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贵州大曲杯·记忆里的味道”征文作品—— 余一鸣:我就嗅一嗅味道
第七届“贵州大曲杯·记忆里的味道”征文大赛于2024年4月19日正式启动,在规定投稿时间(2024年4月20日—2024年10月7日)内,主办方共收到有效投稿作品9206篇(首)。经过初评、终评两个阶段的严格评审,选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共计45名。
征文作品择优在中国作家网刊发,以飨读者。
——编者
我就嗅一嗅味道
余一鸣
我是四十多岁才调进南京城一所学校上班,我们的办公室里有一大帮小年轻,我习惯上班的第一件事是泡茶,年轻人上班的第一件事是泡咖啡,对咖啡这个洋玩意,我一直有抵触情绪,我上大学的时候,流行一支小曲《美酒加咖啡》,班上几个时尚分子常挂在嘴边,我曾在咖啡店尝过一次,苦,从此我远离这种饮料,并鄙视喝咖啡的人,装什么呢。有男生启发我,喝咖啡得加上“咖啡伴侣”才有味道,我明白了,他们喝咖啡是为了喝“咖啡伴侣”,说白了就是为了找“伴侣”,故不惜忍受口中咖啡之苦。在办公室闻咖啡闻得久了,有一天我在办公室独自加班,总觉得少了什么,原来是少了咖啡的味道,于是,我在茶水间泡了一杯咖啡,放在办公桌上,不喝,心神已定。
年龄大了,在异乡多年不联系的发小和同学联络频繁了,抱团回老家的次数多了。在老家聚餐,有一道菜是必点的菜,烂腌菜盐水炖豆腐,雅称“千里香”,其实是贫困年代,腌菜吃完后剩下的盐水二次利用,豆腐属奢侈品,大多数时候,筷子蘸点咸水就可下饭。我在县中读书时住校,很多同学带的菜就是腌菜盐水,—小罐够吃一个星期,每当开饭,宿舍里臭气熏天,我只能掩鼻而逃。我父母是教师,有固定工资,而且我父亲是外地人,我家的饭桌上一直没有这道菜。现在回老家,聚餐时这道菜是每吃必上,而且最受欢迎,理论依据是具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可增加胃酸分泌,润肠通便,正是我们中老年人群所需。每当这道菜转到我座位前,我就迫不及待推移转盘,我还是没办法接受它。高中毕业四十周年,我们重返母校,从当年的宿舍楼出来,然后到学校食堂聚餐,大家总觉得餐桌上少了什么菜,我第一个喊出来,烂腌菜盐水炖豆腐,今天必须上。自那以后,我在老家上饭店,总要点上这道菜,我不吃,我只是嗅一嗅。
我外公只有我母亲一个孩子,我的童年时期是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我的外公在村子里以能干闻名,犁地、罱泥这些高难度高的农活他干起来得心应手,插秧割麦子不仅速度快,而且身上的衣服不带一个泥点。他还是方圆几十里内最厉害的拳师,庙会或者年节前常有人登门请他去做拳术指导。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喝酒,每天晚餐喝一小碗,哪怕只有几块锅巴或者几条萝卜干下酒,外公也乐此不疲。外公喝酒却不贪酒,—小碗酒喝完,抹抹嘴便捧起饭碗,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厨房里有酒香飘出来,那就是召唤我吃晚饭了。在那个时代,我外公哪来的钱买酒喝?他自己酿酒。外公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地主家打长工,老地主贪酒却小气,每年请酿酒师傅来家中土法酿酒,外公偷偷地学会了。外公自己用的酿酒原料是红薯,正经的粮食太贵重,他用不起。他的工场就在自留地的田角落,泥巴土灶,灶上是一囗大锅,锅上有一个铁管嘴子,酿好的酒气就是从那嘴子里涌出来,流进一个泥巴封口的陶瓷罐。外公酿酒那两天吃住就在他的工场,那两天我家的厨房就没有酒香味。外公做拳师,偶尔也有人给他送酒,都是供销社柜台里才有的瓶装酒,酒瓶上贴着花花绿绿的标签,外公平时不舍得喝,来客了才会拿出来。作为爱酒之人,外公有他的理想,外公在酒桌上常说,什么时候咱能喝上茅台酒,我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我那时已上小学,就问他茅台酒多少钱一瓶,外公说八块钱一瓶,我便不敢吭声了,我攒的压岁钱离八毛都远着呢,我打算等我挣钱以后再替外公买茅台。
