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四读”新模式 打造爱“阅”浙江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合力推动“书香浙江”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
2024长三角图书馆之夜现场
浙江图书馆册子分馆成立揭牌仪式
浙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重文崇学、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浙江图书馆着力强化全民阅读顶层设计,丰富内容载体,构建设施网络,加强指导服务,带领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倡导群众“爱读书”、服务群众“读好书”、引导群众“善读书”,营造全民参与爱“阅”浓厚社会氛围。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全省101家公共图书馆参加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99家获评一级馆,浙江图书馆以高分获评东部省级一级馆。2023年,浙江人均阅读书籍16.5本,比全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多出11.75本。
做好“普惠”文章,打造多元阅读阵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目标。浙江图书馆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发,着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省、市、县、镇、村”五级一体化运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图书馆分馆、主题图书馆、城市书房、图书流通站等各类阅读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代文明生活,文化服务先行”在浙江城乡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在浙江嘉兴海盐北团村红旗书屋内,居民聆听着“文学周”系列活动讲座;朱家门乡“凤凰儿童书店”里,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读着童趣绘本;沈荡镇中钱村礼堂书屋里,“2024书屋迎新 吴‘悦’钱氏”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近年来,浙江省海盐县把乡村阅读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构建全民覆盖、普惠均等、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让阅读成为海盐这座千年古城的新时尚。当地建成智慧书房、礼堂书屋、图书流通站等各类阅读空间300多家、有声图书馆60余家,还常态化开展优秀讲座、展览及绘本故事等进乡村系列活动,广大群众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日益浓厚。
2024年10月14日,浙江图书馆南洞分馆和册子分馆正式揭牌。这是浙江图书馆首次在海岛成立的图书馆分馆。浙江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胡海荣表示,浙江图书馆在定海区册子岛、南洞建立分馆,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通借通还等公共图书馆服务,是浙江图书馆实施资源下沉、不断扩大优质阅读服务供给的一次有益探索。浙江图书馆册子分馆、南洞分馆将成为连接知识与民众的桥梁,成为传播文化、启迪智慧的窗口。定海册子分馆、南洞分馆是浙江图书馆在舟山偏远渔农村地区建立的首批特色图书分馆。目前,浙江图书馆共有5个分馆,分别是金华兰溪分馆、台州仙居分馆、省武警总队分馆、舟山定海册子分馆、舟山定海南洞分馆。分馆的图书管理系统与浙江图书馆管理系统实行统一对接连通,实现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图书文献借阅实现“一卡通”通借通还,提升了获取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便捷性,更好地为海岛地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
位于杭州市钱塘区学林街463号高教园区东公园内的“杭州书房——钱塘书房”,娴静清雅,成为高校学子热衷的阅读、自习空间。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的“杭州书房——海小枪枪童书馆”,背后有一批国内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支持,也成为周边孩子们学校与家之外的“第三活动空间”。如今,在杭州市,萧山蜀山知书馆、钱塘金沙湖书房、临安悦心书房、淳安西泠书房、余杭天空书房等各个城市书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截至2023年底,浙江全省已累计建成城市书房1288家,总面积38.53万平方米,藏书量1264.95万册/件,年外借文献1247.81万册次,接待读者3246.57万人次。
“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书吧)、藏书楼、书院、社区文化家园、农村文化礼堂等公共阅读场所遍布城乡,打破了传统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共同组成了一个更为高效、便捷、普惠的新型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城市15分钟、乡村30分钟阅读圈,为广大群众带来优质的文化享受。”浙江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省共有公共图书馆分馆5911家,乡镇分馆覆盖率达100%;新建城市书房253家,累计建成城市书房1288家。
做好“品牌”文章,开启多彩阅读盛宴
夜幕低垂,明月高悬,海盐澉浦的古城墙下,韵味悠长,书香四溢,一场文化的盛宴悄然铺陈。日前,“文传千里 走读浙江”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总决赛在浙江海盐县举行。活动现场,经过层层选拔,从全省11个地市脱颖而出的14支参赛队伍,怀揣着对家乡文化的深情与自豪,踏上了总决赛的舞台。他们以书为媒,以情为线,将地方历史文化的瑰宝、传统非遗的精髓、古典戏曲的韵味、生态自然的壮美巧妙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据悉,此次“走读浙江”阅读推广系列活动自启动以来,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以书为媒,结合省域文化标识、文化基因激活标志性项目,举办了超过70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走读活动,足迹遍及古镇老街、名山大川、文化遗址,让更多人在行走中观景、读史、阅人,在书籍中体会“浙山浙水浙方人”的风雅。
