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文学版)2024年第10期|鲍尔吉·原野:万物眺望(节选)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现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作协副主席,辽宁省文史馆馆员。出版作品多部,有作品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百花文学奖、人民文学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内蒙古文艺杰出贡献奖金质奖章等。长篇报告文学《最深的水是泪水》改编为电影《烈火英雄》,获第十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作品入选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与试卷。现居沈阳。
黏豆包给笊篱的信
亲爱的笊篱,你好吗?你还在滚烫的热水里捞饺子,捞小米饭,捞高粱米饭吗?哈哈,你真行。你有没有捞出一件奇特的东西——一条鱼或一块手表?这是开玩笑,我给你写这封信是向你介绍一下我的历史。
你也许奇怪,我为什么毫无来由地向你介绍自己的历史呢?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如果一个人有光荣的历史,为什么不向外界介绍呢?正像你所知道的,我是黏豆包。我觉得,我说出“黏豆包”这三个字的时候,所有的目光都转向我。它们是在顶棚昏昏沉沉织网的蜘蛛,酸菜缸后面不知沉睡了多少年的磨刀石。它们睁大眼睛,想知道我的一切。别着急,请安静下来。我理解它们的心情。
关于我,说起来我是一堆美好事物的结晶体。从外表来看,我质地金黄,像一个缩小的博格达山。呵呵,山哪有我这么富贵?我是大黄米面蒸的豆包,我的味道酸中带甜。最大的优胜是黏。我曾经黏掉三个老人的五颗牙齿,黏掉三个小孩儿的七颗牙齿。这个战绩怎么样,很厉害吧?但这只是皮毛,我的精华是肚子里的红豆馅。红小豆经过精心挑选,不能大也不能小。下水煮不能破皮儿,也不能不熟。煮熟后掺入白砂糖。主人那木斯郎的老婆乌云山丹用一只手把豆馅捏碎搅匀,不知道的人以为她在豆馅里找金戒指。她捏呀搅呀,把豆馅捏得比枣红马的皮毛还要红。然后呢,拿黄米面把它包起来。
对不起,我要从头说。我是大黄米黏豆包,学名叫糜子米豆包。历史记载我们诞生于金朝,说金朝人跟宋朝人学会做黏豆包的技艺。但我认为黏豆包颜色像黄金,所以后人说它是金朝人发明的食物。你想象一下,金朝人穿着金朝衣服把糜子米收割下来,脱粒,碾成面做黏豆包。注意,黏豆包并非生于金朝就酸甜适口,要提前发面,让面发酵。发面者,挑选家里长得最好看的人,这是金朝的习俗。其人必是柳叶眉,丹凤眼,用那双嫩白的小手在大黄米面里搅来搅去,放在炕头上,蒙上被子,被子上压一个枕头。然后呢?面酸也。用这个面做皮儿,红小豆做馅,包成黏豆包。上锅蒸。蒸熟之后,你以为端上来吃,对吧?你这么考虑问题太草率,黏豆包蒸熟了要放在冰天雪地里冻。呵呵,此刻我们黏豆包进入至暗时刻,这是我们的命运,所有黏豆包都没有抱怨。为什么要冻呢?金朝人过年才蒸黏豆包,我们没什么可抱怨的。金朝人把我们放在屋外大缸里,任凭风雪侵袭,锁住水分。所以每个黏豆包从外面拿到屋里,身上都结着冰霜,和爬冰卧雪的金朝战士没什么区别。接着进锅里再蒸第二遍,我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从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进入零上一百多度高温的蒸笼,呵呵,这是怎样的历练啊。当然每个豆包下面有一片隔热的苏子叶,防止我们粘在盖帘上。最后,我们被端上桌,这已经是大年三十或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的早晨。
金朝人用我们蘸猪油,哐哐吃下去。请问世上有比这更美味的食品吗?没有。你或许要问,吃过黏豆包的金朝人,现在何方?答曰:他们都死了,吃黏豆包不能保证他们每人活一千岁,他们仍要接受自然规律。如今东北人仍然模仿金朝人的样子,在吃黏豆包。
亲爱的笊篱,你可能发现了,我表面上介绍一种食物,其实在说厚重的历史。经过我对历史的考量,发现金朝的说法可能由喜欢黏豆包的人杜撰而来。他们看见黏豆包金黄的颜色,就说历史上有个金朝。这种学风不好,我推崇实事求是。
