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最初中国 文明临汾 文学浸润生活”—— “山西文学周·临汾篇”在临汾蒲县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英俊  2024年11月08日10:58

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进一步激发山西文学队伍的创作潜力,提升山西文学在全国文学发展格局中的影响力。11月3日,以“最初中国 文明临汾 文学浸润生活”为主题的“山西文学周·临汾篇”在临汾市蒲县开幕。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山西省作协主席李骏虎,临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建国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蒲县县委书记杨晓舟致欢迎词。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山西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万勇,山西省当代文学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张锐锋,河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山西省作协党组成员、驻会副主席罗向东、温建生,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徐大为,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珍,临汾市政协副主席蔡志强,蒲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薛向阳,以及山西省作家协会各处室负责人,临汾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各地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首届西戎文学奖获奖者,临汾市作家代表,临汾市各县(市、区)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和广大文学爱好者参加活动。

“山西文学周·临汾篇”在临汾市蒲县开幕

此次“山西文学周·临汾篇”由中国作协社联部指导,山西省作家协会,中共临汾市委、临汾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临汾市委宣传部、临汾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蒲县县委、蒲县人民政府承办,山西省当代文学基金会、临汾市作家协会、中共蒲县县委宣传部协办。活动为期5天,陆续开展了红色音乐盛典、文学名家对话、文学讲座、文学专题培训、“百名作家进百校”、作家主题采风等六大文学服务活动。

不断开创山西文学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

陈彦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新发展、攀登高峰的新篇章。近年来,在山西省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山西文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方向,深植于时代与人民生活之中,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提高公共文学服务水平和质量,奋力开创新时代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文学力量。“山西文学周·临汾篇”的启动,正是展现新时代文学新作为新成果,让公共文学服务更广泛覆盖读者走进读者的切实行动。希望作家朋友们能够借此机会,进行丰富而有意义的文学之旅,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以扎实之功、出彩之笔,在继承传统中开辟新风,在博采百家中创造辉煌,顺应科技和艺术融合发展大势,深入挖掘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资源,在积极参与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中,推出一大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学精品,在攀登文艺作品、文艺人才两座“高峰”上迈出新步伐,在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呈现出勃勃生机的新景象,不断开创山西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骏虎指出,值此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一周年之际,在尧王故里举办“山西文学周·临汾篇”,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到新时代山西文学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的重要举措。临汾是文化大市和文学强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临汾广大文学工作者笔耕不辍,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的文学事业会步步攀登,继“山药蛋派”和“晋军崛起”之后,努力使“新时代文学晋旅”走向新的“高峰”。

闫建国在讲话中指出,临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出台了《临汾市“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设立了临汾市“五个一工程奖”“西戎文学奖”等市级文艺奖项和重点文化项目扶持奖励资金,推出了长篇小说《苍黄尧天》、诗歌《时代楷模》等一批文学精品力作,多部作品荣获了省“五个一工程”奖、赵树理文学奖、黄河文学奖等奖项,书写了临汾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辉煌篇章。此次“山西文学周”在临汾举行,希望全市广大文学工作者以此为契机,高擎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号角,用心书写城市“双品质建设”的生动实践,用情擦亮“西戎文学奖”的文化名片,用爱讲述“最初中国·文明临汾”的感人事迹。

杨晓舟在致辞中介绍,蒲县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人文底蕴的土地,是“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西戎的故乡。西戎从这里出发,毅然投笔从戎,而后成为备受赞誉的“人民作家”,其文学成就为蒲县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蒲县不仅历史文化厚重,更兼具生态之美,城市建设与生活品质提升相互融合发展。希望各位作家在这文化与时代交融的时空穿越中,遇见蒲县,品读蒲县,并以生花妙笔宣传与推介蒲县,让其独特魅力广为人知。

启动仪式后,举办了首届西戎文学奖颁奖仪式,共有22名作者获奖。“西戎文学奖”对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临汾文化品牌,唱响“爱临汾·赢未来”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并将为临汾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和打造“新时代文学晋旅”集聚力量。