近年来,浙江图书馆以省级示范性全民阅读品牌为引领,立体式、全方位、有重点、树典型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系统引领全省各级馆共同参与。今年4月19日上午,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以“共建书香浙江共享现代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浙江省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湖州南浔古镇举行。参会代表与线上读者在“星空朗读”晚会看一场《书香百年》情景剧表演,在南浔古镇书香市集挑选一本心仪的书籍、与书友交流阅读心得……,丰富多样的浙江省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进一步打造系列活动品牌矩阵,形成全省三级联动的阅读声势,营造覆盖各地、深入人心、全民参与的浓厚阅读氛围。
据了解,作为全省性品牌阅读推广活动的全民阅读月,已连续开展10年。全民阅读月将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未成年人读书季、主题朗诵大会、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最美(佳)系列”评选活动、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风采展等纳入其中,立体式、全方位、有重点、树典型地涵育全民阅读新风尚。另外,浙江各市举办“一市一品牌、一地一特色”品牌阅读活动,实现全年覆盖、全域联动、全员参与。仅2023年活动期间,浙江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共计开展线上活动9000余场次,线下活动2.4万余场次,累积服务线上读者6400万余人次,线下1700万余人次。
做好“联动”文章,构建多维阅读空间
2023年8月29日,浙江图书馆之江新馆开放。今年4月,“宋韵今辉 阅享书香”2024长三角图书馆之夜主会场在此拉开大幕,浙江图书馆从之江文化中心出发,联动浙江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并联合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共同点亮长三角的夜读氛围。活动现场,一场集美学、宋韵风雅、优质图书荐赏于一体的“书香视觉盛宴”,为读者沉浸式、全景式呈现宋画之雅、宋词之妙、宋乐之风、宋学之意。
另外,活动现场连线长三角各地公共图书馆,向全国读者分享各馆馆藏,吸引全国各地近八十余万观众、读者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感受到了浙江各地图书馆的夜读氛围。据悉,今年开展的“宋韵今辉 阅享书香”长三角图书馆之夜、长三角朗诵大会等全民阅读月系列活动,在新华网、央视频等多平台直播,全网观看量累计已超过1100万。
近年来,浙江图书馆联动“浙里办”平台发挥数“智”赋能优势,创新上线“全民阅读在线”服务,持续构建全民阅读的新型场景。2022年,浙江图书馆将公共图书馆、新华书店、城市书房等阅读阵地纳入数据协同,通过八个一键触达功能模块,以及四个场景下的12个功能模块解决读者看书、听书、借书、购书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在全民阅读服务上实现四个随身找,即找阅读资源,找阅读阵地,找阅读好友,找阅读活动。该应用日活跃用户稳定在2万人次以上,最高日活达18万人次。此外,浙江图书馆推进无边界无差别阅读服务,在通借通还、信阅这两项特色服务上不断创新,以省、市、县联合服务的形式打破公共图书馆服务边界,实现“一证在手,借遍全省”。
读者在浙江,不仅可以用市民卡、社保卡、支付宝账号等免费开通借阅功能,实现“阅读服务零距离”,还可以体验信阅线上“点单式”服务,直接在门店挑选心仪的新书,快递到家,提高阅读服务的精准性和个性化,目前已100%覆盖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仅2023年,全省读者通过通借通还平台跨地区归还图书4.78万册,信阅平台访问量达1082.7万次。
做好“和合”文章,打造多种阅读体验
2014年,为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浙江温州建成全国首家城市书房,并首次实行24小时不打烊免费自助型阅读服务。另外,当年为有效破解城市图书馆来馆借阅不便等现实困难,温州市图书馆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改变以往公共图书馆由政府财政投入建设的模式为政府主导、社会共建模式。政府面主要聚焦于城市书房的选址布点、建设标准、书籍供给和运营补助;社会面主要参与在城市书房建设的场地提供、装修设计、日常运营与管理服务等方面,充分整合企业、社会团体、街道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公共阅读服务格局。截至2024年5月,温州建成234家城市书房(含百姓书屋),总藏书254.42万册,累计接待读者2313.59万人,被文化和旅游部作为经验典型向全国推广。
2023年,“杭州邻里图书馆”正式升级为“杭州邻里阅读空间”。杭州邻里阅读空间项目是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杭州图书馆联合浙江省文澜图书馆事业基金会和杭州各区、县(市)图书馆负责实施的公共服务优质优享机制创新项目。该项目通过挖掘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倡导志愿服务,重点推进一批建在小区里、市民身边的公共阅读空间,打造集阅读、培训、交流、活动、休闲、体验为一体的邻里共享平台,为市民提供便捷、优质、亲民的家门口公共文化服务。目前,杭州邻里阅读空间共90家,已实现13个区、县(市)全覆盖。
近年来,浙江图书馆吸引社会力量合作撬动跨界资源,持续探索全民阅读的实现路径。譬如,温州市推出城市书房“社会化认养制”;湖州市推出城市书房“湖式生活·文化主理人”社会化合作项目;嘉兴市秀洲区图书馆探索“三馆公共文化共同体”融合式发展;舟山市开展“学海书舟”馆校一体化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等,全省各级各地公共图书馆社会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另外,浙江图书馆与蚂蚁集团“公益三小时”开展项目合作,招募超过3000人次的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与鲸探合作开发浙江图书馆文创,发行《凌烟阁功臣图》《雷峰塔经》《子虚赋》等数字藏品,让沉睡的古籍活起来;与西子集团合作共建“书香浙江·文澜书屋”,完成了一次阅读+产业的成功探索。
作为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场所,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是智慧文化场馆建设的主角,是“智慧民生”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近年来,浙江图书馆整合线上资源,打破数据藩篱,持续降低全民阅读的触达门槛。2021年10月,由浙江图书馆牵头、全省百家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发建设的“浙江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正式开通,读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获取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资源与服务。同时,积极对接高校图书馆系统和科技图书馆系统,实现跨体系文献信息资源整合,通过统一检索和获取,为读者提供更多阅读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