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2024年第5期 汇聚思想智慧 抒写文化传承
天寒心亦静,冬日好读书。任窗外寒气袭人,有暖茶一杯,好书一本,便觉岁月安稳。《四时读书乐》中写道:“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本期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有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科技经管、少儿教育五大类共30种好书,为冬日读书带来更多选择。
品悟文化韵味 感受艺术内涵
阅读让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溯流而上,跨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心灵对话,感受往昔文化艺术的熠熠生辉。本期好书中,《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带我们走进清华简,揭开历史“谜团”,堪称是走近历史“真相”的先秦奇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多为长期失传的先秦经史类典籍,内容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堪与孔壁中经、汲冢竹书媲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在原《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整理研究报告基础上,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让我们看到东魏北齐王朝兴亡正史。最新出版的《永乐大典》新增入近年访得的、藏于海内外机构及私人收藏的嘉靖钞本10卷,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价值。
《故宫建筑之美》《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增补版)》让我们通过古建筑感悟古人智慧与传统文化韵味。前者讲述故宫建筑的历史变迁,细述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以文化散文的笔触和精美图片带我们感悟故宫之美。后者包含典雅的文学讲述、翔实的文史资料汇编以及精确的测绘报告,且配以约1700幅珍贵图片,包括手绘图和当时拍摄的照片,还原梁思成、林徽因诸位先生当时所见古建筑及时代之原貌。《美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九讲》则是一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从器物角度展现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的灿烂与辉煌。
翻开《重读毛泽东诗词》,我们能感受诗词文化的魅力及其对时代的映照。《轻舟已过万重山:荣宝斋藏经典名画里的古诗词》则带来绘画艺术与诗词艺术的双重魅力。《中国音乐大典·图像编》、“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从不同角度展现音乐、戏剧等艺术的魅力。“鲁迅经典作品连环画(5册)”则是文学与连环画艺术的融合成果。
此外,本期好书中,《海上丝绸之路:从青岛到红海》是一部中国人眼中的海上丝路大历史,书写季风潮汐中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以贯穿古今的视野打量海上丝路的形成过程和辐射形态,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扎实的历史书写和多彩的文明图景。《走!去敦煌探窟》以向导的角度360度、全方位、沉浸式、近距离地展示和讲述敦煌文化与石窟艺术,探索丝绸之路上的历史之谜。
激荡思想火花 坚定奋进步伐
图书是思想智慧与知识的载体,翻开书,我们能看到各种思想的火花闪耀光芒,也能在知识汲取的过程中推动个人奋进与成长。
本期好书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纪实”系列为研究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整理、保存重要文献,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的工作机制。《烈士日记中的五四》从个体视角还原五四运动的真实情形,也呈现“五四运动”如何为中共建党做“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大学小课:重读西方经典》作为北京大学韩毓海教授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经典名著导读”课讲稿,展现西方经典汇聚的思想与智慧,也体现了韩毓海教授在传道授业过程中的智慧。《汤一介讲中国哲学》汇集中国当代哲学家汤一介的哲学研究成果,让我们领悟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魅力。《名门家风》则收录33篇对名人后裔的深度采访,探寻一个个书香之家的家风传承,还原了一段段或被湮没或被扭曲的历史,书中收集不少珍贵的图片,可谓有史有料。《流动的大学:华北联大1939—1948》通过大量鲜活的史料条分缕析、生动清晰地再现那个信仰坚定、青春激扬的革命年代的新型大学风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非常时期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坚持理想、敢于牺牲的精神境界。
本期还汇集了王安忆、阿来等著名作家的最新作品。最新长篇小说《儿女风云录》系王安忆在《长恨歌》30年后,再写上海滩,是一曲个人和时代的沧桑之歌。《去有风的旷野》系阿来的最新游记散文,讲述10个把心交给旷野的故事。在阿来笔下,旷野不止是独特的山脉水文,也是自己深藏的内心世界。