系列文学活动:赓续历史文脉,激扬创新活力

4日上午,用心用情书写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文化对话活动举行。李骏虎、张锐锋、李春雷、吴克敬、胡弦从不同文体切入,围绕文学的传承与创新、不同文体的发展路径、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等内容展开对谈。对话活动由山西省作协副主席、临汾市作协主席张行健主持。

用心用情书写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文化对话活动

李骏虎从当下乡土文学的创作情况谈起,指出作家需要对时代和社会变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且能够将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性内容生动地书写出来,在具体写作层面,可以从描写乡村的变化或者聚焦留守在乡村的人物入手。张锐锋结合自身历史散文创作经历谈到,文学以创新为本质,新散文具有奔放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多样化的语言和形式,对当下散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李春雷认为报告文学的文体划分需进一步厘清,称其为“纪实文学”可能更准确,纪实文学承继了中国文学的写实传统,是文史结合的散文体,在当下讲好中国故事更需要纪实文学这种实打实的文体。吴克敬谈到,陕西和山西有着深厚的文学情感,自己在阅读山西作家的作品时,内心会涌起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山西的诸多文学元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写作。胡弦结合《扬子江》的编辑工作谈到,许多诗人正从青年向中年过渡,而文学期刊的责任之一就是寻找那些被大量浅表化信息遮蔽的好作品,他还强调看待翻译体诗歌要考虑能否受益,诗人可以亲自尝试翻译优秀的国外诗歌以加深理解。

中国作协“百名作家进百校”活动

当日下午,中国作协“百名作家进百校”活动走进东辰教育·蒲县第一中学校,李春雷以“兴趣是成功的孩子”为主题授课,详细讲述了《笑笑饭店》《夜宿棚花村》的创作历程,并鼓励在校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文学的浩瀚海洋中持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引领下,扩展思维广度,提升创新信念。

讲座现场

5日的“新时代作家大讲堂”活动中,张锐锋就《古灵魂》的创作情况和多年来的思考感悟,与读者一起向历史纵深处延伸思考,以新时代视野观照三晋文明,以新散文思维梳理山西文脉。在张锐锋看来,历史在我们看得见的地方存在,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印刻着历史的痕迹,一切历史都与我们的生活构成某种互文关系。《古灵魂》的写作源于17年前参观晋国博物馆,通过写作,张锐锋希望那些历史人物的故事以文学的方式“复活”,借助作者的叙述让他们“开口说话”,与今天的我们形成对话。

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

西戎本名席诚正,1922年出生在蒲县,他感应时代和革命的召唤,在生活洪流和革命斗争以及生产建设中,真诚地关注并深切思考现实生活,书写时代家国的沧桑巨变,创作出《吕梁英雄传》《宋老大进城》《寄语文学青年》《灯芯绒》《赖大嫂》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是中国文学重要流派“山药蛋派”代表作家之一。

作家们走进西戎文学纪念馆

5日下午,作家们走进西戎文学纪念馆。馆内收藏了西戎先生的手稿、出版物、书法作品、个人物品以及与他交往的文人作家的往来信件,全面展示了他丰富的文学人生。

首届西戎文学奖获得者梅钰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走进西戎文学纪念馆。“每次来蒲县,尤其是走进西戎文学纪念馆,都觉得特别亲切。西戎先生描摹的时代生活还是那么鲜活,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依然充满了文学魅力。对于我们这一代作家而言,西戎先生的创作历程和文学精神,时刻激励和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行。”梅钰说。

同样获奖的作家荀莉本是汾西县人,20多年前来到蒲县便扎根住了下来。“我很了解西戎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文学精神,深刻影响了我的写作。我也很了解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我的写作正是扎根于此,才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荀莉说。

文学周期间,作家们还走进蒲县蒲子文化宫剧场、段云书艺馆、美术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感受临汾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生态建设成果。正如李骏虎所说,此次“山西文学周”的开展旨在组织和带领广大作家继承和发扬“山药蛋派”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持续提升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覆盖面,更好释放文学潜能、彰显文学价值,为新时代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学力量。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