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在顺义区龙湾屯镇启动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4年11月11日11:26

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现场

2024年11月4日上午,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的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启动仪式在顺义区龙湾屯镇举行。北京市政协党组成员,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韩子荣,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北京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高云峰,顺义区委书记龚宗元,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顺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耿晓婧,北京市文联副主席马国颖出席启动仪式。来自全市“百千工程”相关10个区的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区文联的有关负责同志,北京作协主席李洱等作家驻村第一创作小组成员,以及来自顺义区村镇的代表、顺义区作家代表等近180人参加启动仪式。会议由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主持。

参观纪念浩然图片展

参观纪念浩然图片展

顺义区龙湾屯镇的焦庄户村是北京作家浩然扎根创作长篇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的重要创作背景地,浩然“写农民,给农民写”的创作理念至今仍然给新一代作家以启迪,今年也是《艳阳天》第一卷出版60周年。启动仪式前,韩子荣、陈宁、马新明、高云峰、龚宗元等带领作家驻村创作小组成员专程前往焦庄户村村史馆参观纪念浩然图片展。

在启动仪式上,赖洪波首先介绍了北京市文联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共同打造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的基本情况和整体安排,并就政策支持、属地协调保障等方面提出希望。

陈宁在讲话中指出,在首都乡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文学不能缺席,“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是首都文学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首都文学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举,是继承乡土文学叙事传统、探寻乡土文化根脉、推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举措,更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服务首都发展的重要行动。希望在各相关区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作家的全情投入下,“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结出创作硕果,为新时代首都乡村振兴贡献文艺的重要力量。

高云峰表示,当前,全市正深入实施以“百村示范、千村振兴”为内容的新一轮“百千工程”,培育一批体现首善标准、展现首都特色、服务首都发展的样板村,引领带动首都乡村全面振兴,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广大作家深入乡村、深入基层,贴近农民,把北京市民心中最好的乡村和北京乡村振兴最扎实的实践经验创作出来、展现出来,为丰富新时代首都乡村文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顺义区委、区政府是此次活动的特别支持单位,耿晓婧受区委委托,对启动仪式在顺义区举办表示热烈的欢迎。她首先介绍了顺义区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的主要建设情况和成绩。作为北京重点建设的平原新城和对外开放与国际交往重要门户,顺义区热切的欢迎作家朋友们走进此次活动相关的12个乡村,深入挖掘顺义抓乡村振兴的特色与成效,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力量、有分量的精品力作,展现新时代的艳阳天,走好新征程上的金光大道。

北京作协主席、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教授李洱,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代表首都作家先后发言。

李洱表示,自己生于中原农村,对农村有很深厚的感情。作家进村对乡村也是有意义的,甚至对乡村的风景都是有意义的。各种风景,如果没有进入诗人、作家的文本,没有被书写过,这个地方在文化史的意义上很难说曾经存在过。就像浩然先生在小说、散文中写到了焦庄户,焦庄户就成了一个具有很强文化意义的村庄,当代人以及后人对这个村庄的历史、文化、人物都会铭记于心。“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正是向时代、向土地、向伟大的创造者致敬的行动,也是一个让作家重新焕发自己、重新写出崭新作品、成为一个崭新作家的重要机会。

石一枫以作家浩然的作品《艳阳天》的片段为例,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故事,他表示,浩然心里一定有一个理想的乡村,并一直在为这个理想的乡村而写。作家说到底是一个来自生活的职业,也是一个靠近理想的职业,当今天的作家亲眼看到理想的乡村变成现实,又能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这应当是他作为作家的莫大的荣耀。

启动仪式上,韩子荣代表主办单位为作家授旗,李洱代表所有参与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的作家接旗。

启动仪式上,韩子荣代表主办单位为作家授旗,李洱代表所有参与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的作家接旗。

韩子荣、陈宁、马新明、高云峰、龚宗元、李洱、耿晓婧共同推动启动杆,宣布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正式启动。

仪式结束后,在龙湾屯镇政府第二会议室召开了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顺义区座谈会,来自顺义区相关部门和村镇代表区和40人参加座谈。马新明主持座谈。

作家驻村创作小组成员李洱、解玺璋、石一枫、兴安、温亚军、宋丽晅、阿乙、孙睿、王艳霞、叶晓、孟小书、阿依努尔先后发言。青年作家叶晓听了基层代表的发言,感触很深,他表示,农村是文学的沃土,京郊大地滋养了北京的文学,也培养了很多作家,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百名作家进百村”活动是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一次盛事,有幸参与采风创作是北京作家的幸运。来到乡间田野,倍感荣幸,也倍加珍惜,希望借这次机会努力吸取营养,触摸到新农村的时代脉动。作家阿乙表示,“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让他看到‘文学像影子、像镜子一样快速、准确地反映多变的时代’的可能。”他认为,这样的活动既使得像焦庄户村、牛栏山镇这样快步而稳健发展的村镇被呈现,也使得在京作家能有机会充分、深入接触一线,融入到群众中去。王艳霞作为土生土长的顺义作家,认为浩然在顺义生活过,体验过,创作过,他的文学和精神品质也恩泽了很多顺义作家,这种精神也必将激励她在采风中发扬浩然文学精神,俯身倾听农民的声音,积累好素材,力争用新视角反映出乡村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新变化,用文学助力首都乡村发展的华彩篇章。

韩子荣在总结时谈到,书写时代、书写人民是新时代文艺的关键词。“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立意高远、恰逢其时,是着眼于服务首都建设和文学发展的重要行动,也是面向首都文学界的一次总动员。首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勇当新时代的“记录者”,深情书写首都山乡巨变的壮丽图景;要勇当新时代的“号角手”,广泛凝聚振兴首都乡村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勇当新时代的“建设者”,大力推动首都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

4日下午,作家驻村创作小组还先后前往顺义区牛栏山镇卢正卷村、赵全营镇北郎中村等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作家温亚军表示,北京的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城市发展的延伸,更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复兴。同时,乡村振兴让北京的乡村焕发了新的活力,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经济产业链,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几天的观感,彻底更新了我的乡村记忆,对乡村发展充满了信心。”

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是一项长期的文学行动,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记录新时代首都山乡巨变,为推进北京市“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贡献文艺力量。创作活动采取“上下联动”“驻走结合”等形式,组织北京广大文学工作者开展驻村走访创作,号召大家勇当新时代“执笔者”,躬身融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全面深入了解北京,认识书写北京的乡村,奋力书写北京文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