亲爱的笊篱,下面我们谈一谈形势。可能你不懂“形势”这个词的含义,我简单解释一下。形势是各类事物发展趋向的总体态势。不要问我趋向和态势是什么意思,我没时间解释这么浅显的概念。总的说来,形势有利于我们。你看今天刮南风,天气暖和了。主人那木斯郎家房檐的冰溜子开始滴水,我们黏豆包感到了暖意,但身上的冰霜还没有化。我不得不说,我们待在一米多高的腌酸菜的大黄缸里并不舒服。我每天从缸底往上观望,想起了一个成语“坐井观天”,但我们并不是青蛙。虽然星星美丽,我们却看不到星星的全部。我数了又数,一共数了七七四十九天,我们头顶只有六颗星星,而且都是小星星。还有,藏在我们肚子里的红小豆并不懂得团结。虽然它们被揉成泥,还是要分地界。说这是我的地界,那是你的地界。这有什么意思呢?实话说,我很盼望过春节。那时候我就能进入那木斯郎的屋子里。他家好漂亮,光沙发就摆了三张,两短一长,长沙发顶上的大镜子映照坐在沙发对面折叠凳上的拜年的人。他们身穿鲜艳的蒙古袍,蓝蒙古袍配橙色腰带,领口露出羔皮毛,这是老年人的装束。年轻人穿着羽绒服。
他们走进那木斯郎家里,给那木斯郎的老父亲却吉扎木苏磕头。磕头之前献上带彩色包装盒的白酒和同样带彩色包装盒的糕点,还有奶豆腐、黄油。磕完头,他们静静地等待却吉扎木苏老人赐福。老人照例说,祝你们学习进步,事业圆满,婚姻幸福。老人话音刚落,他们立刻站起来攥住蒙古袍或者羽绒服的大襟儿,往身上撩,表示收到了祝福,倒退着下去。
你会问,我怎么能看到这一情景?我当时在屋外的窗台上,在屋里我早融化了。大年初一,那木斯郎家来了很多拜年的人。近中午,他们享用丰盛的午餐——有手把肉、清炖风干牛排、油煎羊血肠。最后达到午餐的顶峰——吃黏豆包。我们感到无上光荣。你作为笊篱,享受不到这种光荣,我替你感到遗憾。
写到这里,这封信应该收笔了。对我的才华来说,这仅仅是一点花絮,但对你的阅读能力恐怕是考验。所以我不打算再写了,由衷地祝你一切顺利!爱你的黏豆包。
笊篱给黏豆包的回信
亲爱的黏豆包,我是笊篱。收到你的来信,我飞快读了两遍。你的来信情感浓烈,但无用信息太多,对待历史很不严肃。我要向你指出来,劝告你别再传播错误信息。
你说黏豆包是金朝人发明的。一种食品是哪朝人发明的不重要,我们姑且相信它是金朝。但你说有人根据黏豆包的金黄色虚构了金朝,这就大错特错了。金朝是中国古代女真人建立的一个王朝,它跟黏豆包八竿子打不着。金朝首领是完颜阿骨打,你是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不管你听没听过他都存在,而且他不一定吃过黏豆包。你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我认为你在腌酸菜的大缸里待太久了。而且你身边的黏豆包不是饱学之士,启蒙不了你。你们虽然看上去鼓鼓囊囊,但肚子里并没有知识,只是红小豆而已。我建议你写信的时候不要谈历史,也不要谈文学、数学、哲学、物理学和化学,你自以为是的态度让别人笑话。
但我并不笑话你,我觉得你作为一个黏豆包能写这么长的信很了不起了。你蹲在寒冷的窗台上观望村里的人给却吉扎木苏老人拜年,证明你是一个有心人。我没吃过黏豆包,不好评价你在中外食品史上的地位。粗略地说,你在那木斯郎家里食物的排名,大约在第七八位。你可能不服气,我说给你听,这些食物都是我从那木斯郎的大铁锅里捞出来的,而且我听到了主人和客人们的评价。
排第一的是羊肉手把肉,在那木斯郎家乃至整个万度苏草原上,羊肉手把肉的地位无法撼动。排第二的是饺子。你见过饺子吗?蒙古人把它叫作扁食。这个词是蒙古人跟宋朝的汉人学来的。它扁扁的,用小麦粉包成元宝形,里面是肉馅而不是红小豆馅。排第三的是羊血肠。万度苏草原每个牧民都喜欢这种食物。它是荞麦面和羊血混合灌进羊肠蒸熟的食物。排第四的是奶豆腐。排第五的是奶酪。排第六的是油炸果子。排第七的是炒米。排第八的是奶油牛犊子汤。对不起,你排到了第九。事实就是如此。但你不要气馁。
亲爱的黏豆包,你经历了不平凡的一生。早年你在黑土地里长大,被碾子碾成粉,又被和成面团放在滚烫的炕头,盖上被子,压上枕头,上锅蒸。然后流放到冰天雪地的酸菜缸里等待东山再起。美好的春节来临,你又被上锅蒸了一遍去蘸猪油。这种经历比大米、小米、高粱米、酸菜、奶豆腐、黄油都更传奇。虽然经历了高温与冰雪,你并不改变骨子里的黏与骨子里的酸。你善于团结红小豆和白砂糖。除了历史知识略有欠缺,你堪称完美。在万度苏草原,能成为像你一样的黏豆包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爱你的笊篱。
……
全文见《中国作家》(文学版)202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