《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国的时代引擎》《新质生产力》从不同角度阐释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介绍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和成效。《生成式AI的革命:人类应如何直面“新知识”》带我们全面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现实应用及发展,提升数字素养。
此外,本期好书中,《中国儿童图解百科·了不起的中国科技》《中国儿童图解百科·伟大的中国工程》《一颗苹果的地球之旅》 “经典来了”系列等,涉及科技知识科普、文学插画艺术、传统文化解读等不同类别,让孩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会阅读趣味。
主题出版
(5种)
《重读毛泽东诗词》(中华书局)该书所选毛泽东诗词共计67首,是对广泛流传的78首版毛泽东诗词所作的精选新编。毛泽东诗词不仅展现了强烈的时代担当、鲜明的时代精神,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思想支撑和精神力量。
《海上丝绸之路:从青岛到红海》(人民文学出版社)该书选取欧亚非3大洲15个重要路标,书写季风潮汐中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以贯穿古今的视野打量海上丝路的形成过程和辐射形态,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扎实的历史书写和多彩的文明图景。
《中国音乐大典·图像编》(人民音乐出版社)这是迄今中国音乐资源规格最高、规模 最大的中国音乐文化的浩瀚建设工程。“图像编”搜集和整理古今反映社会音乐生活各个侧面的静态图像资料的部分,涉及古代音乐插图、古代乐器、古代音乐造像类图像信息条目1.8万余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纪实”系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丛书分理论和纪实两大部分,通过挖掘历史文献的方式,记录和展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曲折发展、不断健全、逐步成熟、完善定型的制度发展和人大工作全貌。
《烈士日记中的五四》(研究出版社)该书由恽代英、应修人、汪寿华3位烈士“日记中的五四”构成,以他们1919年的日记为基础,综合当时各地的“五四”文献,还原他们在“五四”中的思想和活动。
人文社科
(14种)
《大学小课:重读西方经典》(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大学韩毓海教授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经典名著导读”课讲稿。作者选取影响西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家进行讲解,展示“西方”从哪里来,近代西方如何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如何塑造这个世界,同时更揭示资本主义内在、深刻、不可调和的矛盾。
《语言之问:从因纽特语到谷歌》(商务印书馆)从对语言的误解入手,作者在最新研究的基础上,邀请读者重新去认识他们关于语言的已知与未知。作者将最新的重大发现与媒体分析、语言哲学或论证理论融会贯通,辅以实证论证。
“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全14卷)(商务印书馆)丛书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史专家共同撰写,在学术上代表着当今世界戏剧国别史研究的最高水准。从戏剧起源、重要发展阶段,知名的剧作家、演员和机构,到结合时代背景对戏剧文化的解读,以及不同国别地域戏剧间的交流和影响,无不囊括其中。
《生活禅纲要》(修订本)(商务印书馆)全书追本溯源,以通俗流畅的现代语言,对生活禅的方方面面进行论述,可谓对整个汉传佛学精华的总持及现代阐释,是一部全面系统的生活禅教材。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第一辑)(商务印书馆)该书在原《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整理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校释,推进清华简这批重要文献材料的学习、利用、传播,对不同学科读者和广大文史爱好者了解和利用清华简大有裨益。
《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系中华书局1972年版点校本《北齐书》的修订升级,重新复核原点校本校勘成果,充分吸纳原点校本成绩,按照体例要求增订改补校勘记,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
《永乐大典》(中华书局)自上世纪中期以来,中华书局持续搜访《永乐大典》残卷并3次影印出版,受到学界的广泛欢迎。此次再版提升影印质量,并采用双色印刷,保留《永乐大典》原有的红黑两色笔迹,更好地保护、继承和传播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故宫建筑之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该书由文化学者祝勇与摄影家李少白联袂打造,遴选故宫中有代表性的建筑,以文化散文的笔触讲述其历史渊源、建筑形制和审美功能,并细述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历史变迁,由此围绕生命、权力、家国等主题做出深邃而独特的思考。
《美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九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该书是一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介绍了陶器、青铜器、秦砖汉瓦等代表性器具,从器物角度展现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的灿烂与辉煌。作者还将文物制作手法、所用材料等一一作阐述。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增补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该书收入从《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到《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杠杆结构”》共计15篇调查报告,每一篇都包含典雅的文学讲述、翔实的文史资料汇编以及精确的测绘报告,且配以约1700幅珍贵图片,包括手绘图和当时拍摄的照片。
