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颜色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开展植树治沙活动,坚持不懈改善生态环境。如今,曾经的荒漠已是绿树成荫,到处郁郁葱葱。长城不再是一道墙,而是一个由黄色、绿色组合而成的屏障。
立秋那天,坐公交车回趟老家。车开到下弯子时,小孙女琦琦隔着玻璃窗喊:“爷爷,我看到长城了。”她一手拽着我,一手指着长城说,山上那道黄黄的墙就是长城。那道黄黄的墙,让我对长城的颜色产生了兴趣。
长城砖,刚烧出来的时候是青色的,用青砖修筑在石头或者黄土地上,浑然一体,就形成了牢固的边墙。经过千百年岁月的磨洗,长城变了容颜。
说到长城的颜色,其实与地域有关。
我记得,有一年春天去宁夏固原考察。当我来到固原古城遗址,站在瓮城城墙上往外看,远处的大山云雾缭绕,关外的树木给大地罩上一层绿色薄纱,树下穿着五颜六色服装的大姑娘小媳妇儿,跳着她们喜欢的舞蹈,好美的一幅西部画卷。
此后又坐车到达黄铎堡。进了新修的堡门,只见一道土长城屹立在荒原之上。我们沿着长城往上走,外面是一条一人多深的大沟,当地叫它护城河。有位企业家在这一带承包了2000多亩荒地。我问他用来干啥,他爽快地回答,当然是种枸杞,一来改良土壤,二来枸杞做饮料,枸杞叶制茶。我说这样好,既绿化了城堡,又为长城增添了新的色彩。长城是黄色,枸杞长出来是绿色,成熟后是红色,映衬得长城更加美丽。
说起长城的颜色,绿色长城是我一直在寻找的。
2016年夏天,我到山西学习长城保护经验。第一站走进右玉县杀虎口关城时,太阳正在泛出微微的光,把长城照耀得金光闪闪。我们沿着古长城往东走,不远处看见一座古堡。在城堡北墙根,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娘坐在家门口的大树下,仰望着前方古堡的东门。我走上前去问老人,杀虎口这地方长城两边有绿树吗?大娘用当地语言说,好着嘛,长城两头都栽上树了嘛。
回到县城后,我查了下资料。这里是山西和内蒙古交界,曾经风沙成患。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开展植树治沙活动,坚持不懈改善生态环境。如今,曾经的荒漠已是绿树成荫,到处郁郁葱葱。长城不再是一道墙,而是一个由黄色、绿色组合而成的屏障。我在右玉县博物馆纪念碑旁停下脚步,看着碑上“久久为功”几个大字,更加体悟到其中的深意。
绿色长城的行动,其实很早就启动了。
在《四镇三关志》中就记载着明朝士兵“沿边墙内外虏马可通处,俱发本路主客军兵,种植榆柳桃杏”,以固边险。长城两边种树固险,客观上起到了绿化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我在编写《古北口乡志》时,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在清朝末年,古北口有个民间组织叫疙瘩会,由苗万田等三十余人组成,倡导大家保护山上的树木,防止水土流失。当时有些人为了打柴做饭,到古北口长城边去刨树根,造成林木损毁。疙瘩会成立后,除上山巡查外,还检查每户的柴堆草垛,如发现有树疙瘩,就会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因为看管严,处罚力度大,古北口一带的林木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涉及绿色长城,很多人有亲身经历。1974年夏天,我们接到一个任务,要到卧虎山长城脚下植树。我带领30多名民兵,沿着山路来到长城脚下,土厚的地方栽松树,土薄的地方栽柏树。累了,就让大家到长城楼里歇一歇。连续一个月下来,我们在长城脚下栽了三千多棵树,还给它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青年民兵长城绿化带。
其实长城还有一种颜色,那就是红色,这是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染成的。1933年的长城抗战,古老的长城见证了中国军民殊死抵御外侮的英勇与悲壮。正如气壮山河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所唱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如今,这座钢铁长城也引导着千千万万青少年前进,前进,永远前进。
在我追问长城到底是什么颜色时,心中跳出了许多答案:青色长城、黄色长城、绿色长城、红色长城……
万里长城经过巍巍群山、黄河沙滩、茫茫草原一路走来,犹如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屹立东方。在那翠绿的松柏、红红的枸杞、茂密的黄杨,还有五角枫、山楂树等诸多树种,百合、苍术、黄芪等药用植物衬托下,更显长城的颜色。
又一次登上长城,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闪耀着万丈光芒,把长城照得金黄金黄的。放眼望去,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拥抱着长城,柔柔的,暖暖的。我终于明白了,这就是长城应有的本色。