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七届“贵州大曲杯·记忆里的味道”征文作品—— 秦锦屏:前院后院抓母鸡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秦锦屏  2025年01月06日09:35

第七届“贵州大曲杯·记忆里的味道”征文大赛于2024年4月19日正式启动,在规定投稿时间(2024年4月20日—2024年10月7日)内,主办方共收到有效投稿作品9206篇(首)。经过初评、终评两个阶段的严格评审,选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共计45名。

征文作品择优在中国作家网刊发,以飨读者。

——编者

前院后院抓母鸡

秦锦屏

当香气四溢的佳肴摆上桌,几杯美酒落肚,秦先生把话匣子也打开了。

他说,与爱人结缘,源于一张餐票。

彼时,他们同在省师范大学求学。中午下课铃一响,饥肠辘辘的同学们抓着饭盆,争先恐后飞奔至食堂门前排队。眼看要排到打饭的窗口了,排在他前面女同学突然沮丧地说,呀,急匆匆的,忘记带饭票了,你先吧。说着要退出打饭队伍。

秦先生腰杆一挺,手一拦:别走!不就是一张饭票吗?我有。给!

言罢,将贰两餐票递给了这位常见面但毫无交流的同级学妹。此前,他只知道这个学妹是隔壁班上的宝贝——语文高考女状元。一接触,她原来不仅学业优秀,还是个很重情义的人。这不,黄昏时分,女状元就来还饭票了。秦先生说啥也不肯要。虽然作为学生的自己当年并不宽裕,但他非常乐意当一回“雷锋”。但女状元却 是个格外认真的人,一张饭票夹在书里,在两人手上推搡了几个来回,还是没有结果。女状元急了:那好吧。下次,我给你的礼物,你一定要收下。

她真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周末归校后,女状元找到秦先生说:这是我妈亲手做的家乡菜,你一定要尝尝。说罢,也不等秦先生回应,转身跑开了。

秦先生手捧一大一小两个“圆溜溜”,心里擂起了欢乐的鼓。

待女状元一溜烟小跑的身影不见了,他才按捺住心口那种莫名其妙的颤抖,小心翼翼地拧开第一个圆溜溜——用吃过罐头的玻璃瓶装的盐酸菜。见四下无人,他蹲在墙角,迫不及待地用食指头勾出一根红透了的菜条细嚼,霎时,酸辣齐涌舌尖,咽下,只觉得喉咙热烘烘,发根汗涔涔,好吃归好吃,辣得想跳脚。为遏制辣味,他毫不犹豫地打开了第二个圆溜溜——一枚绿皮的鸡蛋(其实是鸭蛋)。“啪啪”磕破蛋皮,他眉头一连皱了几皱,内里犯了嘀咕,——她为啥送我一个臭乎乎的“坏蛋”!这个文科女状元是有什么 隐喻吗?

连续几天,秦先生心中惴惴不安,又不敢去隔壁班问个明白。还是女状元来找他了,问:味道怎样?好吃不啰?

秦先生也是个爽快人,几天的心结冲口而出:“你咋送我一个又黑又臭的坏蛋呢?我扔了。”

“啊!”女状元瞪大眼,吃惊地望着他:“真的扔了?那可是少见的松花皮蛋啊!”

“唰”一下,几天前没有辣出门道的汗,密密麻麻渗出了秦先生的发际线。

女状元一下子被他的窘态逗笑了,安慰说:没得事,以后喊你去我家里耍!

他原以为这是句客套话,没想到,一来二去随着两人的熟络,这句话就成了双方内心里一个热切的期待。

这一天,终于来了。受到女状元的邀请后,秦先生特意把自己“武装”了一下,无非是把旧衣服洗干净,头发做了个三七分。等到了柏家后,才知道这是一家多么淳朴厚道,一见再不能忘记的人。

