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福建文学》2024年第11期卷首语、目录
来源:《福建文学》 |   2024年11月15日16:12

卷首语

读不下去——这四个字成为一个读者对一部小说最主观也最残酷的评价,意味着他将放弃阅读这部作品,且很有可能会在他见到的读友中“广告”这种观点。当许多读者都这么说时,这部小说大概率将面临失败的窘境,因为一部“读不下去”而少有人问津的作品很难说来自艺术上的胜利。读不下去,同时也是最意味深长的一种评价。某出版社曾经统计分析读者吐槽“读不下去”的书,得出了一份“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前五名依次为《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逝水年华》《瓦尔登湖》。这些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也被读者冠以“读不下去”,谁之过?

那么,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读不下去,是因为一部作品失败,还是因为一部作品太过成功?事实已经表明,一部失败作品一般会导致读不下去,而一部成功作品会导致两种后果:强大的阅读吸引力和死活读不下去。于是,“读不下去”变成了读者个体的主观问题,事情也变得复杂起来:年轻人读不下去老作品,老读者读不下去年轻人的作品;审美水准较高的读者读不下去某部平庸的作品,某部优秀作品在阅读素养平庸的读者那里也遭遇读不下去的境遇;你读不下去而我读得下去;等等。终究,“读不下去”由一个审美水准问题和作品成败问题,变成了一个阅读的哲学问题,有多重辩证因素纠缠其中。但是,当一部作品在职业读者(编辑和评论家)那里被评价为“读不下去”时,写作者需引起警惕了,究竟是叙述的技术问题(比如信息密度、叙事有效性、节奏等)还是作品的艺术问题(比如艺术的弹跳点、作品成立性等),写作者需耐心地进入文本内部去琢磨和解决。

本期作品是否让您“读得下去”呢?如果您“读不下去”,可能是您的问题,也可能是作品的问题。本期“重点推介”刊发巫宏振的中篇《我是谁》,这既是一篇现实小说,也是一篇心理小说,一个患有间歇性失忆症的“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身份,一直在追问:我是谁?作者既是在探讨一个“我是谁”的哲学的终极问题,也有一种写作的野心,即塑造“一个彻彻底底的社会的局外人,一个生活在智能系统之外的局外人”的文学形象。本期还有很多叙事风格各异,但一定能让您读得下去的作品。

目    录

小说纵横

重点推介

巫宏振 我是谁(中篇)

王威廉 “无名者”的现实质感 (评论)

中 篇

叶仲健 旅行

短 篇

汤展望 卖小米面包的人

常 君 春天里

黄文卿 疖肿

诗歌现场 

熊 焱 母语(组诗)

叙 灵 眺望空旷处的雪

张泽雄 自洽之诗(组诗)

陆十一 守夜人

樊健军 我的朋友

杨阿龙 弱者的爱

叶传杰 寒露即景

散文风尚 

实 力

蒋 蓝 构树开启的想象力

八方文采

朱以撒 我与我周旋久

王常婷 荔枝三百颗

王容余 母亲的跳跳鱼

纪任才 梅山深处

王 族 边地动物

杨本明 圩市

万雪萍 安诺的钢琴

“现代闽生活72式”获奖作品选登 

王文地 高甲人生(散文)

陈建雄 山海福建年(散文)

杨 扬 梅坞读漆(散文)

沈国徐 诏安码头(诗歌)

柯友珊 海上船屋(诗歌)

文艺探索 

马 忠 童心接通的奇妙世界——读聪善儿童诗集《小小的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