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名家进少儿”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座谈会
近日,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邀请多名专家、学者及儿童文学作家举行了一场内容丰富、气氛热烈的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座谈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素兰,《儿童文学》主编冯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浩及多位河北省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与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齐聚一堂,交流分享儿童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探讨分析儿童文学创作的现状与未来。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斌贤出席座谈会并致辞。
汤素兰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创作的《笨狼的故事》系列童话、长篇儿童小说《阿莲》等作品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曾任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的她,在座谈会上回顾了自己的编辑生涯,总结了作为童书编辑所必需的职业素养:首先对书要有激情,要热爱所从事的出版事业;其次要把出版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在自己做的每本书上都打下编辑的烙印;第三要了解和懂得儿童读者,能判断好书稿,也能引导作者写出好书稿;第四要能够策划图书,关注新闻和社会动态,找出选题的优势和市场的空白点。她强调无论是做编辑还是当作家都要保持职业理想与文化追求,相信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冯臻以“发现、判断、选择”为题眼,介绍了《儿童文学》杂志成功的经验。他说编辑要像全天候雷达,不断发现新选题、新信息、新作家、新的读者需求,对出版领域要有全局掌握、综合了解。他呼吁大家关注和开发中青年作家群体,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把他们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充分发掘出来,为他们点滴的成长进步而欢呼。他认为儿童文学编辑不仅要懂文学,懂教育,懂儿童心理,还要有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能够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作家。
李浩分享了自己对于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悟。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一是要有想象力,这是文学最为重要的支撑,想象力充沛的作品才能让读者进入到一个“美妙新世界”;二是要有思想性,思想是文学的骨骼,一部小说的完整度和深刻度必然由它支撑,我们应该在儿童文学里看到对于儿童智力上的尊重。
王斌贤围绕“出版人应该为作家做些什么”,谈了创作与出版的关系,鼓励编辑努力修炼真功夫,提高选题策划能力、编辑加工能力、为作家作品服务的能力,与作家密切合作,共同推出更多“导向正、质量好、效益高”的童书出版佳品,扩大河北出版的品牌影响力。
作家张玉清、翟英琴、赵卯卯、贾为等分别分享了他们的创作感悟,畅谈了创作历程中的点滴收获和对未来的展望。他们表示,在未来的创作中将不断探索新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方式,融入热爱与热情,打造更多体现时代精神、富含教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努力为河北儿童文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编辑们纷纷表示,各位领导专家的经验分享非常宝贵,听后受益匪浅。今后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丰富和完善自己,提升为作家、读者服务的能力,让作品以更好的姿态、更好的面貌呈现到读者面前,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健康向上的精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