《走!去敦煌探窟》(东方出版中心)该书以“时间”为起点,串联敦煌若干历史时期,带领读者了解敦煌极简史;以“空间”为切入点,精选莫高窟四大经典洞窟,展示和讲述敦煌文化与石窟艺术。
《汤一介讲中国哲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该书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汤一介的自选集。全书选取他自1982至1998年发表的有代表性的24篇论文,这些论文代表了他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思考的主要哲学问题和文化问题,是汤一介学术研究一个关键阶段的总结。
《名门家风》(华文出版社)该书创作团队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追踪并对话30多位文化名人后代,透过他们的目光,探寻一个个书香之家的家风传承,以及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的变迁。书中共收录33篇对名人后裔的深度采访,还原一段段或被湮没或被扭曲的历史,收集到了不少珍贵的图片,可谓有史有料。
《流动的大学:华北联大1939—1948》(现代出版社)该书全面展现了华北联大九年办学历程,生动再现那个信仰坚定、青春激扬的革命年代的新型大学风貌,以及非常时期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坚持理想、敢于牺牲的精神境界。
文学艺术
(5种)
《儿女风云录》(人民文学出版社)《长恨歌》后30年,王安忆再写上海滩《儿女风云录》。小说围绕主人公、后来成为上海“老爷叔”的瑟的一生展开。他的人生既是一位普通上海人平凡的一生,也是不平凡年月里无数市井小人物的缩影。成长、恋爱、工作,各种遭际与境遇,与时代的激流碰撞、融合,归于沉寂。
《去有风的旷野》(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品以游记形式,展现中国西北高地多姿多彩的山川河流、万物生灵和深厚独特的人文景观。作家以灵动细致的笔触,深情地记录下自由顽强地生活在高原上的无处不在的动植物,独特的地质地貌,山脉水文。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8》)(人民文学出版社)该系列是家庭情景剧式系列漫画,讲述一只叫“吾皇猫”的喵星人、一只叫“巴扎黑”的汪星人和铲屎官少年一家人的生活趣事,这些故事汇集起来成为一场关于爱,关于成长和陪伴的旅行。
“鲁迅经典作品连环画”(5册)(连环画出版社)该系列将《阿Q正传》《狂人日记》《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5部鲁迅经典作品,以连环画形式表现。汇集程十发、陈云华、王重圭等知名绘画作者。这套书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使读者形象、直观地感受鲁迅的文学成就和精神品质有积极意义。
《轻舟已过万重山:荣宝斋藏经典名画里的古诗词》(荣宝斋出版社)这是荣宝斋出版社首次推出的原创融媒体互动图书。将荣宝斋珍藏画作与古诗词结合,设计生动的纸艺结构、巧妙的机关、精美的插画和悠扬的古乐,展现中华文化之美。每首古诗词配有翻译泰斗许渊冲亲译英文对照文本。
科技经管
(3种)
《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国的时代引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全书聚焦26个创新主题,深入讲述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进展、新趋势。“理论+ 案例”的双元融合模式,“国内+国际”的多维视角,使该书兼具思想性、前沿性和实践性。
《生成式AI的革命:人类应如何直面“新知识”》(东方出版中心)该书是面向大众的新知通识读物,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现实应用及发展。这不仅是一本科技科普书,更是为读者提供应对未来科技浪潮的行动指南。
《新质生产力》(中译出版社)该书立足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从创新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动力转换视角使读者更好地认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进而将“新质生产力”概念条理化地依次分解到组织方式、产业链和供应链、绿色发展、数实融合、新型举国体制等多个更为具体的维度。
少儿教育
(3种)
《中国儿童图解百科·了不起的中国科技》《中国儿童图解百科·伟大的中国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这是专为5~15岁儿童打造的原创图解类科普系列图书。该系列以图解形式,打破孩子们对硬核科技知识的畏惧,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解析交通、太空、工程、建筑、军事等科学领域的奥秘。
《一颗苹果的地球之旅》(现代教育出版社)该书以一颗苹果为线索,从饮食和健康的角度出发,向孩子解释了食物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经典来了”系列(天天出版社)该系列由北京师范大学孟琢教授精选《论语》《孟子》《庄子》等经典进行解读,以幽默易懂的语言、博学严谨的考证、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讲解经典文本,展现古代先哲跌宕传奇的成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