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学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中国南亚友谊之树常青 2024南亚留学生中国文学体验营举办
来源: 四川作家网 | 胡尊栊  2024年11月13日11:34

11月8日-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南亚国际文学交流中心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创联部、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成都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联合承办的2024南亚留学生中国文学体验营在成都、眉山举办。

成立于今年年初的中国作家协会南亚国际文学交流中心(成都)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四川省作家协会共建,旨在以人文交流为依托,实现民心相通,将当代巴蜀与南亚文化间的互动与交流清晰地呈现出来。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与南亚等国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加强与南亚国家的文学交流能促进中国和南亚各国人民之间加强认识、增进往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独特作用。

开营仪式现场

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一级巡视员、南亚国际文学交流中心主任李锦琦,四川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南亚国际文学交流中心执行主任侯志明,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张颖,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李铁,四川省作家协会秘书长彭飞龙,四川省作家协会有关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及南亚国际文学交流中心负责人,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及成都市文联负责人出席开幕式,来自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以及阿富汗的50余名南亚留学生参与本次活动。

李锦琦在开营仪式的致辞中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部,向本次活动成功开营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中华文明和南亚古文明同为人类文明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千百年来,两地的文明之光交相辉映,互学互鉴,美美与共,成为不同文明合作进步的历史佳话。两地文学植根于厚重文明沃土,凝聚了两地人民智慧与活力,书写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光辉篇章。

李锦琦指出,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南亚文学,都蕴藏着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未来社会的观照与省思。此次文学体验营采取讲座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将带领南亚留学生切实体验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侯志明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和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绵延不绝,文学相互影响,共同书写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光辉篇章。四川作为中国西南重镇,千百年来与南亚国家有着密切的往来。进入新时代后,四川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充分发挥区位、地缘优势,在推动与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希望参加此次活动的朋友们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带回自己的国家,与身边的朋友、家人分享,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巴蜀文化与各国文化的文明使者,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四川。

讲座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姚建彬、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何明星、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罗伟章分别作了题为“漂洋过海的《红楼梦》”“李白、杜甫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中国文学叙事的开放空间”的文学讲座。

Khuzaima Saeed(胡扎伊马)等留学生表示,在听讲座的过程中体悟到了中国文学的深度与多样性,学习到了自然与人性之间的互动,领悟到了人类精神的坚韧,以及文字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力量。

参观杜甫草堂

留学生们还实地参观考察了杜甫草堂博物馆和三苏祠博物馆,实地感受杜甫、苏轼曾经的生活轨迹,并对他们创作的时代印痕有了更加直观的感悟和理解。

结业仪式上,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Shital Baraily、Khuzaima Saeed(胡扎伊马)、Khattak Yumna(李云娜)、Alondra(艾实)等人表达了对活动组织者的感谢并回顾了这两天以来参加的每场讲座的收获以及参观杜甫草堂和三苏祠后的感想,纷纷表示在本次活动中受到鼓舞,要积极阅读中国文学作品了解中国,并努力成为一个连接中国和南亚的文化使者。他们认为这是一次深入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丰富内涵的珍贵体验。

澎湃的现实生活、昂扬的时代精神、丰盛的经验和情感是中国文学的源泉与动力,彰显着中国文学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本次文学体验营,让南亚留学生通过所学所见所感接触到更多元、更真实、更生动的中国故事,有利于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增进中国和南亚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图/胡尊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