外公喝酒从来不让我沾酒,这很奇怪,我的朋友中有人说,他的酒瘾就是小时候在筷子尖上培养出来的,大人喝酒,让孩子用筷子点一下尝尝。外公从来不跟我玩这样的游戏,外公说,粗人才喜欢喝烧酒,一天的力气活干下来,腰酸背疼,火一般的烧酒追过去,筋骨马上松懈,人就舒畅了。他认为,我的父母都是教师,我将来肯定也是个书生,烧酒不合适我。他不知道,他的外孙长大后确实成了文人,在宴席上总有劝酒的人说,李白斗酒诗百篇,作家咋能不喝酒呢?外公,我怎么办?我就端起酒杯,说,我嗅一嗅酒香吧。等到我有了一点阅历,我明白这世界不仅有身体的劳累,还有心灵的损伤,文人也需要一杯烧酒慰藉时,我依然坚守着外公的嘱咐,不沾酒,我只嗅一嗅。外公在我结婚前溘然去世,我没来得及给他买一瓶茅台酒,我那时刚工作不久,茅台酒再怎么涨,我当时的工资也一定够买一瓶。这是我不可原谅无法挽救的疏忽,我总以为外公能活很久很久。我以我自己的方式向外公致歉,每逢酒场,我只嗅一嗅杯中的白酒。
文人与酒在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有趣的一种现象,当下很多文学奖都是由酒厂赞助。2012年,我的中篇小说《不二》获得了《中篇小说选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就安排在安徽一家著名酒业公司,主办方安排我们参观古老的酒窖,并让我们几位获奖者亲身参加了送料车间的劳动,过后,我们每人获得了一小瓶白酒,酒瓶上贴着我们在劳动场景的照片。那是我第一次嗅到广阔的酒香,如果说一杯酒的酒香等同于一朵花的花香,那么,我在酒厂就相当于走进了一个鲜花怒放的大花园,不由得你不陶醉。
2023年,我的长篇小说《十竹斋密码》获得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颁奖典礼是在四川一家酒业集团举行,我又一次获得了参观酒厂车间的机会。那车间长方形,十分宽广,刚走进去,我就几乎被袭来的酒香袭晕,我站稳脚跟,久久徘徊,一个人落在参观队伍的后面。我有一个奇想,我想脱下鞋袜,赤脚踩一踩酒糟。但我不能那样做,我的脚没洗干净,脚臭,是对酒香的玷污,我心有不甘地走出了车间。那家酒企就在赤水河畔,离茅台镇应该很近了。
我有一个隐秘的夙愿,那就是能走进茅台酒厂的车间,嗅一嗅茅台酒的酱香,这不仅是我的愿望,其中承载更多的是我外公的愿望。2011年,我获得了《人民文学》年度小说奖,小说奖冠名“茅台杯”,我以为有机会走进茅台酒厂了,但那一届颁奖典礼是在北京举行。酒宴上,一位茅台的老总说,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今天的茅台酒绝对是真酒。我低下头,嗅了一下杯中酒,真香。我相信了那个关于茅台获巴拿马金奖的传说,摔破的酒瓶中流出的酒香征服了评委们。
获奖是开心的事,但没能走进茅台酒厂,是我心中的遗憾。我坦率地承认,参加这届〝贵州大曲杯"的征文,我最大的动力,是盼望获奖,获奖后能有机会去嗅一嗅茅台厂车间的酱酒香。
我的心中隐藏着一种迷信,倘若你喝咖啡,你就嗅不出咖啡的真香,倘若你吃了“烂腌菜盐水”,你就失去了对“千里香”的领会,同样,假如有一天我也学会喝烧酒了,我就会忘却我人生中的歉疚和痛切。
我只愿意,用我的嗅觉体会人生,认识大千世界。
(作者简介:余一鸣,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特聘作家,南京市作协副主席。出版有长篇小说《江入大荒流》《十竹斋密码》及中短篇小说选十七本,曾获2012年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23年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第四第五届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中篇小说选刊》2010-2011双年奖\2011《小说选刊》年度奖\2011《人民文学》年度小说奖\《北京文学》2013-2014双年奖及2020年度奖\首届高晓声文学奖\第七届中华宝石文学奖等文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