全家人将秦先生奉为上宾。女状元的妈妈——柏姨,手执菜刀,系着围裙,前院后院狂追一只芦花老母鸡,直追得它“上蹿下跳”,体力不支……成了盘中餐。

男主人——柏爹爹,额上缠着布帕,腰里别着旱烟袋,背起手,大声吩咐两个儿子都围到桌前陪客。两位大哥,轮番端起自家过节也舍不得喝的美酒,一杯一杯敬贵客。秦先生虽不胜酒力,可也不忍辜负美意。在主家的左劝右请中,饮尽一杯又一杯美酒,喉头这把“锁”一旦打开,心头的火就嘭的点燃了,心头的火苗一窜起,他便百感交集,眼潮耳热……

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听到火塘边飞起了歌声: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罗圈哎,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妹唱,三月槟榔不结果,九月兰草无芳香,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

当天夜里是如何睡下的,不记得了。朦胧中,他一翻身,窗边,圆圆的月亮,亮汪汪地照着大地,照着这户家境并不宽裕但热情善良的人家。

第二天,秦先生晃悠悠的起床。刚才洗漱完毕,就听见柏爹爹喊:“小秦,过来坐。老大,老二,酒杯摆起……”

像打组合拳一样,屋里话音一落,屋外,又一只老母鸡张膀子扑棱着满院乱“飞”,在它身后,又是手举钢刀,气喘吁吁的柏姨。秦先生起身急了,一阵晕眩,便靠着门板说:“不要杀鸡了!昨天的酒还没有醒,今天简单点儿……”

两双热情有力的大手把他拉回了原坐。立刻,他的耳后响起了干脆快活的声音:“哈哈,老子把它逮到了。不杀鸡啷个待客嘛,啷个下酒嘛……”

秦先生不安的起身、搓手,还未想好如何表达谢意,两双大手左右一起按住他,又一个响亮的声音在他耳畔说:丈母娘爱女婿,前院后院捉母鸡!鸡都杀了,啷个能不喝酒?喝起,粮食酿的酒,霸道得很!

“倒起!……端起!……整起!”

也不知是大哥还是二哥在喊。

立刻,“乒乓”碰碗,酒香四溢……朦胧醉眼中,他看见火塘边的女状元,面色酡红,往吊耳锅下添柴,锅子肉香阵阵,炉火红红旺旺,明亮眼波闪闪。

“当年,我就是在酒香中,怦然心动的……”

秦先生回忆的话音一落,在座的诸位立刻笑声和酒令一起“开闸”!

“原来你是因为一个松花皮蛋被女状元引到贵州来的!”

“这个‘坏蛋’的故事,很有意思!”

“还是丈母娘好啊,前院后院抓母鸡!……丈人也好呀,美酒滴滴敬亲人!”

秦先生端起酒,又放下 :“当年,老丈人,我的两个舅老哥,加我,四个人,一瓶白酒到桌前,杯杯见底不服输,一划拳,我就醉了!……”

“你不会醉的!”

“醉了,醉了,早就醉了!”

古道热肠,投桃报李,开门迎客,杀鸡佐酒……从初见的陌生到相守的甜蜜,从味蕾的震颤,到灵魂的慰藉,秦先生从原汁原味的生活中出发,在日新月异的生活中长醉,至今未醒呐。

今朝的座上宾,听贵州女婿讲贵州往事,品味着滋味独特的腊猪脚、酸汤鱼、折耳根、叶儿粑,在推杯换盏中,也醉意渐浓。

秦先生讲述的贵州故事,有情,有义,有酒。

我们听到了美酒飘香,烟火四溢的小康故事。听到了从简单到丰富,中国人,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是猎枪!醇香的美酒,敬天敬地敬朋友,人情越来越厚,生活越来越美,正如这丰盛的秋宴,一点一滴都是生活的滋味。

醉吧,朋友!斟满酱香,斟满情谊,斟满热爱,斟满祝福,让山也醉,水也醉……我见青山多妩媚!

(作者简介:秦锦屏,一级作家、曾获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朱自清文学入围奖、首届丝路散文奖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签约剧作家。出版有小说,散文,诗歌十本。编导戏剧作品35件。16件散文、诗歌入选语文教辅材料。有戏剧、音乐作品在电视台播出。有文学、戏剧作品译介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