想,在她的身上
写一首诗就像
二次创作那样
这次随意一点就好。就像泡沫
和泡沫任意碰撞 轻吻 然后消融
至虚幻的0
爱尔 淡色
异国 边境
浓郁与苦涩中
升来花香
与活着的
泡沫
注︰IPA为India Pale Ale的缩写,中译印度淡色爱尔,为精酿啤酒的一种。
原刊于澳门日报.镜海版,二〇二二年五月廿五日
《液体面包》这首写饮酒感受的诗,竟让我产生了陶醉感,以致一读再读。
我惊异于女诗人这样的感受:“我喝下一瓶/琥珀色的诗――她常温发酵/一首手工诗――她慢慢醖酿”。以诗喻酒,这“诗”连同其柔和细腻的酿造过程,一起“慢慢,流进我的血液裡”,而与此同时,“我”也“慢慢,流在她的血液裡”。诗人、酒和诗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共同呈现出一种“微醺”的和谐之美。
女诗人以酒自适,甚至“自远”,远离俗世,意气风发起来,也想“写一首诗”。不过不是那种“斗酒诗百篇”式的喷湧,只是“像二次创作那样”,在美酒酿造、饮用之後,一种“随意”的诗意延伸。
此诗首尾两节,诗行具有相当的阻拒性,比较难懂,其实写的不外乎饮酒感受。诗中数度出现“边境”意象,这是因为所饮来自“异国”、“印度”。既是边境,自然难免开放关闭之虑,磨擦冲突之虞,颇引人遐想。但在女诗人眼裡,随着名为“淡色”、“爱尔”的液体面包的到来,一切都将如樽中“泡沫”,在相互“任意碰撞、轻吻”後“消融”。“泡沫”的意象也很耐人寻味,它是“虚幻的吗?”不,它是“活着的”,不然它何以从“浓郁和苦涩中/昇来花香”呢?
写一首诗,就是一次“诗意的栖居”。读了诗子的诗,我更加对此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